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莹

作品数:24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大豆
  • 9篇花叶
  • 9篇花叶病
  • 9篇花叶病毒
  • 9篇大豆花叶
  • 9篇大豆花叶病
  • 9篇大豆花叶病毒
  • 7篇抗性
  • 5篇基因
  • 4篇株系
  • 4篇抗性遗传
  • 3篇等位
  • 3篇等位性
  • 2篇乙醇
  • 2篇乙醇胺
  • 2篇育种
  • 2篇山药
  • 2篇酰化
  • 2篇酰化反应
  • 2篇酰氯

机构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河南省农业科...
  • 7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黄淮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信阳市农业科...

作者

  • 24篇马莹
  • 10篇王大刚
  • 10篇智海剑
  • 8篇李淑芳
  • 8篇尹海燕
  • 7篇刘宁
  • 7篇刘继红
  • 6篇刘冬梅
  • 6篇张迪
  • 5篇王敏
  • 4篇郑桂杰
  • 4篇周玲
  • 4篇李海朝
  • 4篇杨中路
  • 4篇张军锋
  • 4篇王红旗
  • 4篇贾斌
  • 4篇曹成
  • 3篇刘若淼
  • 3篇陈珊宇

传媒

  • 5篇食品安全质量...
  • 4篇大豆科学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Fe^(3+)催化荧光增强的抗坏血酸检测
2016年
目的建立了一种基于Fe^(3+)催化的荧光增强的传感平台用于抗坏血酸的灵敏检测。方法抗坏血酸可以和邻苯二胺反应生成一种具有π键共轭结构的氮杂环的荧光化合物,从而实现检测抗坏血酸;Fe^(2+)能够加速上述反应的进程。结果在0.2~1.7 mmol/L浓度范围内,体系荧光信号和抗坏血酸浓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检测限为0.35μmol/L。此外,常见的干扰物不影响抗坏血酸的选择性测定。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低廉的成本和简便的操作步骤,并且易于实现定量分析。
牛静胡鹏柳准李淑芳马莹贾斌
关键词:抗坏血酸邻苯二胺
玉米包衣对种子鉴定过程中PCR扩增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玉米包衣内含有的杀虫剂、杀菌剂是否影响种子检测过程中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效果及检测结果。方法利用紫外吸收法、凝胶电泳法以及PCR.扩增法对提取的包衣玉米DNA浓度和纯度进行测定,考察PCR扩增效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结果不同清洗时间所提取的包衣玉米DNA与未包衣种子提取的DNA质量相比几乎没有差异,浓度和纯度均很好,DNA溶液OD_(260)/OD_(280)比值均在1.7~2.0之间,其DNA质量符合国家种子检测标准要求。玉米包衣对PCR扩增效果及检测结果没有影响。结论包衣玉米样品的种子进行检测时可不作清洗而直接进行DNA提取和PCR扩增,仍可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从而节约人力和物力并缩短检测时间。
尹海燕马莹李淑芳曹成刘冬梅王敏王红旗张迪刘继红
关键词:包衣种衣剂PCR扩增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任危机问题的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文章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从近期频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来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并从政府、生产经营者以及消费者方面建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机制方面探寻有效对策解决农产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的信心重塑问题。
李淑芳马莹尹海燕刘继红周玲
关键词:农产品信任危机
国内部分新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鉴定被引量:21
2008年
对2004-2006年度参加国家或部分省(市)区域试验的193个新选育的大豆品种进行了针对大豆花叶病毒主要流行株系SC-3和SC-7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作119、东大2号、中作017020、中作00-683、03鉴31等20个品种对2个株系都表现为抗侵染,约占参试品种总数10%;铁豆37、东大4号、铁96001-7、密选2号、东大7号等36个品种对SC-3株系表现为抗侵染,占参试品种总数的19%;晋遗46号、徐9302-186、晋遗39号、石豆412 4个大豆品种对SC-7株系表现为抗侵染,占参试品种总数的2%。除此之外,鲁9594-3、浙4074、中作J4015,汾豆72等品种虽然对2个株系表现为系统感染,但病情指数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品种对于大豆花叶病毒的扩展有一定抗性。这些不同类型的抗性品种既可用于大豆生产,也可作为抗源用于抗病新品种选育和与抗性相关的研究。
杨华李凯杨清华王大刚刘宁马莹智海剑
关键词:大豆品种大豆花叶病毒抗性
