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缄

作品数:63 被引量:223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7篇缺氧
  • 18篇细胞
  • 11篇习服
  • 11篇骨骼肌
  • 9篇大鼠骨骼肌
  • 8篇蛋白
  • 6篇低氧
  • 6篇葡萄糖
  • 6篇缺氧习服
  • 6篇内皮
  • 6篇红蛋白
  • 5篇代谢
  • 5篇血管
  • 5篇血红蛋白
  • 5篇内皮细胞
  • 4篇低压缺氧
  • 4篇血红
  • 4篇能量代谢
  • 4篇线粒体
  • 4篇小鼠

机构

  • 61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武汉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 1篇成都军区
  • 1篇全军高原生理...

作者

  • 63篇黄缄
  • 41篇高钰琪
  • 18篇黄庆愿
  • 16篇范有明
  • 15篇廖卫公
  • 15篇陈建
  • 13篇刘福玉
  • 12篇高文祥
  • 10篇官立彬
  • 10篇蔡明春
  • 10篇崔宇
  • 9篇孙秉庸
  • 9篇李晓栩
  • 8篇谭小玲
  • 4篇陈婷
  • 4篇崔宇
  • 3篇沈宜
  • 3篇胡振红
  • 3篇蒋春华
  • 3篇毛孙忠

