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亚洁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底泥
  • 7篇河道
  • 6篇植物修复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5篇河道底泥
  • 4篇污染
  • 3篇羊茅
  • 3篇排污
  • 3篇微生物
  • 3篇高羊茅
  • 2篇多环芳烃
  • 2篇厌氧
  • 2篇厌氧降解
  • 2篇紫花
  • 2篇紫花苜蓿
  • 2篇苜蓿
  • 2篇金属污染
  • 2篇降解
  • 2篇高羊茅草

机构

  • 1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1篇高亚洁
  • 10篇吴卿
  • 6篇李东梅
  • 5篇赵彩云
  • 3篇黄建军
  • 2篇李思聪
  • 2篇李楠
  • 1篇彭森
  • 1篇李冬梅
  • 1篇王美
  • 1篇王雪飞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2
  • 4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羊茅对河道底泥中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治理河道底泥中复合重金属的污染,利用栽培试验研究高羊茅对底泥中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情况。研究发现,高羊茅种植3个月后对底泥中Cr、Cd、Cu、Zn、Mn、Ni污染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此时底泥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达到最小值,但对Pb的去除效果不明显。重金属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Cr>Cd>Cu>Zn>Mn>Ni。对底泥中Cr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高达61.44%。Ni、Zn、Cr、Cu、Mn均在根部的累积量最大,其次是叶和茎。Cd被高羊茅吸收后,主要累积在叶和茎部。从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来看,高羊茅尤其适于对Cd和Zn污染的修复。脱氢酶活性在高羊茅种植的过程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种植3个月后酶活性达到最高,且脱氢酶活性与重金属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其对重金属污染较为敏感。高羊茅根际底泥中微生物种群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为真菌>细菌>放线菌。
吴卿高亚洁李东梅李思聪王美
关键词:植物修复重金属高羊茅
紫花苜蓿对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能力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解决受污染河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过筛的底泥(以风干土计)混和均匀后装入长方形PVC箱(0.6m×0.5m×0.4m),底部设有渗流通气孔;将箱中底泥用去离子水调至30%~60%持水率(WHC)。2010年4月播入紫花苜蓿种子,生长7d后间苗,每隔30d采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监测底泥重金属含量、细菌及酶的活性。10月收获植物并测定植物根、茎、叶部分的重金属吸收情况。[结果]紫花苜蓿的同一部位对不同的重金属积累量不同,且同一重金属在植株的不同部位积累量也不同。紫花苜蓿对Zn的总积累量最大,且主要积累在根部;Ni、Cr、Cu和Pb也主要积累在根部;Mn在紫花苜蓿叶片中的积累最多,占植物中总积累量的42.47%;各种重金属在茎内的积累量均较低。紫花苜蓿对Ni、Cu、Pb和Cr的降解效果比较好,延长种植作物的种植时间或增加作物的播种次数有利于重金属的降解;紫花苜蓿对Mn的降解效果不明显。种植紫花苜蓿后,底泥中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脱氢酶活性也有所提高。[结论]紫花苜蓿对Zn、Ni、Cr、Cu和Pb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以用于解决受污染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吴卿高亚洁李东梅赵彩云
关键词:紫花苜蓿重金属植物修复
受多环芳烃(PAHs)污染底泥的修复研究
通过在自制反应器及广口瓶内对受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 PAHs)污染的底泥进行修复试验,考察了投加酵母菌和反硝化菌等外来菌种、表面活性剂吐温80(TW-80)及按不同方...
高亚洁
关键词:底泥PAHS微生物修复化学修复
文献传递
城市排污河道底泥中萘和蒽的提取、净化和测定
<正>1.引言多环芳烃在环境样品中残留浓度一般很低,并且环境样品基质复杂,其中存在着多种物质的干扰,因此对环境样品的预处理技术要求较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河道底泥沉积了大量的多环芳烃。萘和蒽属于典型的多环芳烃...
吴卿李东梅高亚洁李思聪
文献传递
植物修复法的脲酶活性对排污河底泥中Zn的响应被引量:1
2012年
选取玉米—黑麦草和印度芥菜—紫花苜蓿两种互作方式共4种植物,通过单纯植物修复、EDTA诱导植物修复、植物—菌根真菌联合修复这3种植物修复方法,对某滨海城市南排污河底泥的重金属进行植物修复研究。通过对不同植物组合、不同处理水平、不同时期土壤脲酶活性的监测,分析不同修复方法下脲酶活性变化及其与底泥中Zn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玉米在EDTA诱导下对Zn的去除率最高,为69.00%;黑麦草在植物—菌根真菌联合修复下对Zn的去除率处于第二位,为64.37%。综合来看,植物—菌根真菌联合修复方法更利于Zn污染底泥或土壤的修复。②适于Zn污染底泥修复的植物为玉米和黑麦草。黑麦草修复过程中根际土壤的脲酶活性最高,但玉米对锌的吸收量最大。③低温对脲酶活性影响较大,不利于植物对锌的吸收。
吴卿李冬梅赵彩云高亚洁
关键词:植物修复脲酶活性
高羊茅草对污染河道沉积物重金属的修复
为了治理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利用栽培实验研究了高羊茅草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情况。研究发现:种植高羊茅草后,底泥中的重金属能得到很好的去除,其中Cr的去除率高达61.44%;高羊茅草种植3个月时,底泥中大部分重金属...
吴卿李东梅赵彩云高亚洁
关键词:植物修复重金属河道沉积物高羊茅草
文献传递
高羊茅草对污染河道沉积物重金属的修复
为了治理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利用栽培实验研究了高羊茅草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情况。研究发现:种植高羊茅草后,底泥中的重金属能得到很好的去除,其中Cr的去除率高达61.44%;高羊茅草种植3个月时,底泥中大部分重金属...
吴卿李东梅赵彩云高亚洁
关键词:植物修复重金属河道沉积物高羊茅草
文献传递
紫花苜蓿对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能力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解决受污染河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过筛的底泥(以风干土计)混和均匀后装入长方形PVC箱(0.6m×0.5m×0.4m),底部设有渗流通气孔;将箱中底泥用去离子水调至30%~60%持水率(WHC)。2010年4月播入紫花苜蓿种子,生长7d后间苗,每隔30d采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监测底泥重金属含量、细菌及酶的活性。10月收获植物并测定植物根、茎、叶部分的重金属吸收情况。[结果]紫花苜蓿的同一部位对不同的重金属积累量不同,且同一重金属在植株的不同部位积累量也不同。紫花苜蓿对Zn的总积累量最大,且主要积累在根部;Ni、Cr、Cu和Pb也主要积累在根部;Mn在紫花苜蓿叶片中的积累最多,占植物中总积累量的42.47%;各种重金属在茎内的积累量均较低。紫花苜蓿对Ni、Cu、Pb和Cr的降解效果比较好,延长种植作物的种植时间或增加作物的播种次数有利于重金属的降解;紫花苜蓿对Mn的降解效果不明显。种植紫花苜蓿后,底泥中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脱氢酶活性也有所提高。[结论]紫花苜蓿对Zn、Ni、Cr、Cu、Pb和Mn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以用于解决受污染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吴卿高亚洁李东梅赵彩云
关键词:紫花苜蓿重金属植物修复
微生物对底泥中多环芳烃的厌氧降解
1.引言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hydro 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率高,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随着地表水源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底泥成...
高亚洁黄建军吴卿李楠
微生物对底泥中多环芳烃的厌氧降解
<正>1.引言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hydro 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率高,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随着地表水源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
高亚洁黄建军吴卿李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