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骅

作品数:30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10篇肾病
  • 8篇糖尿病肾病
  • 7篇糖尿病大鼠
  • 6篇肾脏
  • 5篇肾功能
  • 5篇细胞
  • 4篇肾脏细胞
  • 4篇肾脏细胞凋亡
  • 4篇紫癜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狼疮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3篇肾损
  • 3篇基因
  • 3篇白细胞
  • 3篇2型糖尿

机构

  • 26篇河北大学
  • 3篇河北省职工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陈骅
  • 13篇张海松
  • 9篇刘占全
  • 7篇李敬
  • 7篇高燕
  • 6篇侯淑芬
  • 5篇孙彩霞
  • 5篇张丽敏
  • 3篇王咏梅
  • 3篇李英
  • 3篇许鸣华
  • 3篇李鸿燕
  • 3篇柳嘉
  • 2篇侯淑芬
  • 2篇刘秋菊
  • 2篇刘亚丹
  • 2篇谢雪兰
  • 2篇贾海红
  • 2篇贾艳辉
  • 2篇楚瑞琦

传媒

  • 3篇临床荟萃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河北职工医学...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中医学报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1只 SD 雄性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6)喂以普通饲料;余15只大鼠高糖高脂膳食喂养6周后,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 mg/kg;2周后血糖升高≥16 mmol/L 者成模,共12只,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糖尿病组,n=6)和糖尿病大鼠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治疗组,1 mg/kg·d,n=6)。12周后光镜观察各组。肾脏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率;检测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24 h 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aer)。结果 12周后,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部分。肾小管轻度萎缩或管腔扩张,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可见脂肪空泡变性,但治疗组较糖尿病组病变减轻;糖尿病大鼠较正常组的肾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肾细胞凋亡率[对照组(13.8±1.3)% vs 糖尿病组(26.5±2.7)%vs 治疗组(20.0±2.0)%,P<0.05],增加肌酐清除率[对照组(0.110±0.020)vs 糖尿病组(0.021±0.001)vs 治疗组(0.065±0.004)mL/min,P<0.05],降低蛋白排泄率[对照组(0.081±0.001)vs 糖尿病组(0.150±0.004)vs 治疗组(0.07±0.01)mg/24 h,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减少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可使 Ccr 下降减轻、Uaer 排泄减少,以达肾脏的保护作用。
陈骅柳嘉张海松王四宝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糖尿病肾病细胞凋亡糖尿病
P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分析
2008年
陈骅侯淑芬张海松孙彩霞
关键词:血管炎抗体抗中性白细胞胞质
银杏黄酮甙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侯淑芬张海松梁淑新李英曹艳霞丑广程刘占全李会敏陈骅刘秋菊
该课题针对糖尿病存在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系统紊乱的病理机制,应用成熟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银杏黄酮甙对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应用银杏黄酮甙的干预治疗,可以使实验大鼠的血浆内皮素-1、P-选择降低,肾...
关键词:
关键词:银杏黄酮甙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重症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的检测及意义初探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重症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73例SLE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和非重症感染组,分别检测GCR水平,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1.各组SLE活动指数及生化指标比较,重症感染组与非重症感染组、正常对照组比较,CR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LB、HGB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重症感染组与非重症感染组比较,SLE活动指数明显增高(P<0.01)。非重症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B、HGB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重症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正常对照组三组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重症感染组与非重症感染组、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GCR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非重症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GCR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重症感染时血白细胞GCR水平明显减低,可进一步加重病情活动及治疗难度,测定SLE患者周围血白细胞GCR水平,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预后。
孙彩霞郭雅卿许鸣华陈骅刘秋菊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感染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糖尿病肾病中Notch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Notch信号通路为生物细胞重要的信息通路,在生物的进化过程起关键作用。近年来,肾脏病领域的研究证实Notch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有关,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本文以理论探析为研究方法,以既往文献及报道为核心数据,旨在介绍Notch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的调控机制,为创新糖尿病肾病理论提供依据。
王乐陈骅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糖尿病肾病DNA结合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累及脏器个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白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水平、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与重症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本组并发重症感染30例(34.5%),重症感染发生与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累及脏器个数、CRP水平、血白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水平、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相关(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对SLE患者并发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重症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孙彩霞刘亚丹许鸣华陈骅陈萌
关键词:重症感染
免疫抑制剂加“紫癜活血汤”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型的临床研究
2006年
陈骅张海松任琢珊贾海红
关键词:肾病中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9例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临床资料与方法:将确诊的EHF合并ARF入院时病日2—3天患者分成两组:中西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DN),采取内科综合治疗,加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葡...
陈骅刘占全
文献传递
坎地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合并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生成及排泄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坎地沙坦治疗前后血尿酸、24h尿尿酸、尿酸清除率的变化。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近16个月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79例;受试者研究期间均为低嘌呤膳食,并设定食谱,饮水量2000mL/d,连续14d后,服用坎地沙坦治疗21d,测定治疗前后受试者血尿酸、24h尿尿酸,计算尿酸清除率和校正尿酸清除率(尿量为2000mL标准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尿酸清除率)。结果服用坎地沙坦21d后,患者血压水平下降[平均动脉压:治疗前(115.4±8.6)比治疗后(98.0±6.6)mm Hg,P<0.01],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531.92±77.55)比治疗后(529.31±83.05)μmol/L,P=0.539],校正尿酸清除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14.16±2.35)比治疗后(14.31±2.50)mL/min,P=0.591]。结论坎地沙坦降低平均动脉压,对血尿酸、尿酸清除率无影响。
王翠花陈骅马博昭李敬张海松
关键词: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坎地沙坦血尿酸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细胞介素-37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IL-37表达情况。治疗前的所有患者为治疗前组,经泼尼松治疗后达完全反应的为治疗后组,并分析两组指标表达的差异。结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浆中IL-37表达水平治疗前高于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IL-37表达有变化,治疗前IL-37表达高于治疗后,提示IL-37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赵松颖柳嘉陈骅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