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永亮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生态
  • 4篇云杉
  • 4篇沙地
  • 4篇沙地云杉
  • 3篇植物
  • 3篇生态型
  • 3篇系统动力学
  • 2篇载力
  • 2篇水资源
  • 2篇承载力
  • 2篇承载力研究
  • 1篇地理成分
  • 1篇对植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需水量预测
  • 1篇植物根
  • 1篇植物根系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市城市化...

作者

  • 10篇马永亮
  • 7篇张超
  • 7篇邹春静
  • 4篇徐文铎
  • 4篇王开运
  • 2篇孔正红
  • 2篇孙卿
  • 1篇巩晋楠
  • 1篇张桂莲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根系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植物长期生长在CO2浓度不断升高的环境中,其结构和功能都将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植物的地上部分,同时也表现在植物的地下部分(根系),尤其是细根的长度、直径、产量、周转以及根与枝的分配模式等方面。植物根系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影响植物地上部分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碳动态及土壤中碳库的变化。目前有关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根系动态影响的研究报道主要包括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根系结构(直径、分枝、长度、数量等)和根系生理(周转率、产量、碳分配模式等)的影响2个方面。目前,该领域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对植物根系内部的调控机制,以及由其引起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动态变化的了解较少;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根系周转升高还是降低。今后应加强研究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根系的周转变化和光合产物分配模式变化,CO2浓度升高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根系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升高CO2浓度对根系影响的对比研究等。
马永亮王开运孙卿张超邹春静孔正红
关键词:CO2浓度升高植物根系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崇明岛生态需水量预测被引量:12
2008年
对上海市崇明岛现状生态需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崇明岛规划年(2005—2020年)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崇明岛生态需水量在2010、2015和2020年分别为12.05、14.56和16.99亿m3,分别占本地水资源总量的35.86%、43.33%和55.57%;在生态需水组成中,森林和河流生态需水占大部分,城市绿地生态需水量所占的份额最小;在2010、2015和2020年,森林生态需水分别占生态需水总量的53.44%、56.87%和59.56%,河流生态需水分别占生态需水总量的26.31%、22.32%和19.48%,城市绿地生态需水量所占的份额分别为1.33%、2.47%和2.94%。
马永亮邹春静孙卿张桂莲王开运
关键词:生态需水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崇明岛生态承载力研究
马永亮
关键词:水资源资源利用
沙地云杉生态型表观性状分化被引量:6
2006年
沙地云杉为内蒙古特有树种,干旱适应性强,已成为我国西部重要造林树种。在长期适应干旱生态条件的过程中沙地云杉形成了紫果型、绿果型和红果型等多种生态型。文章对各种生态型沙地云杉的表观性状分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为沙地云杉生态型分化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对扩大沙地云杉造林面积和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邹春静马永亮张超徐文铎
关键词:沙地云杉生态型分化
沙地云杉林植物区系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根据野外调查,分析了沙地云杉林的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种子植物的统计并得出结论:在沙地云杉林中,共有161种植物,分别属于49科,123属。其中1种蕨类植物,2种裸子植物,158种种子植物。共有10种地理成分分布类型,其中以达乌里-蒙古成分占优势,内蒙古自治区的特有成分只有沙地云杉一种。根据优势成分分析,发现在乔木层中只有沙地云杉和白桦达到存在度的4~5级,灌木层中只有黑果枸子木达到5级。根据相似系数比较发现:沙地云杉林有56.8%的科、47.4%的属、47.4%的种与大针茅草原相同;有60.8%的科、22.3%的属、7.2%的种与长白山的典型暗针叶林相同,因此沙地云杉林仍然属于暗针叶林范畴。
邹春静徐文铎马永亮张超
关键词:沙地云杉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水分胁迫下沙地云杉生态型ABA的动态被引量:1
2006年
沙地云杉为内蒙古特有树种,存在3种生态型.通过水分胁迫处理后,测定了不同生态型沙地云杉体内ABA含量,结果表明:对照中沙地云杉体内ABA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受胁迫后,细胞迅速积累ABA,使其内源ABA迅速增加.随着胁迫强度增加,ABA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维持较高的水平.ABA含量在叶片中的峰值明显滞后于根系中,并在任意时刻都明显低于根系中.就不同生态型而言,在20%PEG处理下,沙地云杉体内ABA含量迅速增加,但紫果型ABA含量高,绿果型低,红果型介于二者之间.当水分胁迫强度增大(40%PEG处理),沙地云杉仍有相同的规律,ABA含量在三种生态型沙地云杉含量有明显的差异,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表现得越明显.结果表明,紫果型有更强的抗旱能力,绿果型抗旱能力弱.这可为沙地云杉生态型分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对扩大其造林面积和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邹春静马永亮张超徐文铎
关键词:沙地云杉水分胁迫生态型脱落酸
上海市崇明岛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被引量:1
2006年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在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背景下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了衡量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特征的4个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持续度、协调度和趋势度来综合评价崇明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崇明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功能的健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等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的预测和战略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崇明岛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逐年提高,且上升的幅度呈上升的趋势。崇明岛可持续发展系统过去10年呈现明显的持续性。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较高,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趋势度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张超马永亮邹春静王开运孔正红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不同方法提取三种生态型沙地云杉总DNA的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沙地云杉为内蒙古特有树种,干旱适应性强,是我国西部重要造林树种。在长期适应干旱生态条件的过程中沙地云杉形成了紫果型、绿果型和红果型3种生态型。前期研究证明:紫果型沙地云杉有更强的抗旱能力,绿果型抗旱能力弱,红果型处于二者之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过渡类型。本文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详细叙述了沙地云杉总DNA的提取过程、方法,并对已知的植物DNA提取方法作了针对性的改良;对实验过程提取DNA的影响作了分析。为今后针对进行沙地云杉的植物基因研究和生物工程打下基础,对扩大沙地云杉造林面积和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邹春静张超马永亮徐文铎
关键词:沙地云杉生态型DNACTAB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崇明岛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之-。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重大问题之一。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处理好水...
马永亮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水资源承载力
文献传递
围垦滩涂湿地旱生耐盐植物的入侵和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以上海市崇明东滩1998年围垦湿地为例,基于彩红外航片的景观格局分析以及样地群落调查,分析了湿地人工排水后,旱生耐盐植物在湿地原生芦苇群落中的入侵和影响.结果表明:以碱菀为建群种的旱生耐盐植物群落在围垦湿地区从东北向西南扩散,速度达143m·a-1,原生芦苇斑块迅速收缩、破碎,缀块密度指数和形状指数分别增长22.7倍和1.3倍;2006和2007年两个生长季后群落中碱菀生物量高达2783.8g·m-2,占群落总生物量的98%,重要值达88%;芦苇生物量和重要值则分别下降98%和83%.表明侵入过程与地下0~20cm土壤水分和土壤盐度密切相关.应深入研究旱生耐盐植物的侵入机制,探讨合理、动态的湿地排水管理策略,以便控制旱生耐盐植物群落的迅速入侵.
巩晋楠王开运张超马永亮
关键词:排水管理生态入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