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慧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气管
  • 3篇麻醉
  • 2篇神经监测
  • 2篇顺式阿曲库铵
  • 2篇全凭静脉麻醉
  • 2篇腭裂
  • 2篇腭裂手术
  • 2篇围术期
  • 2篇小儿
  • 2篇面部
  • 2篇面神经
  • 2篇面神经监测
  • 2篇静脉
  • 2篇静脉麻醉
  • 2篇口腔
  • 2篇阿曲库铵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机构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黄慧敏
  • 7篇姜虹
  • 3篇纪均
  • 3篇刘锦星
  • 3篇徐辉
  • 3篇朱也森
  • 2篇张金宁
  • 2篇杨柳
  • 1篇胡蓉
  • 1篇陈志峰
  • 1篇董翔
  • 1篇吕翔
  • 1篇施巍
  • 1篇刘文辉
  • 1篇黄燕
  • 1篇仇琳
  • 1篇刘和平
  • 1篇王圆
  • 1篇周驰

传媒

  • 4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电双频指数评估小儿术后镇静深度的可行性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小儿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 42例6~12岁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丙泊酚维持镇静下带管自主呼吸的患儿。每4小时和需要吸痰时分别运用Ramsay评分和气管吸痰评分(TSS)评估镇静深度,同时记录BIS值。就BIS值与镇静评分间进行相关分析;计算BIS判断镇静深度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BIS值与对应的Ramsay和T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1和-0.44,P均〈0.01)。BIS值为85时,其区别镇静不足和镇静充分的敏感度为0.84和0.81,阳性预测值为0.66和0.79;BIS值为65时,区别镇静充分和镇静过度的敏感度为0.67和0.65。阳性预测值为0.39和0.21。结论 对于术后丙泊酚维持镇静下带管自主呼吸的患儿,BIS值与Ramsay和TSS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并能可靠而有效区分镇静不足和镇静充分。
纪均黄慧敏姜虹朱也森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RAMSAY评分儿童
带悬吊功能的结扎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悬吊功能的结扎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结扎缝合器包括枪柄、枪杆、推送机构、射出机构、以及触发机构,通过推送机构、射出机构以及触发机构的配合,可将置于枪杆内的多个生物夹依序射出至对应的结扎点进行结扎,多个...
杨柳彭飞彭宇轩黄慧敏张金宁
顺式阿曲库铵部分肌松对全麻术中面神经监测的可行性评价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在需要监测面神经的颅颌面手术中,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部分肌松状态下进行面神经监测的可行性,并确定其合适的肌松程度。方法:选择107例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需行颅颌面择期手术及面神经监测的患者,术中使用异丙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实施全凭静脉麻醉(TIVA)维持全麻,术中由外科医师分别在TOF%(T4/T1)及T1%(T1/T0)处于不同肌松区间时刺激面神经,记录不同肌松程度下面神经肌电图(EMG)的反应及数值,同时记录术中患者体动评分及是否存在呼吸机对抗。采用SPSS 26.0软件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面神经监测最佳肌松临床界值;χ2检验分析体动评分及麻醉机对抗与不同肌松程度的关系。结果:面神经监测有效的最佳肌松临床界值TOF%为15%,T1%为35%,T1%优于TOF%;TOF%>50%、T1%>60%时,患者在术中可能出现体动,呼吸机对抗增加。结论:全麻使用顺式阿曲库铵部分肌松状态下可有效进行面神经监测,适合的肌松范围推荐TOF%为15%~50%,T1%为35%~60%。
黄慧敏刘锦星仇琳刘文辉陈欢姜虹
关键词:面神经监测顺式阿曲库铵肌松监测全凭静脉麻醉
不同麻醉方式在腮腺肿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腮腺肿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0例接受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S组)和全凭静脉组(V组)(n=35)。麻醉诱导时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后S组吸入七氟醚复合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V组则仅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使用肌松监测仪测定拇指内收肌的4个成串刺激(TOF)反应,记录阻滞起效时间、深度阻滞恢复时间(T1的出现时间)、T150%及TOF 90%恢复时间。术中采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记录2组患者在T150%时监测的成功率,比较2组患者术中发生体动与心血管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拔管时间。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S组T1的出现时间晚于V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T150%及TOF 90%恢复时间显著延长(P<0.05)。2组患者在T150%时均能成功获得面神经监测信号。2组均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V组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轻微体动。2组患者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均能满足术中面神经监测的手术要求,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更早地获得面神经电生理信号,而静吸复合麻醉有利于预防术中体动发生。
刘锦星黄慧敏董翔劳蔚施巍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面神经监测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
