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文寿

作品数:269 被引量:2,521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5篇天文地球
  • 19篇农业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水利工程
  • 7篇生物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85篇气候
  • 73篇树轮
  • 47篇气候变化
  • 41篇降水
  • 29篇沙尘
  • 28篇树轮宽度
  • 26篇气温
  • 25篇云杉
  • 21篇树轮记录
  • 21篇积雪
  • 19篇塔克拉玛干沙...
  • 19篇西伯利亚落叶...
  • 19篇落叶松
  • 16篇树轮年表
  • 15篇气溶胶
  • 14篇雪岭云杉
  • 14篇廓线
  • 12篇流域
  • 12篇河流域
  • 10篇沙尘暴

机构

  • 237篇中国气象局
  • 71篇中国科学院新...
  • 42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4篇新疆气象局
  • 13篇新疆维吾尔自...
  • 10篇新疆大学
  • 8篇石河子大学
  • 8篇塔克拉玛干沙...
  • 6篇乌鲁木齐市气...
  • 4篇兰州大学
  • 4篇新疆水文水资...
  • 3篇济南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新疆信息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新疆教育学院

作者

  • 267篇魏文寿
  • 115篇袁玉江
  • 89篇喻树龙
  • 76篇尚华明
  • 76篇张同文
  • 69篇张瑞波
  • 65篇陈峰
  • 42篇刘明哲
  • 32篇何清
  • 30篇王敏仲
  • 27篇范子昂
  • 25篇杨青
  • 21篇秦莉
  • 15篇杨莲梅
  • 15篇韩茜
  • 14篇张广兴
  • 14篇高卫东
  • 12篇陈荣毅
  • 12篇陆恒
  • 10篇洪雯

