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氮肥
  • 2篇捕食
  • 1篇氮沉积
  • 1篇氮量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毒力
  • 1篇多样性
  • 1篇亚致死
  • 1篇亚致死效应
  • 1篇植食性
  • 1篇植食性昆虫
  • 1篇致死效应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生产力
  • 1篇生理
  • 1篇生态毒理
  • 1篇生态毒理学
  • 1篇生态适应

机构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4篇魏智娟
  • 3篇尤民生
  • 3篇陈少波
  • 2篇曾兆华
  • 1篇马超
  • 1篇周喆
  • 1篇陈李林

传媒

  • 1篇茶叶科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氮肥对茶树及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氮是植物和节肢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长期大量施用氮肥是引起害虫猖獗为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有关氮沉积对植食性昆虫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乌龙茶幼龄茶树Camellia sinens...
魏智娟
关键词:氮肥氮沉积植食性昆虫生态适应性捕食量
文献传递
不同施氮量对乌龙茶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以武夷肉桂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乌龙茶幼龄茶树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茶树对氮肥的需求不强烈,其新梢生物量、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以及茶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茶树新梢全氮、叶绿素、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茶树碳氮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下降;但施氮并没有影响茶树总碳含量。老叶叶绿素含量、根全氮和硝态氮含量、新梢总糖含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回归关系,适度施氮促进根对氮的吸收、老叶叶绿素合成和新梢总糖代谢,过度施氮则相反。新梢生物量与其硝态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负相关;根生物量与根碳氮比和新梢咖啡碱含量显著负相关;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与根含氮量显著正相关,但与新梢硝态氮和氨基酸含量显著负相关。过度施氮造成茶树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过度施氮极显著提高了茶树氨基酸代谢水平,使用于茶树生长的碳代谢产物(如总糖)减少,进而影响茶树的生长。
魏智娟陈少波马超尤民生
关键词:乌龙茶氮肥生产力生理
武夷山茶园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被引量:10
2009年
2004~2005年对武夷山茶园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动物隶属于3门、8纲、31目、252科、1188种。其中,植食者450种(占总物种数的37.88%)、捕食者323(占27.19%)、寄生者133种(占11.20%)、腐食者230种(占19.36%)、杂食者52种(占4.38%)。在茶园动物群落中,同翅目、疥螨目、柄眼目、鞘翅目为生态优势类群,而柄眼目、直翅目和鳞翅目则为资源优势类群。98.99%的动物物种为稀有种或偶见种,而90.91%的物种为资源次要种。动物群落及植食者、捕食者、寄生者和腐食者的种-多度关系同时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和对数序列分布,而杂食者的种—多度关系则符合对数序列分布。动物群落及各营养类群的多样性、丰盛度及均匀性都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规律,且其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都与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一致。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依次为:捕食性类群>寄生性类群>总群落>杂食性类群>植食性类群>腐食性类群;均匀度大小则依次为:寄生性类群>杂食性类群>捕食性类群>总群落>植食性类群>腐食性类群。植食者和腐食者作为空间食物种类资源均能够显著促进群落容纳较多的天敌物种,天敌对这两类群的空间数量跟随效应强,而且捕食者、植食者和腐食者的多样性相互促进。
陈少波曾兆华尤民生陈李林魏智娟
关键词:茶园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五种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毒力及其对假眼小绿叶蝉捕食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7
2007年
测定了印楝素、吡虫啉、赛丹、天王星和敌敌畏5种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的毒力,及其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和吡虫啉对圆果大赤螨的毒性和捕食功能影响较小,其它3种农药影响较大;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功能反应模型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影响到了模型的各项参数,药剂处理后圆果大赤螨最大日捕食量降低,处理猎物的时间延长,捕食速率和寻找效应减弱,说明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天敌圆果大赤螨的捕食作用存在着不良影响。
曾兆华周喆魏智娟陈少波尤民生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捕食作用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生态毒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