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素玲

作品数:48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河南省省院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高职
  • 6篇小麦
  • 6篇教学
  • 5篇性状
  • 5篇教育
  • 4篇院校
  • 4篇栽培
  • 4篇职业教育
  • 4篇高职院校
  • 4篇高等职业教育
  • 4篇大蒜
  • 3篇职业教育教学
  • 3篇食用
  • 3篇食用菌
  • 3篇土壤
  • 3篇农业
  • 3篇棉花
  • 3篇教学质量
  • 3篇教育教学
  • 3篇就业

机构

  • 46篇河南农业职业...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46篇高素玲
  • 7篇曹雯梅
  • 6篇朱飞雪
  • 5篇常介田
  • 5篇张翠翠
  • 5篇陈世昌
  • 4篇徐明辉
  • 4篇张慎璞
  • 4篇张少伟
  • 4篇郭丽
  • 3篇宋志伟
  • 3篇海建平
  • 3篇杨青华
  • 3篇刘松涛
  • 3篇梁明勤
  • 2篇于晓莹
  • 2篇张根峰
  • 2篇琚园园
  • 2篇张翼
  • 2篇杨海蛟

传媒

  • 12篇河南农业
  • 5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棉花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土壤肥料
  • 1篇中国沼气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河南职业技术...
  • 1篇Agricu...
  • 1篇安阳工学院学...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北京农业(下...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19
  • 6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与探索——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结合园艺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总结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措施和保障条件,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
高素玲张艳
关键词:高职院校
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被引量:1
2017年
树木移栽在绿化工程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需要把握好关键技术。移栽前需要选择苗木,选择移栽时间,确定移栽穴的大少和形状;在移栽过程中需做好树木起掘、运输、修剪、假植和定植等关键工作;定植后需在水分控制、病虫害防治、输液保活、防寒抗冻等方面做好养护。
高素玲张少伟
关键词:苗木移栽成活率养护技术
《农业科技写作》教学改革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农业科技写作》是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农业院校针对学生所开设的公共类别课程之一,其主要教学意图为: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写作方法与技巧。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写作》教学质量与水平,就需要对其实施全面且细致的教学改革。基于此,主要针对在《农业科技写作》教学改革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及其主要方向展开详细分析与说明,望引起关注。
邵瑞鑫姚志宏寇艳玲黄勇高素玲
关键词:教学
小麦栽培管理模式对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017年
设计3种不同栽培管理模式,研究在大田条件下小麦不同管理模式对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管理模式中C模式氮吸收量及氮素利用率均最高,其中在小麦生长发育最快的拔节至开花期管理模式C分别比管理模式A、B吸氮量提高了44.3%、5.1%;管理模式C的氮肥偏生产率、氮素生理效率及产投比均显著高于管理模式A和B,其中产投比管理模式C分别比管理模式A、B提高了10.3%、15.4%,同时,管理模式C的氮素淋移风危也最小。管理模式C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相一致。
曹雯梅高素玲刘松涛
关键词:小麦氮代谢土壤水分含量
不同钙素化肥对大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在弱碱性石灰性土壤的3个试验点对大蒜设置5种钙素化肥处理:硫酸钙、氯化钙、过磷酸钙、钙镁磷、不施钙素化肥(对照),探讨钙素化肥对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优选出适宜河南中部大蒜产区施用的钙素化肥。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点,施用钙素化肥均可以显著提高大蒜茎粗,其中硫酸钙处理最高,其较对照提高17.12%;氯化钙、过磷酸钙、钙镁磷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10.94%、14.25%、11.59%。在3个试验点,施用钙素化肥均可以显著提高单蒜头质量,进而显著提高大蒜产量,且二者在不同处理间均表现为硫酸钙>氯化钙>过磷酸钙>钙镁磷,其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8.06%、25.68%、23.84%、20.14%。
高素玲杨会芳朱飞雪郭丽张慎璞
关键词:大蒜农艺性状
枣园间作的生物学基础与小气候效应(英文)
2014年
[目的]探索枣园间作生物学基础与小气候效应。[方法]2009~2011年,在枣园内间作小麦、花生、大豆、大蒜、西瓜、蔬菜等,对照为单一作物种植地,采取固定观测和同步移动观测相结合测量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等田间小气候因子。[结果]枣树与间作作物之间在光照、肥水方面存在资源利用型竞争关系,但与多种作物在物候期上存在差异,枣树与间作作物在需水、需肥及光照的关键时期也有交错。同时,枣园间作与对照比农田小气候环境变化显著( P<0.05):枣园间作地比对照空气温度降低幅度为0.2~0.7℃、地表温度降低幅度为2.1~2.5℃、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幅度为3.7%~6.8%、风速减低幅度为0.2~0.4 m/s。[结论]该研究表明枣园间作可在中原地区,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大力推广。
高素玲常介田
关键词:生物学小气候间作
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区试小麦新品种被引量:6
2008年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2005、2006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麦19综合评价指标为0.667,表现最优,其次是淮0208、衡观35、豫麦49,综合评价指标分别为0.640、0.566、0.509,郑丰672综合评价指标为0.306,表现较差。综合分析结果与品种在区试中的表现一致,表明该法能全面、客观地评判品种。
曹雯梅刘松涛高素玲张新俊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小麦品种
食用菌菌糠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
陈世昌周士锋高素玲侯殿明徐明辉张献奇栾桂云孙文英程玉海杨柳
(一)主要技术内容:本项目是利用生产食用菌后的菌糠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有机基质、食用菌,实现了菌糠的资源化利用,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技术主要应用于有机肥料生产、有机基质生产、无土基质育苗和食用菌生产等领域。项目通过筛选...
关键词:
关键词:食用菌有机肥料
一种可调式食用菌菌袋刺孔器
一种可调式食用菌菌袋刺孔器,包括手柄、固定架、孔距调节槽、孔深调节螺帽、刺孔棒,其中,手柄固定在固定架上,刺孔棒穿插在孔距调节槽内,在刺孔棒顶部设置有孔深调节螺帽,刺孔棒可以在孔距调节槽内调节其距离,所述的孔距调节槽共为...
陈世昌梁明勤高素玲徐明辉高展马粉丽朱飞雪
文献传递
氮肥减量后移对玉米冠层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氮肥减量后移对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郑单958’为试材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N0)、习惯施氮(N300/2)、减量施氮(N240/2)、减量后移施氮(N240/3)、减量后移施氮(N200/3),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种植密度75000株/hm2。结果表明,氮肥减量处理(N240/2)与习惯施氮处理(N300/2)相比叶片SPAD值、PN及产量均有所降低,Dualex值则有所增加,但差异并不显著,减量施氮在生产上应切实可行的;减量后移施氮处理(N240/3)与习惯施氮处理(N300/2)和减量施氮处理(N240/2)在出苗后30天和45天的叶片SPAD值、光合速率及产量也均有所降低,Dualex值则有所增加,表现差异也并不显著,但与减量后移施氮(N200/3)差异显著。减量后移施氮(N240/3)与习惯施氮处理(N300/2)、减量施氮处理(N240/2)和减量后移施氮(N200/3)在出苗后60天和75天的叶片SPAD值、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有所增加,Dualex值则有所降低,表现差异显著。氮肥减量后移(N240/3)处理的玉米植株氮素不但能满足于玉米生长的营养需求、降低投入、提高氮素利用率且产量也得到提高。
高素玲刘松涛杨青华常介田
关键词:施氮量SPAD值光合速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