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罡

作品数:165 被引量:475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6篇出血
  • 39篇蛛网膜
  • 39篇蛛网膜下
  • 39篇蛛网膜下腔
  • 39篇蛛网膜下腔出...
  • 39篇网膜
  • 39篇下腔出血
  • 39篇膜下
  • 38篇手术
  • 35篇血管
  • 34篇脑损伤
  • 28篇动脉
  • 26篇动脉瘤
  • 19篇颅内
  • 18篇入路
  • 18篇外科
  • 17篇脑血
  • 17篇脑血管
  • 16篇显微手术
  • 13篇早期脑损伤

机构

  • 126篇苏州大学
  • 27篇南京军区南京...
  • 10篇东南大学
  • 10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金坛市人民医...
  • 2篇张家港市第一...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医院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淮安市淮阴医...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64篇陈罡
  • 54篇王中
  • 30篇王中
  • 29篇虞正权
  • 23篇史继新
  • 18篇杭春华
  • 17篇周岱
  • 14篇印红霞
  • 13篇孙晓欧
  • 12篇王汉东
  • 11篇吴江
  • 10篇朱昀
  • 9篇孙青
  • 9篇刘一之
  • 9篇冯东侠
  • 8篇马超
  • 8篇朱巍巍
  • 8篇李劲松
  • 7篇高薇
  • 7篇李金泉

传媒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10篇中国血液流变...
  • 8篇浙江临床医学
  • 7篇江苏医药
  • 7篇临床神经外科...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中国脑血管病...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祝您健康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江苏省第十八...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1篇2023
  • 12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15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15篇2013
  • 15篇2012
  • 13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对合并心肌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合并心肌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伴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鼻鼻蝶窦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观察术后2周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心电图结果、超声心电图结果及临床症状。结果术后患者体征均有明显改善,肢端肥大及鼻唇肥厚明显改善,头晕乏力、高血压及高血糖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平均生长激素水平为(4.37±2.03)μg/L,显著低于术前的(40.27±4.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的平均二尖瓣血流频谱(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能降低患者生长激素水平,改善心脏功能。
顾俊怡李向东王中虞正权周幽心陈罡陈宇超刘玉钊
关键词:垂体肿瘤生长激素
颈内动脉上间隙入路治疗高位基底动脉分叉及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动脉瘤
目的:探讨高位基底动脉分叉及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动脉瘤治疗的新手术入路.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8例高位基底动脉分叉及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动脉瘤,
王中周岱孙晓欧陈罡周鹏吴喻吴江朱昀邵忠孙春明
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内微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内微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24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用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安慰剂组、辛伐他汀组,经大鼠自体尾动脉(股动脉)非肝素化动脉血注入视交叉池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腹腔注射辛伐他汀,注射剂量20mg·kg-1·d-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7d后处死大鼠,并取脑组织标本,HE染色测定微血凝块,通过免疫染色测定纤维蛋白(原)测定微血栓形成。结果对照组脑组织中,微血栓形成为每个视野(1±1)个,SAH组和安慰剂组中分别为(25±5)个和(24±4)个,辛伐他汀组为(5±2)个。和对照组相比SAH组微血栓数显著增多(P〈0.01),和安慰剂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微血栓数明显减少(P〈0.01),SAH组和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大鼠视交叉池注血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中能够减轻脑皮质内的微血栓的形成。
朱昀陈罡王中
关键词:辛伐他汀蛛网膜下腔出血
颈动脉血管重建预防卒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2005年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用于颈动脉闭塞患者已经有数十年历史,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对于近期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CEA能够有效地预防卒中,临床试验资料提示,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相比,CEA对有症状患者的卒中预防作用更加显著。然而,如果CEA治疗与单独内科治疗相比,颈动脉狭窄≥60%但其他方面健康的人群将来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很低,包括致残性脑梗死。最近,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颈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增多。随着技术地不断提高,操作风险已明显降低,正在逐渐接近所报道的CEA风险。CEA相对于CAS的益处和作用持续时间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的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Thomas G BrottRobert D Brown JrFredric B MeyerDavid A MillerHarry J CloftTimothy M Sullivan冯东侠陈罡叶富华王其平周新明
关键词:动脉操作风险CAS
创伤性脑损伤与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杭春华史继新吴伟陈罡黎介寿印红霞李劲松
大量研究表明,肠道是机体应激的“中心器官”,可引起细胞因子反应、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等,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感染,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在创伤、烧伤、休克等危重疾病的并发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创...
关键词:
关键词:内毒素肠功能障碍创伤性脑损伤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专家观点与规范推荐被引量:25
2019年
1 高血压脑出血概述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重,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仍然在持续升高[2].其发病诱因是高血压引起的颅内血管破裂,出血造成的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是造成患者症状的直接原因.高血压脑出血占颅内自发性脑出血的50%~70%,从目前的治疗来看,无论从并发症或病死率来看,高血压脑出血都是出血性卒中预后较差的,超过30%的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3].研究指出,对于出血量超过5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与预后不良或者病死率密切相关[4].虽然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于它的危害性也有足够的认识,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治疗手段仍然没有明显的突破[5].且由于手术效果较差,出现了不同的治疗手段,如小骨瓣血肿清除手术,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目前对于何种方法具有明确优势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外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报道病例数较小.因此我们商讨制定了高血压脑出血苏州专家共识对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补充,供临床参考.
陈罡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
N-乙酰半胱氨酸调控脑外伤后皮层炎性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正>基础研究发现,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能够减轻TBI后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拮抗TBI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神经元,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
陈罡吴江朱巍巍张世明周幽心虞正权王中周岱史继新杭春华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创伤性脑损伤炎性因子
文献传递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脑出血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总结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引发的脑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2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华法令相关脑出血8例,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相关脑出血20例。结果华法令引起的脑出血,入院CT显示初始出血量较多,接近手术指征,5例术前发生血肿再次扩大。2例因凝血功能无法纠正,最终死亡;3例重度残疾;3例轻度残疾。残疾病例术后1周后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2周后完全过渡至口服华法令,未出现再出血或血栓性事件。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脑出血中,11例通过保守治疗好转,9例出现血肿扩大行手术减压。9例手术患者中,1例散在出血病例死于术中脑膨出,1例死于肺部感染;7例出院行康复治疗,其中4例重度残疾,3例轻度残疾。结论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脑出血患者,血肿极容易扩大,需要时刻警惕病情突然变化,尽早进行纠正凝血功能的治疗,以便为后续治疗提供机会。
孙青刘永春张东平张楷李金泉陈罡王中
关键词: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脑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专家观点和规范推荐被引量:7
2020年
1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较为隐匿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具有一定生长能力,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25%,仅次于脑动静脉畸形 (AVM).该病变英文名称尚未统一,常见的有cavernous malformations,cavernous angioma, cavernous hemangioma,cavernoma等,我们认为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s)即海绵状血管畸形更能够确切地描述该疾病的本质内涵.其发病率国内文献报道为0.4%~0.8%[1-2],国外为0.16%~0.5%,16岁以上成年人每年检出率约0.56/10万[3-5].
朱国清陈罡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手术
松果体区肿瘤急性卒中二例
2011年
例1男,41岁.因头痛8 d入院.入院后行头颅MRI检查提示为松果体区肿瘤,梗阻脑积水.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复查头颅CT提示梗阴性脑积水缓解.
虞正权邵忠孙晓欧吴瑜王晶陈罡朱巍巍
关键词:松果体区肿瘤急性卒中脑室-腹腔分流术头颅MRI检查术后复查入院后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