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皓

作品数:116 被引量:329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13篇理学
  • 5篇生物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2篇磁共振
  • 37篇成像
  • 24篇波谱
  • 23篇磁共振成像
  • 16篇细胞
  • 15篇代谢
  • 14篇磁共振波谱
  • 13篇肿瘤
  • 11篇核磁共振
  • 11篇成像研究
  • 10篇核磁
  • 9篇缺血
  • 8篇脑肿瘤
  • 7篇脑缺血
  • 7篇扩散
  • 6篇神经干
  • 6篇脑损伤
  • 5篇神经干细胞
  • 5篇探针
  • 5篇癫痫

机构

  • 99篇中国科学院
  • 35篇武汉大学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山东大学
  • 4篇北京大学深圳...
  • 4篇江汉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东南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112篇雷皓
  • 26篇吴光耀
  • 20篇孙骏谟
  • 15篇田志雄
  • 15篇魏黎
  • 12篇刘买利
  • 10篇方可
  • 10篇林富春
  • 9篇王旭霞
  • 9篇黄雄
  • 7篇方芳
  • 7篇黄明明
  • 6篇漆剑频
  • 6篇高丽凤
  • 6篇向赟
  • 5篇刘树伟
  • 5篇潘文举
  • 5篇邓风
  • 5篇林祥涛
  • 5篇陈文学

