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宇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在体不同时间心肌缺血对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
- 目的探讨大鼠在体不同时间的心肌缺血对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的影响及对梗死心肌MDA、SOD 和心肌组织学改变。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制作缺血0、5、10、15、30分钟及 1小时的心肌梗死...
- 史立业田文姜大明高明宇王佐俊齐国先
- 文献传递
-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对冠心病室壁运动的评价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成像(NTHI)技术在对冠心病左室心内膜的识别和左室室壁运动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冠心病患者行常规和NTHI二维超声检查。采用胸骨旁左室长轴、心尖四腔、二腔切面,心内膜识别分4级,室壁运动分析采用16节段法。结果:NTHI改善了57.2%(302/528)节段的心内膜识别,改变了12.7%(67/528)节段的室壁运动级别。结论: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技术可改善冠心病病人心内膜的超声识别,进而增加对冠心病病人室壁运动分析的准确性。
- 杨军富维强任卫东陈昕马春燕齐国先高明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室壁运动
-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在辽宁省10城市选择14家医院,连续入选入院时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填写调查表,并于出院后30d、90d和180d随访,获得完整资料900份。观察患者的基线特征、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干预情况和终点事件。结果入选的900例中介入治疗患者226例,年龄61.1±10.7岁;药物治疗患者674例,年龄65.9±10.8岁。介入治疗组既往心功能衰竭史、中风史及吸烟史少于药物治疗组(P<0.05),介入治疗组住院期间出现反复心绞痛、心功能衰竭的比例以及出院后90d和180d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功能衰竭等事件明显少于药物治疗组(P<0.05),介入治疗组住院期间和出院180d应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他汀类及钙离子拮抗剂高于药物治疗组,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相比生存率明显下降,但两组曲线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明显降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80d心肌缺血事件。
- 高明宇齐国先孙雪岩贾大林
- 关键词:内科学药物治疗介入治疗
- 缺氧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及葡萄糖摄取和Ak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缺氧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糖摄取、凋亡、增殖和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接种的P3细胞置于94%N2、1%O2和5%CO2缺氧箱中37℃孵育不同时间点(常氧、缺氧0.5、1、2、4和8h)后分别取出,应用放射同位素法检测MSCs对氚标记-葡萄糖(3H-G)的摄取,应用Annexin V/PI双染法进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MSCs凋亡率(apoptotic rate,AR)和死亡率(dead rate,DR),应用MTT分析细胞增殖状态以及检测Akt蛋白表达。结果培养的P3骨髓单个核细胞CD29+、CD71+、CD44+、CD34-和5-aza诱导后表达TnT及骨诱导分化液诱导后细胞ALP+等证实其为骨髓MSCs;各缺氧时间点3H-G摄取量较缺氧前均显著性降低(P<0.01),而各缺氧时间点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s常氧、缺氧0.5、1、2、4、6和8h时的AR均较缺氧前显著增高(P<0.01)、DR亦显著增高(P<0.05),不过,随着缺氧时间延伸,AR显著增加(P<0.05),而DR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不同时间点MTT法OD值较常氧(缺氧结束同步时间点)均显著性降低(P<0.01),并随缺氧时间延伸显著降低(P<0.05),不过,与常氧(缺氧8h开始同步时间点)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与常氧相比,各缺氧时间点Akt蛋白IOD均显著增强(P<0.05),而各缺氧时间点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既可引起MSCs摄糖量下降、增殖滞缓,又可上调Akt蛋白表达和促进MSCs凋亡。
- 孔宏亮刘宁宁霍鑫王勃张海鹏高明宇齐国先
- 关键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AKT蛋白
- 腺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腺苷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 Wister大鼠42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g。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4只:(1)假手术组;(2)对照组;(3)腺苷组。每组随机...
- 王阳高明宇马咏梅齐国先
- 文献传递
- 硫酸镁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e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硫酸镁组。制备在体大鼠心梗模型,缺血10min,再灌注30min,连续监测从缺血前至再灌注后30min的心电图变化。采用Lambeth规则分析心电图并给予评分,取心肌组织,制备10%组织匀浆并测定Ca2+含量。结果对照组无心律失常,缺血再灌注组均有室颤发生,评分3.91±0.20,Ca2+含量(9.52±1.50)mg/L,硫酸镁组心律失常较缺血再灌注组减轻,评分1.58±1.97,Ca2+含量(7.06±1.26)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有防治作用。
- 姜大明史立业田文高明宇王佐俊齐国先
- 关键词:硫酸镁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CA^2+
-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对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成像 (NTHI)技术在对冠心病左室心内膜的识别和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判定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0例冠心病病人 (年龄 5 7± 9岁 )行常规和NTHI二维超声检查。采用心尖四腔、二腔切面 ,心内膜识别分 4级。左室功能测定应用Simpson双平面方法。 2 8例行X线左室造影检测。结果 NTHI改善了 5 2 .5 %切面的心内膜识别 ,提高了左室功能的可检测率 (92 .5 %对 80 % ) ,其结果与X线左室造影相关显著 ,且相关系数高于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 (r=0 .92~ 0 .94对 0 .86~ 0 .91)。结论 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技术可改善冠心病人心内膜的超声识别 ,进而增加测定左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 杨军任卫东陈昕马春燕高明宇齐国先
- 关键词: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左室收缩功能冠心病
- 丹红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含量的变化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内皮素-1明显升高(P<0.05);丹红注射液可抑制内皮素-1的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各组的一氧化氮合酶均有升高(P<0.05);丹红注射液组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ET-1/NOS明显升高(P<0.05);丹红注射液可抑制ET-1/NOS的升高(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调整ET-1/NOS比值,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龚跃波齐国先李戈李轶鹏高明宇孙雪岩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丹红注射液
- 大鼠在体心肌短暂缺血不同时间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大鼠在体心肌短暂缺血不同时间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0、5、10、15、30、60min后,再灌注45min,连续监测从缺血前至再灌注后45min的心电图变化。取心肌组织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冠状动脉缺血7~10min有心律失常的发生,为室早、室速、室颤。可自愈。再灌注期:缺血5min组,再灌注后室早发生率20%;缺血10min组,再灌注后室速发生率为100%,室颤发生率100%;缺血15min组,再灌注后室早发生率80%,室速发生率40%,无室颤;缺血30min组,再灌注后室旱发生率40%;缺血60min组,无再灌注心律失常。随缺血时间的延长,MDA逐渐增高,SOD逐渐下降(P〈0.0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与缺血持续时间呈“钟”型分布,氧自由基在再灌注心律失常中不起重要作用。
- 史立业田文姜大明高明宇王佐俊齐国先
- 关键词:再灌注心律失常在体大鼠MDASOD
- 早期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治疗对辽宁地区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入院并接受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6例,男153例,女73例,平均年龄(61.1±10.7)岁。分为入院48 h内介入治疗组和入院48 h后介入治疗组。通过门诊、病历记录或电话随访,随访30 d、90 d、180 d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绞痛)。结果入院48 h内介入治疗组、48 h后介入治疗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入院48 h内介入治疗组患者年龄(59.2±10.1)岁,48 h后介入治疗组(63.1±10.9)岁,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出院后180 d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入院48 h内的介入治疗与入院48 h后的介入治疗对辽宁地区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出院后180 d生存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 孙雪岩齐国先高明宇李春伟谢岩
- 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治疗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