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莉莉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障
  • 5篇白内障
  • 3篇亚硒酸
  • 3篇亚硒酸钠
  • 3篇酸钠
  • 3篇晶状体
  • 2篇谷胱甘肽
  • 1篇代谢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毒性
  • 1篇中毒性白内障
  • 1篇乳鼠
  • 1篇三硝基甲苯
  • 1篇自由基清除剂
  • 1篇硒含量
  • 1篇硒性白内障
  • 1篇相关酶
  • 1篇相关酶活性
  • 1篇酶活性

机构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昌颖
  • 5篇黄莉莉
  • 5篇贾维红
  • 1篇李风鸣
  • 1篇杨涛
  • 1篇吴惠群

传媒

  • 5篇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

  • 5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氧化剂与自由基清除剂对硒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1989年
本文观察了8种化合物(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影响。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及药物对抗组。亚硒酸钠组系给13日龄大鼠皮下注射亚硒酸钠(6μmoles/kg体重),间日一次,逐次递增1μmole/kg体重,连续5次,药物对抗组则同时腹腔注射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每日观察并记录白内障的发生频率及程度,实验表明,一些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的对抗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其中AC1、AC3及AC3的效果尤为明显。本文的结果为探讨白内障形成机理及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黄莉莉贾维红张昌颖
关键词:白内障抗氧化剂亚硒酸钠
三硝基甲苯中毒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89年
反复多次给大鼠皮下注射20%三硝基甲苯(TNT)甘油:水混悬液,染毒15个月后21%动物发生白内障,其裂隙灯检查结果与人TNT性白内障基本相似,同时注射甘油:水溶剂的对照组大鼠无一例发生白内障。染毒10个月的大鼠,其晶状体LPO增高,GSH-P_X及GST活性降低,GR活性无变化,而GSH含量明显增加;注射TNT后肝脏LPO值、GSH含量、GSH-P_X、GR及GST活性均明显增高。本文结果提示,TNT中毒性白内障的形成可能系TNT及其代谢产物直接作用于晶状体,造成昌状体氧化损伤所致。TNT白内障大鼠模型的建立亦为深入探讨其发病机理及防治奠定了基础。
黄莉莉贾维红杨涛张昌颖李风鸣吴惠群
关键词: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谷胱甘肽
乳鼠与成年大鼠晶状体中某些代谢的比较被引量:1
1989年
对乳鼠与10月龄成年大鼠的晶状体代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年成大鼠晶状体脂类过氧化作用较乳鼠显著高(P<0.05),而非蛋白质就基含量则较乳鼠低约22%(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鼠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成年大鼠GSH-Px活性较18日龄乳鼠降低62%(P<0.01),成年大鼠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较18日龄乳鼠低47%(P<0.01),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则高14%(P<0.01)。据此结果推测,去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可能与晶状体抗氧化遗伤的防御机制减弱与脂类过氧化作用增加有关。而乳鼠晶状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低于成年大鼠或许是某些中毒性白内障只可在幼年动物诱发成功的影响因素之一。
黄莉莉贾维红张昌颖
关键词:白内障
AC1及AC3抗白内障形成中晶状体谷胱甘肽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4
1989年
观察了亚硒酸钠,AC1,AC3对大鼠晶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组大鼠的晶状体尚未混浊前已出现GSH-Px活性增高及GR和GST的活性降低。GR活性下降随白内障进展而加重。AC1及AC3均可使亚硒酸钠所致的酶活性变化逆转,但对正常晶状体的酶活性没有影响。
黄莉莉贾维红张昌颖
关键词:白内障谷胱甘肽亚硒酸钠
AC1及AC3对白内障形成中晶状体氧化还原物质及硒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1989年
观察了AC1和AC3对抗亚硒酸钠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的脂类过氧化作用,非蛋白质疏基水平及硒含量。结果表明,亚硒酸钠组大鼠,在晶状体混浊出现前已发生脂类过氧化作用及硒含量的明显增加,非蛋白质巯基含量的显著降低,并持续至核混浊期;而同时接受AC1或AC3的大鼠,晶状体非蛋白质巯基水平初期降低,然后逐渐恢复至正常。AC1可有效的对抗亚硒酸钠所致的脂类过氧化作用增加,而AC3的对抗效应需一定剂量及时程,两者对晶状体硒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黄莉莉贾维红张昌颖
关键词:白内障亚硒酸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