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成英

作品数:66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专利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茶叶
  • 10篇红茶
  • 8篇顶空
  • 8篇顶空固相微萃...
  • 8篇色谱
  • 8篇萎凋
  • 8篇固相微萃取
  • 8篇白茶
  • 7篇摇青
  • 7篇香气
  • 6篇英红九号
  • 6篇气相色谱
  • 6篇相色谱
  • 6篇明亮
  • 6篇黄化
  • 5篇揉捻
  • 5篇结球
  • 5篇结球白菜
  • 5篇白菜
  • 4篇质谱

机构

  • 56篇广东省农业科...
  • 6篇长沙湘丰智能...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安捷伦科技(...
  • 4篇广东鸿雁茶业...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江门丽宫国际...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 1篇岭南现代农业...

作者

  • 66篇马成英
  • 40篇陈维
  • 31篇苗爱清
  • 26篇乔小燕
  • 17篇庞式
  • 9篇陈海强
  • 5篇李波
  • 4篇侯喜林
  • 4篇林智
  • 4篇陈栋
  • 4篇吕海鹏
  • 4篇李英
  • 3篇张悦
  • 3篇施江
  • 3篇胡海涛
  • 3篇王雯雯
  • 2篇谭俊峰
  • 2篇单晓政
  • 2篇郭嘉明
  • 2篇郭丽

传媒

  • 6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茶叶科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广东茶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包装工程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茶及其快速陈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茶及其快速陈化方法,所述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白茶毛茶置于陈化房中陈化6~9个月,陈化过程中采用波长在185~254nm的紫外光照射所述白茶毛茶,所述陈化房中的环境温度控制在45~50℃,相对...
马成英苗爱清胡海涛庞式陈维陈海强
文献传递
大叶种黄金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叶种黄金白茶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采摘大叶种黄化茶树或大叶种白化茶树一芽一叶;摊开茶叶,避免翻动,控制空气湿度为65%~85%,温度为12℃~18℃,萎凋至茶叶含水量为30%以下进行萎凋;烘干。本发明通...
乔小燕苗爱清马成英李波陈维
文献传递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英红九号红茶快速定级方法
2023年
目的以英红九号红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茶质量快速定级方法。方法首先使用湿化学法对英红九号红茶进行内质成分含量检测,并通过感官审评对参试红茶进行定级,基于内质成分含量建立英红九号红茶定级模型,然后利用近红外光谱构建红茶内质成分的定量模型,以快速预测英红九号红茶的内质成分含量。将内质成分含量预测值输入定级模型,以预测英红九号红茶的质量等级。结果建立了红茶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4个内质成分的偏最小二乘法定量模型,其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745、0.8876、0.9636、0.8606,基于感官审评和内质成分的随机森林定级模型测试集的准确率为90.48%。结论为红茶质量快速定级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增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茶定级方法的解释力。
梁建华郭嘉明夏红玲马成英胡海涛乔小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红茶
茶花蒸馏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花蒸馏酒及其制备方法,该茶花蒸馏酒由鲜茶花、纤维素酶、根霉和安琪酒曲制备得到;所述纤维素酶为所述鲜茶花重量的0.05%‑0.2%;所述根霉为所述鲜茶花重量的0.2%‑1.0%;所述安琪酒曲为所述鲜茶花重量...
苗爱清马成英陈维乔小燕胡蝶
一种四没食子酰葡萄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没食子酰葡萄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毛叶茶为原料进行提取,毛叶茶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得到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本发明所述制备方具有法简便,重现性好,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的纯度高,...
乔小燕马成英陈维苗爱清
文献传递
一种小青柑白茶及其制备和品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青柑白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底部和侧壁共开3个圆孔、将白茶切成合适的大小片段,以及在低温(40‑45℃)烘干。所制备得到的青柑白茶的柑皮的香精油散失少,并保持了青柑皮的颜色和柑橘香,冲泡之后...
马成英苗爱清乔小燕唐劲驰陈维欧国良容灼匀
文献传递
黄化或白化茶树盆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化或白化茶树盆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树桩的选择:树桩选自树龄5~12年的茶树;(B)移栽:将树桩移植入酸性壤土中;(C)接穗的选择与处理:选无病虫、粗壮、40‑60%木质化的枝条,...
乔小燕李波马成英陈维苗爱清庞式陈海强
文献传递
高温长时辉干工艺对广东炒青绿茶香气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高温长时辉干工艺对炒青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借助香气感官审评及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不同辉干参数下所制绿茶样品的香气特征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8组样品可根据香气特征分为4类,且此差异与辉干温度及时间参数相关。在所有样品组中,共鉴定出58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45种化合物为共有香气组分。基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开展无监督分析,所获聚类结果与感官审评分类情况相似。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获得对炒青绿茶香气特征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32种香气成分。为进一步了解辉干温度和时间对32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基于该2种因素实施了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17种关键香气成分的含量受到温度因素、时间因素和温度-时间交互因素的显著影响(P<0.05),12种关键香气成分的含量受到温度因素和时间因素的显著影响(P<0.05),α-荜澄茄油烯和δ-杜松烯含量受到时间因素和温度-时间交互因素的显著影响(P<0.05),α-甜旗烯含量仅受到温度因素的显著影响(P<0.05)。
胡蝶陈维马成英方壮东黄海英苗爱清
关键词:炒青绿茶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做青系统及做青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做青系统和做青方法,该做青系统其包括摇青机构、晾青机构以及匀叶机构,其中摇青机构包括摇青机、布料组件、第一上料传送组件和第一收料传送组件,晾青机构包括晾青组件、第二上料传送组件和第二收料传送组件,晾青组件包...
马成英苗爱清操君喜彭浩明周建勇乔小燕唐劲驰祁丹丹陈维庞式
外源茉莉酸甲酯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3年
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是一类极其有效的诱导子,能够显著提升农产品品质,在农产品保鲜时间的延长,防腐特性的增强,香气品质的提升以及某些具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增加等方面的效用尤为明显。随着MeJA应用领域的扩大,其诱导农产品相关品质提高的机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物质,MeJA对农产品相关基因表达,蛋白表达以及酶活性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进而对其生理生化过程产生影响,从而改善农产品相关品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应用MeJA改善农产品品质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应的诱导机理进行了探讨。
施江马成英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农产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