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估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A、B、C 3组,进行为期21 d的治疗。A组单服加巴喷丁900 mg/d;B组除服药外,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每周2次;C组联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每周5次。分析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21天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比较每组病人的补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结束时的总有效率。结果:3组病人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VAS明显降低(A组:t=13.1,P<0.01;B组:t=5.2,P<0.01;C组:t=18.5,P<0.01),治疗第3、7天B组VAS明显低于A、C组(第3天:F=4.1,P=0.02;第7天:F=4.4,P=0.02),第14、21天,B组和C组VAS显著低于A组(第14天:F=5.0,P=0.01;第21天:F=3.9,P=0.02)。治疗后第3天,A、B、C 3组补救用药率分别为40%、5%和15%(X2=7.5,P=0.027),之后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时,各组总有效率没有差异,但完全缓解率B、C组明显优于A组(X2=11.6,P=0.04),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高达30%,C组仅为1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的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治疗,治疗2周后疗效和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相似,是一种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无创和有效的方法。
纪均黄慧敏姜虹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超激光星状神经节加巴喷丁
口腔颌面外科术中恶性高热的急救处理:附2例报告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术中恶性高热的急救处理方法。方法:2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中突发恶性高热,及时发现并行对症处理。当出现CPK、Mb、LDH极度升高后,及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血浆置换治疗。结果:2例患者经紧急处理及CRRT和血浆置换治疗后,CPK、Mb、LDH显著下降,在渡过了DIC、ARDS及ARF并发症后,均抢救成功出院。结论: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术中恶性高热,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徐辉姜虹黄慧敏朱也森
关键词:恶性高热
右美托咪定与几种镇静药物在口腔门诊手术中镇静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氯胺酮和安慰剂在口腔门诊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0月。收集口腔门诊手术中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氯胺酮或安慰剂镇静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6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组儿童的镇静评分低于生理盐水组(SMD=-1.73,95%CI:-2.70~-0.77,P=0.0004);右美托咪定组成人的镇静评分也低于生理盐水组(SMD=-2.23,95%CI:-4.39~-0.08,P=0.04);右美托咪定组儿童的镇静满意度与氯胺酮组无显著差异(RR=1.14,95%CI:1.00~1.30,P=0.05);右美托咪定组儿童的镇静满意度优于咪达唑仑组(RR=1.38,95%CI:1.15~1.67,P=0.0006);右美托咪定组成人的镇静满意度与咪达唑仑组无显著差异(RR=1.42,95%CI:0.86~2.33,P=0.17);并且右美托咪定组儿童的行为满意度优于氯胺酮组(RR=1.19,95%CI:1.03~1.36,P=0.01),也优于咪达唑仑组(RR=1.28,95%CI:1.07~1.54,P=0.008)。结论:与其他镇静药物相比,右美托咪定用于口腔门诊手术适度镇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孟秋雨黄慧敏徐辉
关键词:口腔手术META分析
面部整形美容手术的气道管理
2022年
整形美容手术与麻醉的安全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面临更多的气道风险,合理有效的气道管理,是保障此类手术成功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和总结了面部整形美容手术围术期气道管理的关键步骤及处理原则。
黄慧敏姜虹
关键词:美容手术面部整形围术期气道管理
不同体位对正颌术后气管拔管安全性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正颌术后患者轻度镇静下不同体位拔除气管导管的应激反应和安全性差异,为正颌术后拔管体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全麻下行正颌手术患者230例,根据拔管体位分为平卧位组(n=115)和侧卧位组(n=115)。比较2组患者拔管前5 min(镇静状态下,T0)、拔管前1 min(平卧位/侧卧位,T1)、拔管后1 min(T2)、拔管后5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作为评价拔管应激反应指标;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鼻出血、口腔渗血、声嘶、咽痛、哮鸣音、喉痉挛、咳嗽、躁动以及舌后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拔管安全性指标。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T1时侧卧位组的SBP、DBP及HR显著高于平卧位组(P<0.05);T2及T3时侧卧位组SBP、DBP及HR显著低于平卧位组(P<0.05)。侧卧位组舌后坠发生率为0.87%(1/115),显著低于平卧位组的6.96%(8/115,P<0.05)。侧卧位组咳嗽发生率为3.48%(4/115),显著低于平卧位组10.43%(12/115,P<0.05)。两组患者鼻出血、口腔渗血、声嘶、哮鸣音、喉痉挛、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轻度镇静下,侧卧位拔管能减轻正颌术后患者拔管应激反应并减少舌后坠及咳嗽发生率,提高拔管安全性。
王烨黄慧敏王圆吕翔
关键词:正颌手术气管拔管体位应激反应安全性
术前喷鼻右旋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腭裂患儿术前镇静和术后躁动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比较采用喷鼻给药方式,将右旋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作为术前用药,对腭裂患儿术前镇静及预防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腭裂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咪达唑仑组(MID组)、右旋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麻醉前45 min对3组患儿采用喷鼻方式使用不同镇静药物。每种药物按每kg体质量用药的剂量如下:MID组为0.4 mg/kg,DEX组为3μg/kg,NS组为与DEX组等容积的0.9%NaCl溶液。分析患儿喷鼻前焦虑评分、入室前焦虑评分、苏醒期疼痛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EX组和MID组患儿入室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NS组(P<0.05),DEX组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MID组和NS组(P<0.05),3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鼻咪达唑仑和右旋美托咪定均可作为小儿的术前镇静用药,而喷鼻右旋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冯婉晴赵鹏程刘锦星胡蓉黄慧敏
关键词:腭裂手术苏醒期躁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