传媒

  • 41篇中国沙漠
  • 39篇沙漠与绿洲气...
  • 20篇干旱区地理
  • 18篇冰川冻土
  • 14篇干旱区研究
  • 13篇干旱区资源与...
  • 10篇地理科学
  • 9篇高原气象
  • 7篇生态学报
  • 7篇山地学报
  • 6篇第26届中国...
  • 4篇科学通报
  • 4篇气象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气象科技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气象科技合作...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5篇2015
  • 14篇2014
  • 19篇2013
  • 27篇2012
  • 30篇2011
  • 28篇2010
  • 23篇2009
  • 26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8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2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轮记录的历史时期阿克苏河流域沙尘天气变化被引量:15
2010年
相关计算表明,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沙漠绿洲山地过渡带的阿克苏河流域英阿特河树轮标准化年表与该区域4—7月的沙尘天气日数相关显著,单相关系数高达-0.527(α<0.0001),利用树木年轮重建阿克苏河流域历史时期沙尘天气日数是可行的,并具有明显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吾力街力克和英阿特河标准化自回归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阿克苏气象站过去611a的4—7月沙尘天气日数,经多方面验证,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在过去611a中,阿克苏河流域沙尘天气日数以2.3a、4.1a、5a、6.8a、8.8a、10.7a、45.1a、50.7a的周期最为显著;且经历了9个偏湿期及9个偏干期,降水的增加有利于制约沙尘天气的发生,在新疆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沙尘天气有望减少;阿克苏河流域历史时期沙尘天气日数在1434年前后、1721年前后、1776年前后和1865年前后发生了由少向多突变,在1685年前后、1752年前后和1798年前后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这些突变年份中,1721年前后的由少到多突变最为显著,1752年前后的由多到少突变最为显著。17、18世纪沙尘天气较为频繁,15—17世纪,沙尘天气日数明显增加,18—20世纪,呈下降趋势。
张瑞波魏文寿袁玉江杨青喻树龙张同文尚华明陈峰范子昂
关键词:阿克苏河流域
树轮记录的甘肃山丹近224年降水变化被引量:15
2010年
根据山丹大黄沟的树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年表。相关分析发现,大黄沟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山丹上年8月至当年6月的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4(P<0.00001)。利用大黄沟的树轮宽度差值年表,可重建山丹近224年来上年8月至当年6月的降水变化。交叉检验表明降水重建结果稳定可靠。通过对降水重建序列与周边地区树轮降水重建序列和树轮年表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该重建序列与周边地区的树轮重建降水的干湿阶段变化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并对西北地区极端干旱历史事件有良好的响应。多窗谱分析发现,重建降水序列具有4.2a、3.4 a、3.2 a、2.6 a的准周期变化;滑动T检验法发现,重建降水序列在1887年、1908年发生过降水突变。
陈峰袁玉江魏文寿喻树龙范子昂张瑞波尚华明张同文
关键词:树轮年表降水重建
新疆精(河)-伊(宁)铁路沿线雪害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工程措施(英文)被引量:8
2005年
天山西部的降雪丰富,伊犁河流域年最大雪深普遍超过60cm,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和伊犁的最大雪深分别高达152cm和89cm。因此,天山西部山区风吹雪和雪崩灾害较多,严重影响着当地的交通安全。新疆精(河)-伊(宁)铁路经过的缓坡丘陵区是风吹雪灾害多发区,崇山峻岭区是雪崩灾害多发区。通过对铁路沿线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与推算,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最大风速平均值14 0m/s,30a一遇的最大风速与最大积雪深度分别为20 3m/s和160cm;平均冬季降水量153 2mm,为风吹雪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物质与动力条件。在风吹雪多发区,风吹雪的主要危害类型是路堑型风吹雪沉积,其次为低路堤型风吹雪沉积等。经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基本上查清了精(河)-伊(宁)铁路沿线风吹雪的发生与分布规律,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铁路在雪害多发区的设计原则和雪害防治方法。认为路堤防风吹雪的适宜高度为200~1500cm,路堤若低于200cm,路面上易发生风吹雪沉积;若路堤的边坡较陡,则路面上不易发生风吹雪沉积;路堑边坡的角度越小,路堑越深,路堑走向与主导风向的夹角越小,风吹雪沉积越不易发生;风吹雪的防治应以防风吹雪走廊和下导风板为主,并辅以侧导板、挡雪墙等工程。精-伊铁路雪崩灾害主要发生在崇山峻岭区,主要类型为坡面雪崩和坡面沟槽雪崩?
高卫东刘明哲魏文寿徐贵青
关键词:风吹雪雪崩
树木年轮重建阿勒泰西部1481--2004年6-9月降水量序列被引量:25
2008年
根据采自阿勒泰西部地区5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的树轮年表。通过相关普查发现,其差值年表序列与该地区当年6—9月的降水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且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用沙勒哈(t,t+1)两个树轮差值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地区1481--2004年524a来的当年6—9月的降水量,且经过交叉检验表明重建方程稳定可靠。分析发现,阿勒泰西部地区524a来的重建降水量序列具有9个偏干阶段和9个偏湿阶段,并且具有34.8a、5.0~5.1a、4.3~4.4a、3.9~4.0a、3.7a和3.4a的显著干湿变化准周期。重建降水量序列在1518年、1548年、1634年、1765年、1856年前后发生过突变。