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基因聚合及筛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基因聚合及筛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鉴定出分别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3个抗性种质齐黄1号、科丰1号和大白麻以及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南农1138-2,然后将齐黄1号与科丰1号和大白麻与南农113...
智海剑王大刚马莹李海朝赵琳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双罗丹明的Sn<Sup>4+</Sup>荧光探针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罗丹明-乙醇胺衍生物的高选择性Sn<Sup>4+</Sup>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由罗丹明B与乙醇胺进行缩合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乙醇胺衍生物,将罗丹明-乙醇胺衍生物与间苯二甲酰氯反应得到含有双罗丹明的S...
张迪刘继红尹海燕王红旗李淑芳王敏马莹刘冬梅李漫贾斌周玲张军锋
基于机器学习的标志代谢物模型预测山药最佳采收期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标志代谢物模型预测山药最佳采收期方法,步骤为:采集不同采收时期的山药样品,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对山药样品进行分析获得代谢物组学数据;对代谢物组学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选择与山药生长时期...
安莉吴绪金陈贺李萌张迪周娟马欢马婧玮李通许海康李委王铁良段然马莹
信阳毛尖茶不同产区茶鲜叶品质差异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为探寻信阳毛尖茶不同产区茶鲜叶品质的差异,对信阳毛尖茶5个产区(浉河区、平桥区、光山县、罗山县和新县)的2批春茶和1批夏茶鲜叶中主要品质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个茶区的3批次茶鲜叶中氨基酸总量、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均以浉河区最高;茶氨酸含量最高的为浉河区的第1批春茶和夏茶,罗山县的第2批春茶。5个茶区间,3批次茶鲜叶中茶多酚、水浸出物、茶多糖和非酯型儿茶素的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咖啡碱、氨基酸、茶氨酸、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的平均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5个茶区的春茶与夏茶鲜叶中咖啡碱、儿茶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茶氨酸、酯型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刘冬梅张军锋吕立哲曹成赵丰华金开美王红旗刘继红尹海燕马莹邹庆鹏
关键词:信阳毛尖茶茶鲜叶
优异大豆组合郑州135×泗豆2号的育种贡献被引量:5
2012年
郑州135×泗豆2号是黄淮海地区衍生大豆品种最多的组合之一,以郑州135×泗豆2号及其衍生种质为亲本材料在全国8个省市选育出87个通过省审或国审的大豆品种,其中国审品种39个、高蛋白品种20个、高油品种11个,获省部级以上奖13项。郑州135和泗豆2号的育种贡献,证明了优异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种质创新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大豆育种提供参考。
李海朝马莹张辉文自翔李金英武永康卢为国
关键词:育种系谱
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变化趋势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寻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方法以远杂9102和豫花15品种的花生和花生仁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在不同储藏的条件下黄曲霉毒素的含量。结果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远杂9102和豫花15品种的花生和含水量低于10%的花生仁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而含水量高于10%的花生仁的黄曲霉毒素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接菌量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品种的花生仁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随含水量增加而增高;在含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品种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随接菌量的增加而增高。在相同的贮藏条件下,远杂9102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极显著高于豫花15。结论在贮藏过程中,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与花生是否带壳、含水量、初始带菌量和品种之间具有相关性。
刘冬梅曹成俎建英张迪尹海燕李淑芳贾斌王敏马莹刘继红
关键词:远杂9102黄曲霉毒素含水量贮藏条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