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德东

作品数:32 被引量:12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佛教
  • 5篇宗教
  • 5篇阿赖耶识
  • 4篇中国佛教
  • 4篇唯识
  • 3篇道德
  • 3篇哲学
  • 3篇社会学
  • 3篇唯识学
  • 3篇《大正藏》
  • 2篇有道
  • 2篇哲学要义
  • 2篇日报
  • 2篇社会
  • 2篇宗教社会
  • 2篇宗教社会学
  • 2篇文明
  • 2篇立身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2篇婚姻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大学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1篇魏德东
  • 1篇吕晨

传媒

  • 8篇中国宗教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科学与无神论
  • 1篇法音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佛学研究
  • 1篇佛教文化
  • 1篇新世纪周刊
  • 1篇财新周刊
  • 1篇当代佛教与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11之后的美国政教冲突
2004年
  这不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但在美国当代政教关系史上,却是充满象征意义的两天.……
魏德东
唯识的因明论证被引量:1
1998年
对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本文认为,无性、护法、玄对唯识的因明论证,代表了三种理论范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倾向,显示了“唯识”义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无性对唯识的因明论证包括“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两层含义,护法的四比量则专证“境不离识”,玄的“真唯识量”则创造性地将“境不离识”转换为“我们所认识的,只能是意识中的对象”,在认识论意义上予“唯识”以完整的证明。唯识家并没有用因明的方式彻底论证“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他们成功论证的,只是“唯有表象”。
魏德东
关键词:唯识学《大正藏》阿赖耶识窥基
养生贵养心,生活即养生
2012年
佛教说“人身难得”,一个人来到世间,是多少因缘和合的结果!护生养生,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本能诉求。 佛法说“人生是苦”,这是佛教对人生特质的基本判断,居于佛教“四圣谛”之首。如何将这苦的人生活出健康、活出快乐、活出价值与意义,是古往今来所有养生学的主题。
魏德东吕晨
关键词:养生学养心佛教四圣谛
论谭嗣同的成仁理念被引量:3
1998年
魏德东
关键词:谭嗣同道德层面近代自然科学佛教王船山
中体社用: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叙事
魏德东
论阿赖耶识的确立与发展被引量:2
1994年
论阿赖耶识的确立与发展魏德东阿赖耶识是佛教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范畴之一,长期以来对阿赖耶识的理解存在着许多歧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阿赖耶识在印度佛教中确立与发展过程的分析,阐明其基本含义及流变。一在瑜伽行派中,阿赖耶识是表述世界本体的范畴。"阿赖耶",梵...
魏德东
关键词:阿赖耶识唯识学本体理论本体论《大正藏》
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世俗化理论植根于具有国教传统的欧洲宗教实践,宗教市场论脱胎于政教分离传统下的美国社会,它们构成了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范式。从以世俗化理论为主导到宗教市场论的繁荣,宗教社会学研究发生了范式转换。各国学者从不同的宗教经验与实践出发,在对话中延展了两大理论范式,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学者的理论创新。
魏德东
关键词:宗教社会学范式转换世俗化理论
佛教的婚姻观
2001年
魏德东
关键词:佛教婚姻观道德规范
宗教的婚姻观
2001年
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于1950年5月1日颁布施行。这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1950年婚姻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家庭制度。 1980年。经过修订.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部法律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于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在婚姻家庭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必要对婚姻法做出修改补充。 2001年4月28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出席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以127票赞成、1票反对、9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修改婚姻法的决定。 新婚姻法一经颁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宗教都形成了自己的婚姻观。实践证明,宗教的婚姻观与现实社会的婚姻制度是完全可以适应的、教会和教职人员引导信徒正确?
曹圣洁马利强魏德东刘仲宇刘哲
关键词:道教儒家派别人间
当代中国佛教的保守与开放
近年来,少林寺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关心佛教乃至宗教问题的窗口。在宗教话语权依然紧窄的今天,似乎只有少林寺,才可以使宗教问题走进大众舆论视野。而有关少林寺的种种争议,概括来说,无不围绕着中国当代佛教的两大基本特性—保守性与开放...
魏德东
关键词:中国佛教少林寺保守性开放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