张同文袁玉江喻树龙魏文寿杨青尚华明
关键词:树轮年表干湿变化阿勒泰西部
塔里木盆地区域沙尘气溶胶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02年
沙尘天气是塔里木盆地地区常见的天气现象 ,对大气沙尘气溶胶的分析表明 ,沙尘暴期间 ,沙尘气溶胶浓度远大于非尘暴期间。由于两地地理环境的差异 ,沙尘暴期间 ,策勒站细颗粒质量百分比呈下降趋势 ;阿克苏站细颗粒质量百分比呈上升趋势。说明尘暴期间由于当地沙尘源丰富 ,细粒物质较多 ,当风速达到起沙风速时 ,细粒物质迅速被携带到高空 ,成为沙尘气溶胶的主要来源。阿克苏站大气气溶胶中Al等元素在不同高度的谱分布呈单峰型 ,浓度最大值出现在 4 .7- 7.0 μm范围内 ,说明当地大气气溶胶颗粒主要来源于地表沙源。富集因子分析表明 ,阿克苏站和策勒站沙尘暴和扬尘天气的各地壳元素含量均高于浮尘和背景大气 ,而且能见度愈小 ,高出的比例愈大 ;各种沙尘天气发生时 ,均以亲地元素的浓度为最高。
高卫东魏文寿刘明哲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气溶胶TSP浓度谱分析富集因子分析沙尘暴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土壤凝结水形成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沙漠中水分条件是决定生态分异的关键因素,地表凝结水的产生对沙漠植物与结皮生物的水分补充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微渗计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表层凝结水形成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沙漠土壤凝结水形成总量随着表层土壤生物演替从流沙、藻类、地衣和苔藓依次增加。分析影响凝结水形成的因素表明土壤中细粒物质以及地衣和苔藓生物相对土壤粗粒物质更有利于凝结水形成。在土壤结皮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细粒颗粒含量增加的同时生物有机体含量也在增加,因而随着表层土壤生物演替凝结水形成量呈增加趋势。凝结水形成量与日均相对湿度、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日均风速、日均温度、土壤温度呈负相关。研究说明在干旱的沙漠地带土壤凝结水是除降水以外补充表层土壤水分重要的水分来源。
陈荣毅魏文寿王敏仲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凝结水影响因素
气候研究中不同时期的资料获取与重建方法综述被引量:1
2013年
过去30年里,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一研究领域中每次重要的进展,都伴随着资料获取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有鉴于此,主要对近30年来气候研究中不同时期(包括现代器测时期和过去气候变化代用资料)的资料获取,数据资料中存在问题的甄别和处理,气候序列的重建及其他相关气候研究领域中研究方法的进展做了回顾与综述。其中过去气候变化代用资料包括树木年轮、冰芯、石笋、历史文献、黄土、湖泊沉积和岩芯等。各种代用资料在空间分布、时间分辨率和气候信息含量等方面各有优劣。文中列出了气候研究中不同时期的资料获取与重建方法的进展,其主要体现在利用更为丰富的数据来源,更为有效、更为精确地提取和利用气候代用资料,尽量减少气候重建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一定的方法只是适用于一定的介质和一定的时间所反演的资料数据。并认为气候资料的多种获取手段和集成技术与研究方法的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
魏文寿尚华明陈峰
关键词:气候变化
天山西部中山带在气候变化中的启示——以天山积雪雪崩站为例被引量:2
2004年
根据天山积雪雪崩站的逐年气温、降水、积雪深度和冻土深度资料的统计分析 ,对以天山积山雪雪崩站为代表的西天山中山带气象要素值的变化趋势、周期、突变做了深入的分析 ,从中得到了的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徐贵青魏文寿
关键词:气候
新疆春小麦黑胚发生与产量及加工品质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多点分析春小麦加工品质、产量表现和小麦黑胚发生的特点,发现干旱区春小麦黑胚发生率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结果不同,同时小麦的籽粒加工品质和产量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低温、多雨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小麦黑胚病的发生,也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但这种环境条件不利于优良品质的形成。黑胚率高的小麦千粒重和容重较高,降落数值较小,发芽的可能性增大,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差,小麦总体加工品质变差。
陈荣毅魏文寿王荣栋刘明哲
关键词:春小麦黑胚
天山南坡巴仑台地区树轮年表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通过对巴仑台地区2个标准树轮年表的有关参数的对比,证明夫斯坦沟年表比萨色克沟年表包含了更多的气候信息。将这2个标准树轮年表与附近的巴仑台气象站1961-2005年月平均降水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夫斯坦沟年表的年轮指数与巴仑台地区上年7月至当年6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而萨色克沟年表则与上年6月至上年8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的正相关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研究还发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夫斯坦沟年表树轮指数变化具有48.67 a、17.18 a和2.07 a-2.39 a的变化准周期,萨色克沟年表则具有14.6 a、13.27- 13.9 a、12.7 a和2.09-2.16 a的变化准周期。夫斯坦沟年表的高频信息含量高于萨色克沟年表,而其低频信息含量则低于萨色克沟年表。
张同文袁玉江喻树龙魏文寿
关键词:树轮年表天山云杉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