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狮

作品数:89 被引量:1,02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24篇天文地球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8篇遥感
  • 18篇气候
  • 13篇信息系统
  • 10篇地理信息
  • 10篇地理信息系统
  • 10篇气候资源
  • 10篇气象
  • 10篇GIS
  • 8篇玉米
  • 8篇土壤
  • 8篇农田
  • 8篇农业气候
  • 7篇生态
  • 7篇农业气候资源
  • 6篇遥感监测
  • 6篇灾害
  • 6篇生态环境
  • 6篇气候变化
  • 6篇热量资源
  • 6篇基于GIS

机构

  • 86篇中国气象局沈...
  • 4篇辽宁省人工影...
  • 3篇沈阳市气象局
  • 3篇沈阳区域气象...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云南省农业气...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沈阳中心气象...

作者

  • 89篇陈鹏狮
  • 80篇张玉书
  • 71篇纪瑞鹏
  • 58篇冯锐
  • 53篇张淑杰
  • 32篇武晋雯
  • 19篇班显秀
  • 16篇米娜
  • 15篇蔡福
  • 7篇于文颖
  • 5篇孙龙彧
  • 4篇李荣平
  • 4篇王宏博
  • 4篇赵先丽
  • 2篇胡伟
  • 2篇余凌翔
  • 2篇车胜利
  • 2篇刘实
  • 2篇周广胜
  • 2篇李帅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气象科技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气象与环境学...
  • 3篇资源科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辽宁气象
  • 3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第26届中国...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干旱环境监测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16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7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洪涝灾害遥感评估
本文利用NOAA/AVHRR气象卫星实时监测到的洪涝灾害数据与GIS技术结合,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1为依托,建立洪涝灾害遥感评价系统。在洪涝灾害发生时,能快速、准确地提供洪涝区域内居民区的受淹数目,并进行...
冯锐张玉书张淑杰陈鹏狮纪瑞鹏
关键词:遥感数据GIS比例系数
文献传递
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20
2010年
根据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利用特尔斐法设计了由年太阳总辐射等11个要素组成的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并逐一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单项农业气候资源指数,分别对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计算资源优势度,完成对农业气候资源的综合定量评价。利用辽宁省52个气象台站2006年气象资料和1971—2000年30年气候资料,分别对52个评价单元2006年和常年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30年平均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区大部分位于环渤海湾沿海一带,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度在0.5以上;2006年朝阳县、阜新县、锦州大部、沈阳大部、昌图、盘锦及营口部分地区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度偏低,光、温、水条件综合匹配稍差。
纪瑞鹏陈鹏狮冯锐张淑杰武晋雯张玉书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EOS/MODIS和FY3/MERSI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异分析
基于中分辨率成傢光谱仪EOS/MODIS和FY3/MERSI数据,对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取2008年8月16日、2009年8月30日EOS/MODIS和FY3/MERSI遥感数据,分林地...
冯锐纪瑞鹏武晋雯张玉书王宏博陈鹏狮于文颖张淑杰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遥感数据直方图
文献传递
应用RS与GIS解译流域面积被引量:1
2004年
在对辽宁省水资源遥感调查中,利用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计算机屏幕解译河流的流域分界线,计算流域面积。实现了测绘数字化,简化了手工制图繁琐的作业流程,直接形成的数字矢量图精度提高,便于做各种分析和设计。
陈鹏狮张玉书纪瑞鹏冯锐张淑杰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流域面积
基于MODIS数据的作物苗期干旱监测方法被引量:6
2008年
针对苗期低植被覆盖情况,在原有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基础上,增加了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将其与条件温度指数结合,通过与地面实测土壤相对湿度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建立作物苗期的干旱监测模型,并与热惯量方法和供水植被指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得出辽宁省范围内作物苗期进行大范围干旱遥感监测的最适宜模型为土壤调节植被指数-温度模型。
冯锐张玉书纪瑞鹏陈鹏狮张淑杰孙龙彧武晋雯
关键词:MODIS苗期
FY3/MERSI和EOS/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异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为进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EOS/MODIS数据与FY3/MERSI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性分析,分别选取2008年8月16日、2009年8月30日EOS/MODIS和FY3/MERSI遥感数据,分林地、灌丛、旱田、水田、城市、沙地6种不同地类进行了植被指数计算,并从数据相关性、直方图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MODIS/NDVI和MERSI/NDVI有着共同的直方图走势,动态范围基本一致,各类地物的反演结果均表现出很好的线性一致性,其中林地R2最高,达到了0.8624。
冯锐纪瑞鹏武晋雯张玉书王宏博陈鹏狮于文颖张淑杰
关键词:EOS/MODIS植被指数
基于GIS技术对辽宁不同时期热量资源空间变异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ANUSPLIN插值软件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辽宁不同时期≥0℃和≥10℃的积温、初日、终日及持续日数的气候平均值进行空间拓展。研究表明,积温值地区间最大相差900℃·d以上,以环渤海为中心的高值区北界向北扩展,增大60℃·d以上,辽西和东部山区的低值区范围都不同程度缩小,积温减少,中间过渡值各区域北界略向北推。初日地区间最大差值超过15d,大连和辽西南部最早,且提前2d左右,东部山区大部最晚,延后1d左右。终日地区间最大差值超过12 d,辽宁北部和东部山区西侧为主要的提前地区,其他大部地区都向后延迟,一般延后1d左右。持续日数地区间最大差值超过30 d,高值中心由环渤海大部地区向中部平原和辽西中部扩展,延长3~4d,辽西和东部山区的低值区域略有收缩,其持续日数略有减少。
蔡福张玉书陈鹏狮张淑杰纪瑞鹏米娜
关键词:GIS技术热量资源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松毛虫危害方法研究
松毛虫是世界性的害虫,对松树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为了有效地防止松毛虫危害,对其进行科学监测是关键。目前对于我国而言,监测手段仍是依靠人工现场调查
张玉书班显秀陈鹏狮冯锐肖艳
关键词:林业遥感气象卫星资料松毛虫混合像元
文献传递
GIS的干旱监测信息系统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遥感信息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资料,通过干旱监测模型及高程(DEM)数据,在GIS的平台上建立干旱监测信息系统。在监测不同灾害时,能根据监测区的特性将监测区设置成不同的分区,并针对每一分区确定监测指标,快速、准确地实现监测区内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及等级划分。并以2004年6月份辽宁省干旱监测为例,进行了干旱等级划分及面积监测分析。
冯锐张玉书纪瑞鹏陈鹏狮张淑杰
关键词:GIS干旱信息系统
1961~2010年辽宁省玉米低温冷害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平均气温和积温距平方法,采用已经颁布的玉米冷害指标并加以补充完善,利用50个站点逐日温度资料和17个站点玉米发育期资料,分析了辽宁省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生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延迟性低温冷害发生频率从1961~2010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为从西北和东南两侧向中部地区逐渐减弱的趋势;中熟品种在抽雄-乳熟期的冷害发生率最高,为39%,晚熟品种在乳熟-成熟期冷害发生率最高,为33%;出苗-七叶期冷害导致成熟期延迟1~5 d,七叶-抽雄期冷害导致成熟期延迟1 d左右。
陈鹏狮张玉书纪瑞鹏武晋雯于文颖冯锐
关键词:春玉米低温冷害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