传媒

  • 11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6篇放射学实践
  • 6篇波谱学杂志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云南地质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2008年(...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16篇2006
  • 14篇2005
  • 16篇2004
  • 3篇2003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癫痫大鼠海马IL-1β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求细胞因子中的白细胞介素 1β (Interleukin - 1β ,IL - 1β)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 6 0只Wistar大鼠分成 3组 ,第 1组侧脑室注入马桑内酯 (coriarilactone ,CL) 2 μl(n =4 8) ,第 2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n =6 ) ,第 3组不作任何处理 (n =6 )。然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大鼠海马IL - 1β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 ;同时对实验中大鼠的行为及脑电图 (eletroencepalograph ,EEG)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第 1组大鼠侧脑室注射CL过程中即诱发癫痫 ,且测到痫性脑电图 ,第 2组、第 3组无癫痫症状且未记录到痫性脑电图 ;第 1组大鼠海马IL -1β免疫反应性较第 2组及第 3组显著增强 (P <0 .0 1) ,表现在其海马CA1、CA2 、CA3 区细胞数目增多 ,突起及其分支增多 ,着色明显加深 ;而第 2 ,3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IL - 1β参与癫痫的发病过程 ,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向赟许晓莉董大翠刘庆莹朱长庚雷皓
关键词:海马癫痫白细胞介素1Β脑电图
蝙蝠脑血流的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测量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能定量测量蝙蝠脑血流(CBF)的连续动脉血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方法采用spiral快采样方式以降低磁场不均匀性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并同时提高CBF测量的时间分辨率。以所建立的方法测量棕果蝠和几内亚长翼蝠的脑血流。结果在异氟醚麻醉下,棕果蝠丘脑和皮层的脑血流分别为(1.51±0.21)ml/(min.g)和(0.75±0.29)ml/(min.g);而几内亚长翼蝠丘脑和皮层的脑血流分别为(2.30±0.36)ml/(min.g)和(1.17±0.17)ml/(min.g)。结论蝙蝠丘脑和皮层中局部脑血流的不同可能反应了麻醉状态下这两个脑区中代谢水平的高低。
蒙宇光胡开良雷皓
关键词:脑血流灌注磁共振成像蝙蝠
钛铁矿中Ti、Fe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熔解钛铁矿样。对样品中钛、铁含量采用同一份待测液分别取样后,用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和磺基水杨酸比色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能满足分析要求。是一种快速、低耗,能大批量分析测试的方法。
刘俊张莉芳管霞雷皓
关键词:钛铁矿比色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大鼠涌泉穴的fMRI表现和对痛阈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法刺激大鼠涌泉穴的fMRI表现,为揭示针灸镇痛的中枢机制提供可视实验数据。方法:使用热板仪测定大鼠TENS前后痛阈的变化,利用fMRI血氧水平依赖(BOLD)技术获取TENS涌泉穴的脑功能图像,并显示激活区域。结果:实验组TENS 20 min后痛阈值比实验前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经皮神经电刺激大鼠右足涌泉穴时大脑激活区域有双侧的额叶皮质1区、2区、双侧的扣带皮质1区、2区、对侧的尾壳核、对侧岛叶皮质、皮质后肢代表区和顶皮质1区。结论:TENS后大鼠痛阈显著增高,提示针刺涌泉穴具有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引起中枢内与痛有关的皮层激活,从而使针刺部位的传入冲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整合,并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释放而对疼痛产生抑制作用。
杨琳高秀来刘霞杨连雪李慧李春霞雷皓田捷戴建平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磁共振成像痛阈
CT检查辐射风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8年
吴光耀雷皓
关键词:CT检查多层螺旋CT技术CT检查医源性
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大鼠急性脑梗死后VEGF介导的脑保护作用
2009年
目的采用高场强磁共振质子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结合T2加权像(T2WI),研究大鼠急性脑梗死实验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介导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Nagasawa改良线栓方法行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术,建立大鼠急性脑梗死实验模型,随机分为2组,缺血60 min后再通24 h+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缺血60 min后再通24 h+VEGF(VEGF治疗组)。应用1H-MRS结合T2WI检测急性脑缺血后兴趣区内代谢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和乳酸(lactate,Lac)的变化,以及缺血区体积变化趋势,了解缺血后VEGF神经细胞保护信息。结果对照组缺血兴趣区体积明显增加(P<0.01),而VEGF治疗组体积增加不明显;对照组NAA值明显下降(P<0.01),而VEGF治疗组NAA下降不明显;对照组Lac值明显升高,VEGF治疗组Lac值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脑缺血后,早期VEGF的安全应用,可以对神经元的保护起积极作用。1H-MRS技术结合T2WI图像,为神经保护剂的及时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准确的波谱学信息。
陈淮菁易黎张海鸥雷皓魏黎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保护
鼻腔滴注纳米氧化锌颗粒损伤大鼠嗅觉系统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职业性吸入氧化锌烟尘会引发金属热症状,而对于吸入的超细氧化锌颗粒(<100nm)在鼻腔沉积后是否会沿着嗅神经传导甚至损伤嗅觉系统还知之甚少。鉴于鼻腔滴注ZnSO4是传统的化学性损伤嗅上皮的方法,我们应用磁共振成像(MRI...
高丽凤王旭霞蒙宇光雷皓
关键词:超细颗粒嗅上皮嗅球
文献传递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连续检测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伤后 16 8h内脑内代谢改变。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5 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 10只和损伤组 4 5只 (含轻、中、重度 3组各 15只 ) ,于伤后 1~ 16 8h不同时间点进行1H MRS检测 ,观察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胆碱类化合物 (Cho)、肌酸 (Cr)和乳酸(Lac)代谢物变化 ,损伤侧及对侧皮质的代谢物比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5只动物在 1h1H MRS检测后处死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NAA/Cr伤后 1h分别降低了 16 %、2 9%、4 0 % ;各组NAA/Cr随着时间逐渐降低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8% (2 4h)、37% (2 4h)、5 4 % (4 8h) ;其后轻度组NAA/Cr逐渐恢复 ,16 8h可达对照组水平 ,而中、重度组NAA/Cr则未完全恢复。伤后NAA/Cr水平与打击力大小呈明显负相关 (r =- 0 .6 4 ,P <0 .0 1)。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Cho/Cr伤后 1h分别降低 12 %、16 %、31%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7% (6h)、30 %(6h)和 39% (3h) ,其后恢复 ,伤后 16 8h分别恢复到 10 2 %、114 %和 83%。中、重度组损伤对侧皮质NAA/Cr、Cho/Cr在伤后亦见降低 ,但不及伤侧明显。损伤侧皮质Lac/Cr升高 ,以重度组改变较持久。结论 1H
高燕孙骏谟田志雄吴光耀方可雷皓张在鹏黄雄谢长青
关键词:创伤脑损伤质子磁共振波谱
大鼠脑组织的13C高分辨魔角旋转(HR-MAS-NMR)方法
<正>用磁共振波谱(NMR)研究人和动物的脑及其它组织中代谢物的传统途径是匀桨萃取。由于萃取操作步骤多,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和信息丢失。活体的定域谱(MRS)具有非创伤和无试剂侵入等特点,在生物组织的代谢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由...
杨永霞陈雷高红昌刘买利雷皓邓风叶朝辉
文献传递
大鼠双视觉线索训练检测实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双视觉线索训练检测实验系统,电机驱动单元中(1)中的步进电机依次分别与步进电机驱动器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的接线口依次分别接步进电机的A相绕组的正负端正负端,步进电机驱动器依次分别接步进电机正负端、步进...
李昭李少蕊乔飞秦工雷皓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