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召生
- 作品数:25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胆囊管胆道镜检查取石56例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或其汇入部微切开行胆道镜检查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对具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施行经胆囊管或其汇入部切开约2mm后进行胆道镜检查和取石,探查完成后不放置T管,直接结扎或缝合胆囊管及汇入部微切口。结果:施行经胆囊管胆道镜检查22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检查34例,成功53例。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8.6d,无一例胆漏发生。4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月~4.5年,平均32月,无一例结石复发或胆道狭窄表现。结论:与传统的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检查相比,经胆囊管或其汇入部微切开胆道镜检查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术后住院时间短,免除了术后带T管的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等优点,适应于大部分胆道结石患者。
- 袁克文柴福录万维喜范瑞芳李荣梓雍召生上官建营周应军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道外科手术胆道镜检查胆囊管
- 核心蛋白聚糖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研究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6例正常肝组织、20例肝硬化组织、3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DCN的表达,利用阳性表达率及吸光度进行半定量及定量分析.结果:DCN在肝硬化及癌旁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平均吸光度与正常肝组织及肝癌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55%,73.3%vs0%,10%;0.2357±0.0396,0.2983±0.1990vs0.1394±0.0072,0.1589±0.0115,均P<0.01).结论:DCN可能作为一种负性调控蛋白参与肝癌及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上官建营窦科峰李霄胡小军张福琴雍召生遆振宇
- 关键词:核心蛋白聚糖肝癌肝硬化免疫组织化学
- 超声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配合被引量:12
- 2008年
- 李红梅柴福录范瑞芳雍召生万维喜李荣梓
- 关键词:超声刀外科手术
- 腹腔镜射频消融与外科切除治疗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射频消融(RFA)与外科切除治疗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的疗效、并发症及各临床参数。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2月,31例病人共39个HCH病灶在全麻下进行了腹腔镜RFA治疗或外科切除术。男7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7±8.6)岁。病人均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腹胀等症状。术前经超声、螺旋CT及MRI检查获得确诊,平均最大肿瘤直径(9.6±1.4)cm。结果17例HCH成功实施了腹腔镜RFA治疗,14例进行了外科切除术。腹腔镜RFA组及外科切除组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92.4±85.0)ml及(714.3±276.3)ml(P< 0.01),平均手术时间为(107.5±34.4)min及(115.4±23.7)min(P>0.05),平均术后住院日为(4.9±1.2)d及(11.6±3.0)d(P<0.01)。腹腔镜RFA组均未输血,外科切除组中10例输血。腹腔镜治疗组中,2例出现一过性血红蛋白尿;外科切除组中,1例出现术后腹腔渗血,另1例肺部感染。所有病例术后均出现血清转氨酶(ALT及AST)一过性升高。随访6~35个月(中位21个月),腹腔镜RFA治疗组病灶完全坏死率达100%,外科切除组均未见残留病灶。腹腔镜RFA治疗组中,15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外科切除组中,13例无症状,1例右上腹轻度不适。结论外科切除仍然是巨大HCH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RFA治疗巨大HCH具有微创、避免输血、缩短住院日等优点,治疗效果肯定,适用于病灶位于肝脏表面或临近胆囊等空腔脏器的病人,术中超声的应用可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范瑞芳柴福录卫立辛贺冠宪万维喜白明东雍召生柴凡
- 关键词:腹腔镜术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外科切除术
- 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辅助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5例原发性肝癌在全麻下行肝切除术,肝断面采用RFA进行辅助治疗,共治疗27个肿瘤,平均最大肿瘤直径(5.4±1.8)cm。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RFA辅助肝切除术。平均射频治疗时间(30.5±5.8)min,术后创面平均出血量(124.6±45.5)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3~62个月(平均31个月),1例肿瘤切除边缘复发,6例发现肝内新病灶,2例肺转移,1例腰椎转移。再次采用经皮RFA治疗3例,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4例,8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肝功能衰竭。结论:RFA辅助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可有效进行肝断面止血、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
- 范瑞芳张超肖毅胡鹏袁克文雍召生李红梅许淑梅
- 关键词: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肝切除术
- 胆囊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胆囊管综合征(cystic duct syndrome,CDS)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6例CDS的临床症状、诊断流程及治疗结果。结果:36例CDS均具有典型的胆绞痛症状。术前常规进行腹部超声、口服胆囊造影等检查,21例行MRCP检查提示胆囊管迂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积液。12例病程中发现继发性胆囊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例。31例顺利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支持CDS的诊断。结论:CDS的诊断需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术中发现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等因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CDS的理想治疗方法。
- 范瑞芳袁克文雍召生李荣梓张超肖毅胡鹏许淑梅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射频消融后综合征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经腹腔镜射频消融术(RFA)后出现消融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因素。方法:对30例HCH经腹腔镜RFA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治疗前后分别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观察治疗后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及持续时间。结果:50%(15/30)患者出现了消融后迟发性症状。其中发热15例、寒战3例、全身不适13例、消融部位疼痛7例、恶心和(或)呕吐8例、血红蛋白尿3例。治疗后3 d症状最明显,对症处理后12 d内消失。消融后症状的发生与术前瘤体最大直径、术后消融区最大直径、射频治疗时间及血清转氨酶水平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CH经腹腔镜RFA治疗后,大约1/2患者可发生消融后综合征,术后2周内自行消失,对症处理对于症状的缓解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 范瑞芳柴福录万维喜朱万坤雍召生李红梅闫素芝柴凡
- 关键词: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射频消融术腹腔镜技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失败原因分析与预防
- 2013年
- 2008年6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2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失败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21例患者中女7例,男14例;35~78岁。发生胆道损伤患者的病理特点有:急性胆囊炎3例,胆囊管汇合至右肝管1例,
- 雍召生
- 关键词:胆道损伤
- 意外胆囊癌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发生的特点,探讨其术前漏诊原因、方法及预防转移复发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该院开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的34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Nevein分期:Ⅰ期~Ⅱ期15例,Ⅲ期~Ⅴ期19例。术中发现10例,术后发现24例。26例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9%、53.8%、19.2%;仅行胆囊切除术的7例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为42.9%,无存活超过2年。1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对具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前应详细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术中应仔细剖检胆囊;怀疑胆囊癌时应术中对标本行冰冻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胆囊癌后,应早期行根治性切除并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切口转移。
- 雍召生上官建营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
- 腹腔镜射频消融辅助治疗意外胆囊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发现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比率为0.15%~2.85%。1992年8月至2008年1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肝胆外科共实施3678例LC,发现14例UGC。笔者对其中7例UGC在LC后,对胆囊床采用腹腔镜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进行辅助治疗,超声刀清扫区域淋巴结,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 范瑞芳柴福录李荣梓袁克文雍召生肖毅梁祥森李红梅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CHOLECYSTECTOMYGALLBLADDERCARCI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