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振乾

作品数:125 被引量:521H指数:1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专利
  • 6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矿业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1篇巷道
  • 20篇煤层
  • 15篇支护
  • 13篇围岩
  • 13篇煤岩
  • 12篇岩巷
  • 12篇工作面
  • 10篇倾斜煤层
  • 10篇采矿
  • 9篇顶板
  • 9篇沿空掘巷
  • 9篇软岩
  • 9篇掘巷
  • 7篇动压
  • 7篇锚索
  • 7篇煤柱
  • 7篇采矿工程
  • 6篇数值模拟
  • 5篇泥质
  • 5篇煤矿

机构

  • 94篇贵州大学
  • 30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9篇贵州盘江煤电...
  • 4篇贵州盘江精煤...
  • 3篇保利新联爆破...
  • 2篇贵州财经大学
  • 2篇淮北矿业集团
  • 2篇淮北矿业股份...
  • 2篇北京天地玛珂...
  • 2篇北京天地华泰...
  • 2篇长沙矿山研究...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天地科技股份...
  • 1篇贵州非金属矿...
  • 1篇焦煤集团
  • 1篇重庆安全技术...
  • 1篇北京昊华能源...

作者

  • 124篇马振乾
  • 31篇孔德中
  • 19篇高林
  • 19篇康向涛
  • 18篇姜耀东
  • 15篇杨英明
  • 14篇左宇军
  • 13篇张科学
  • 13篇吴桂义
  • 10篇王沉
  • 9篇李彦伟
  • 7篇邬忠虎
  • 6篇刘乐
  • 6篇韩森
  • 5篇李桂臣
  • 5篇王朋朋
  • 5篇刘萍
  • 4篇汪永印
  • 4篇曹云钦
  • 4篇张农