传媒

  • 15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高原医学杂志
  • 5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氧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对单核细胞的特异性粘附
目的:缺氧诱导的肺组织炎症在缺氧肺动脉高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缺氧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向促炎表型转变,增强炎细胞的粘附和迁移,是缺氧肺组织炎细胞浸润的重要环节.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缺氧诱导HUVEC表达CADM3增加,促进单核...
陈婷向仕权杨诚忠李满满黄缄高钰琪谭小玲
关键词:单核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主动脉内皮细胞缺氧
氰酸钠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9年
高伊星徐刚刘福玉黄缄陈建
关键词:氰酸钠昆明种小鼠缺氧耐受亚硝酸钠耐缺氧作用异丙肾上腺素
大蒜总皂苷保护缺氧诱导的分化型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被引量:1
2009年
罗红黄缄廖为公李惠高钰琪
关键词:缺氧培养分化型总皂苷培养上清
人肺腺癌细胞缺氧后血管形成诱导活性的变化
2005年
目的探讨肺腺癌细胞经过缺氧刺激后的血管形成诱导活性的变化。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暴露于常氧、缺氧和无氧环境48h后,将其条件培养基或癌细胞分别与包含在纤维蛋白胶中的内皮细胞团块共培养,计数从内皮细胞团块长出的小管数量以反映血管形成诱导活性。同时通过ELISA法分析条件培养基和两细胞共培养时的培养基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结果缺氧组条件培养基以及共培养时的血管形成诱导活性及培养基中VEGF、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常氧组。无氧组血管形成诱导活性及两种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常氧组。结论适度缺氧可以刺激人肺腺癌细胞VEGF、b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增强血管形成诱导活性。但是严重缺氧可削弱VEGF、bFGF表达,减弱癌细胞的血管形成诱导活性。
胡振红黄缄吴高贤傅祖红司斌刘志遐
关键词:缺氧肺腺癌血管形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低氧调节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非协同性表达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慢性低氧时大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Ⅴ蛋白表达变化并讨论其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慢性低氧(4500m,30d)组和对照组,取双侧腓肠肌,分离线粒体,用Clark氧电极法检测线粒体Ⅲ态呼吸(state3,ST3)、Ⅳ态呼吸(state4,ST4)和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Ⅴ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低氧组大鼠腓肠肌线粒体ST3和R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低氧组大鼠腓肠肌线粒体复合体Ⅰ30×103亚基、复合体Ⅱ70×103亚基、复合体Ⅴα亚基蛋白表达量显著低对照组(P<0.05)。2组线粒体ST4和复合体Ⅲ核心亚基2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氧可调节大鼠骨骼机线粒体复合体蛋白非协同性表达,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下降。
高文祥黄缄高钰琪谭小玲刘福玉蔡明春陈建
关键词:线粒体骨骼肌WESTERNBLOT
基于MOOC的高原生理学教学改革的启示与思考被引量:2
2020年
高原生理学是高原医学的核心基础学科,是高原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高原生理学目前主要采取传统讲授式教学,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开发课程,其教育理念先进。在当前军队改革的大背景条件下,将MOOC有效结合到高原生理学课程教学中,使教学模式得到转变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相长。这样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有助于提高高原军事医学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有效服务高原部队。
崔宇黄缄矫力陈德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氧疗对移居3700m高原缺氧损伤预防作用的现场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氧疗对移居海拔3700 m高原人体缺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海拔3700 m居住1年以上的120名男性青年随机分为A组(吸氧30 min/d,n=40)、B组(吸氧1 h/d,n=40)、C组(不吸氧,n=40),吸氧流量为2 L/min,连续吸氧30 d。检测吸氧前、吸氧15 d、30 d和停氧15 d慢性高原病(CMS)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血红蛋白(Hb)浓度、HR、血压、呼吸频率、Sa O2和1000 m跑成绩。结果 B组吸氧15 d和30 d时与吸氧前比较,睡眠质量评分降低(P<0.05 or P<0.01)。A组与B组比较,吸氧15 d和30 d时的CMS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或P<0.01);A组、B组吸氧30 d时和与吸氧前比较,Sa O2均升高(P<0.01)。A组、B组与C组比较,吸氧15 d、30 d及停氧15 d时,CMS症状评分降低、Hb浓度降低、Sa O2升高(P<0.05或P<0.01)。结论长期低浓度氧疗,可预防慢性高原病,改善高原睡氧眠质量,稳定或减轻Hb浓度增加。每天吸氧1 h要优于30 min。停止吸氧15 d后,生理指标恢复到吸氧前的水平。
崔建华崔宇张俊才高亮张一新王福领高钰琪张钢黄缄
关键词:氧疗CMS睡眠质量SAO2
低压低氧延迟预适应小鼠海马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离及鉴定研究
2006年
目的:探索低压低氧延迟预适应(HHDP)小鼠海马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建立小鼠海马HHDP动物模型后,用含尿素的细胞裂解液提取海马总蛋白质。经等电聚焦、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比较对照组及HHDP组双向电泳图谱上蛋白质点的差异。切取HHDP组表达增高的蛋白质点,经脱色、胰蛋白酶酶切、提取肽片段,进行MALDI-TOF-MS检测。结果:在正常对照组和HHDP组海马总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上,分别检测到481±38和477±21个点,匹配点为169±6个。其中HHDP组比对照组增高大于2倍的有33±10个点,降低大于2倍的有21±12个点。电泳图谱平均相关系数为0.7748±0.0267。有12个点在HHDP组显著增高(P<0.05,n=4),对其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其中8个蛋白点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谱。数据库检索显示其中一个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3个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没有检索到与之相匹配的任何蛋白,可能为新蛋白。另外4个可找到与其有部分匹配的氨基酸序列,但分子量和等电点与对应蛋白相差悬殊,它们可能具有同源性。结论:小鼠海马HHDP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等多种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可能是产生HHDP的重要机制之一。
范有明高钰琪黄缄陈健蔡明春
关键词:低压低氧延迟预适应小鼠海马双向电泳
高原习服的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被引量:51
2001年
目的 研究制定适合我军高原部队使用的评价高原习服的国家军用标准和方法。方法 遵照国家军用标准制定规范 ,系统回顾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广泛征求高原医学有关专家的意见 ,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 ,本着科学、简便、易行的原则 ,制定出本标准。结果 将高原习服分为初步习服、基本习服和完全习服 ,其判断指标和依据为习服时间、基础生理指标 (呼吸次数、血压、脉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和体能评价指标 (VO2 max和 1 0 0 0m跑成绩 )。结论 制定了对我军高原部队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评价高原习服的标准和方法 。
高钰琪罗德成牛文忠黄缄黄庆愿刘福玉
关键词:高原习服军用标准
羟基脲诱导胚胎样血红蛋白表达对小鼠缺氧的改善作用
2023年
目的 探讨羟基脲(hydroxyurea,HU)对密闭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6~8周龄、体质量18~22g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常氧对照组(NC组,n=10)、常氧HU组(NHU组,n=10)、缺氧对照组(HC组,n=20)、缺氧HU组(HHU组,n=20)。HU组每天腹腔注射HU100mg/kg;对照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取NHU组和NC组小鼠的骨髓进行转录组测序;再将HHU组和HC组置于密封瓶,进行密闭缺氧,记录其生存时间;在缺氧15min时,取脑、肾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同时取未缺氧的NHU组和NC组脑、肾组织进行对照;并对骨髓进行RT-qPCR验证,外周血进行Westernblot验证。结果 HHU组小鼠密闭缺氧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脑和肾脏缺氧程度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氧亲和力显著提高,且P50与小鼠生存时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earson=-0.738,P<0.01)。转录组共检测到65389个基因,其中NHU组上调基因50个,下调基因272个(|log2FC|≥1,Q<0.05),对差异显著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结果发现在分子组成上,血红蛋白复合体居于首位;分子功能上,主要富集到影响血红蛋白各亚基结合的分子;生物学功能上主要富集到红细胞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差异分子中,Erfe、Hbb-y、Hbb-bh1、Hba-x>1.5倍以上,而下调基因有红系发育相关基因Klf1、Sox6、Gata1等;经验证,NHU组Hbb-y、Hbb-bh1、Hba-x的mRNA显著升高,外周血HbE(ε-globin)蛋白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对密闭缺氧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HU诱导高氧亲和力的胚胎样血红蛋白表达,从而促进携氧的作用有关。
周晓英矫力崔宇李晓栩阳一栋杨诚忠王辰元黄缄
关键词:羟基脲低氧胎儿血红蛋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