传媒

  • 6篇煤炭工程
  • 6篇采矿与安全工...
  • 4篇中国矿业
  • 4篇煤炭学报
  • 4篇中国安全科学...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煤矿安全
  • 3篇高教学刊
  • 2篇煤炭技术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矿业安全与环...
  • 2篇煤矿现代化
  • 2篇煤炭经济研究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1篇2023
  • 12篇2022
  • 14篇2021
  • 14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14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应力反演的构造应力区沿空巷道窄煤柱宽度优化研究被引量:43
2018年
基于地应力测量和三维建模技术,对黄岩汇15111工作面褶曲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反演,研究了构造应力区采空区边缘不同位置处煤层顶板垂直应力的分布特征,不同位置处护巷煤柱上垂直应力、巷道顶板水平应力、以及巷道围岩变形量随煤柱宽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并据此探索了一种确定构造应力区沿空巷道合理窄煤柱宽度方法,确定该构造应力区窄煤柱宽度为6.5 m。研究发现:构造应力区采空区边缘应力集中系数减少量在背斜左翼、向斜右翼中部最为明显;处于背斜左翼、向斜右翼中心对称位置煤柱上垂直应力、巷道顶板水平应力曲线呈"分别相似"特征,且该特征随着煤柱宽度增加而变得明显;构造应力区窄煤柱上垂直应力峰值偏向巷道侧,且垂直应力场随着煤柱宽度增加出现明显的内、外应力场;构造应力对沿空巷道顶板水平应力的分布也有影响,煤柱宽度为4.0~8.0 m时,巷道顶板水平应力自褶曲背向斜交界处向背、向斜轴部呈递减趋势,煤柱宽度为9.0~16.0 m时,呈递增趋势;褶曲对巷道围岩变形量的影响在煤柱宽度较窄时较为明显,在煤柱宽度4.0~10.0 m时,褶曲背、向斜中心对称位置巷道围岩变形量呈"分别相似"特征,煤柱宽度大于10.0 m后褶曲背、向斜中心对称位置巷道围岩变形量变化特征趋于一致。
姜耀东宋红华马振乾宋红华马振乾
关键词:地应力数值模拟沿空掘巷窄煤柱
盘江矿区回采巷道围岩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为进一步揭示盘江矿区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采集矿区范围内三对典型矿井回采巷道围岩煤岩样进行了点载荷、坚固性系数测定、矿物成分分析、耐崩解指数测定、水理特性等一系列围岩特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盘江矿区回采巷道顶底板岩层多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等软弱岩层,天然状态下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分别低至0.32 MPa、6.34 MPa及0.77 MPa,且煤的坚固性系数仅为0.50~0.86,矿区内回采巷道围岩软岩特征明显;围岩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但高岭石、钠长石等黏土矿物含量较高,遇水极易膨胀,裂隙及节理发育,围岩强度大幅度降低;围岩抵抗软化和崩解作用的能力较差,其中底板泥岩的耐崩解性指数低至8.70%。研究结论可为盘江矿区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高林赵世毫黄小芬黄小芬马振乾孔德中康向涛
关键词:盘江矿区软岩物理力学性质回采巷道
一种急倾斜煤层巷道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煤层巷道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包括U型钢支架、锚索和锚杆,U型钢支架设置多个,间隔排列在急倾斜煤层巷道内,锚索一端嵌入煤层内,另一端与U型钢支架固定连接,U型钢支架与煤壁间铺设有金属网,锚杆设置在两...
陈川马振乾
文献传递
厚层泥质顶板巷道支护难度分级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为对厚层泥质顶板巷道的支护难度进行分级,引入适合处理复杂非线性系统问题的数学方法——突变级数法(CPM),选取顶板厚度、顶板强度、埋深等12个因素构建CPM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根据突变级数值将巷道支护难度分为Ⅰ容易支护型、Ⅱ中等难度型、Ⅲ较难支护型和Ⅳ极难支护型4个级别;在对各难度级别分级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以锚网支护技术为基础的厚层泥质顶板巷道围岩控制对策。在黄岩汇煤矿进行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用所提方法对厚层泥质顶板巷道支护难度进行分级结果准确;应用该方法可以判别支护难度较大的区域,为优化支护方式提供依据。
马振乾姜耀东吴桂义左宇军高林
关键词:巷道
动力扰动下单孔夹片式锚具滑移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煤炭开采引起覆岩垮落、地表沉降,开采引起的强烈扰动是水电硐室、地铁隧道等其他地下工程所不能比拟的。为研究煤矿夹片式锚具的滑移机制,以芦岭煤矿II82采区为工程背景,针对采区巷道受上方工作面扰动剧烈的特点,采用有限差分法软件FLAC^(2D)从动力扰动的角度分析锚具滑移机制,认为在动力扰动初期,围岩深部和浅部介质位移的差异导致锚索载荷先减小,随后在锚索发挥加固作用的过程中又受到拉力作用,造成锚索载荷在短时间内剧烈变化,并不能像恒力加载那样使锚索自身预紧,相反会使锚具瞬间产生滑移。通过采用挤压锚具和螺纹锚具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动力扰动下夹片式锚具滑移的问题,并在芦岭煤矿得到成功应用。
马振乾姜耀东杨英明张科学
关键词:采矿工程夹片式锚具
煤单轴抗压强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为考察加载速率对煤单轴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TAW-2000型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取自山西省正利煤矿的4^(-1)号煤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峰值强度、弹性模量、轴向应变等与加载速率的关系,并探讨了试件可释放弹性应变能与耗散应变能随加载速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与硬脆岩石不同,煤样的峰值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2)煤样的损伤应力与加载速率呈负相关。3)加载速率越快,试件轴向载荷增加越快,但当加载速率超过1.16×10^(-3) mm/s后载荷增加速度基本稳定。加载速率越快,试件损伤应力出现的越早,试件破坏越快。4)单轴压缩试验第Ⅰ阶段煤样耗散应变能转化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且与加载速率呈负相关,第Ⅱ阶段耗散应变能随加载速率的增加大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煤样耗散应变能转化速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峰值点或峰后轴向应力陡然跌落点。
李彦伟姜耀东杨英明张科学任政李海涛马振乾
关键词:加载速率单轴抗压强度
“三软”条件下金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解决贵州某金矿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存在的问题,以采矿方法的优选和采场结构参数优化为切入点,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最终确定采用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法进行开采,可以有效扩大矿山生产能力,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根据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法的特点、开采经验和矿体特征,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 3D开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从采场顶板下沉、应力分布、塑性区范围等方面综合评估采场稳定性,得出采场结构合理的参数为采场宽和高为4.5 m×15 m或5 m×13 m,采场沿走向布置,长度为100 m。随后对采场生产能力和充填能力进行验证,证明选用的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求。研究成果对“三软”条件下金矿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选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陈晖王腾马振乾马振乾赵明生池恩安
关键词:三软金矿数值模拟稳定性采矿方法采场结构参数
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U型钢套棚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巷道支护的U型钢套棚结构,金属网通过锚索固定于巷道围岩面上,金属网的内侧通过与巷道横截面相匹配的倒置的U型钢套棚支护,U型钢沿巷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且U型钢之间通过卡缆或连接杆固定连接,U...
左宇军刘镐马振乾席仕军孙文吉斌邬忠虎税越
文献传递
“岩石力学与工程”教学初步探索
2023年
随着“岩石力学与工程”教学的日益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无法满足教学的可视性和科学性要求。为了突破“岩石力学与工程”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提出以在教学中引入数值仿真实验为主,以授课方式多元化、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思维为辅的教学改进方法。通过数值软件CASRock对岩石进行仿真实验,让学生对岩石的破坏机理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基础性理论的理解,同时改善了传统教学难以深入、不直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马振乾周浪左少杰王子一
关键词:教学模式主观能动性数值仿真
极软煤层巷道钻孔卸压与U型钢协同控制被引量:14
2015年
为解决极软煤层巷道的控制难题,以芦岭煤矿9号煤层(f=0.16~0.53)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5.0软件研究了锁腿锚杆与卸压钻孔实施前后U型钢支架的载荷分布规律及巷道变形特征。结果表明:U型钢支架施加锁腿锚杆后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巷道变形量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单纯采用锁腿锚杆难以控制巷道的剧烈变形。卸压钻孔可以为围岩的碎胀变形预留一定的释放空间,缓解作用在U型钢支架上的压力,两者协同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改善U型钢支架的支护效果。现场实践表明,实施钻孔卸压和锁腿锚杆后巷道回采期间的平均底鼓速度由2.0 mm/d减小至0.98 mm/d,两帮平均变形速度由2.64 mm/d减小到1.86mm/d,能够有效维护极软煤层巷道围岩的稳定。
马振乾姜耀东李彦伟杨英明
关键词:极软煤层卸压钻孔U型钢支架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