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合酶
  • 5篇祖细胞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祖细胞
  • 5篇合酶
  • 4篇诱导型
  • 4篇诱导型一氧化...
  • 4篇诱导型一氧化...
  • 2篇祖细胞数量
  • 2篇细胞
  • 2篇阿司匹林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组织
  • 1篇心室
  • 1篇血内
  • 1篇血压
  • 1篇药物疗法
  • 1篇他汀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南昌大学第四...

作者

  • 7篇陈红娟
  • 7篇余敏
  • 7篇陈君柱
  • 5篇陈图刚
  • 4篇谢旭东
  • 2篇王兴祥
  • 2篇马战清
  • 1篇谭维羚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PAR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PARs(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组(SHR-A,30mg.kg-1.d-1)及模型组(SHR),治疗8周,同周龄Wistar-Kyoto鼠为正常血压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后测血浆血脂水平,以心脏组织病理分析判断心肌肥厚,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PPARα、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8周治疗,SHR-A组及SHR组血压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HR-A组左室重量指数低于SHR组(P<0.01)。在SHR-A组,PPARα及PPARγ表达高于SHR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PARs表达,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可能与其降压及降脂作用无关。
陈红娟陈君柱王兴祥余敏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肥大左心室
阿司匹林对内皮祖细胞功能及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分别为1、2、5、10mmol/L)培养3、6、12、24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将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形成试剂盒来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半定量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结果:阿司匹林能减少外周血EPCs数量,并且EPCs数量随阿司匹林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减少。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和iNOS含量亦随阿司匹林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降低。结论:阿司匹林通过减少EPCs中iNOS含量,降低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生成。
陈图刚马战清陈红娟余敏谢旭东陈君柱
关键词:阿司匹林内皮祖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内皮祖细胞功能及其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功能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TNF-α(分别为0,10,20,50和100mg/L)分别培养0,6,12,24和48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异硫氰酸荧光黄标记荆豆凝集素Ⅰ和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色阳性的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将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来观察EPC的增殖、迁移、黏附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blot)半定量测定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eNOS)含量。结果TNF-α降低外周血EPC增殖、迁移、黏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iNOS和eNOS含量,并且EPC增殖、迁移、黏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iNOS和eNOS含量随TNF-α浓度与作用时间增加而降低。结论TNF-α降低EPC的增殖、迁移、黏附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还减少EPC中iNOS和eNOS含量。
陈图刚谢旭东陈红娟余敏陈君柱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祖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黄芪注射液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观察黄芪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功能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黄芪(分别为10,20,50,100g/L)培养24h,同时,对照组与黄芪50g/L组分别培养6,12,24,48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EPCs,将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来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杂交法半定量测定iNOS含量。结果黄芪能增加外周血EPCs数量,促进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并随黄芪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黄芪还能增加EPCs中iNOS含量。结论黄芪能增加EPCs的数量,促进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这可能与其增加iNOS含量有关。
陈图刚谭维羚马战清陈红娟余敏陈君柱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阿司匹林对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及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1、2、5、10 mmol/L)分别培养3、6、12、24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将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形成试剂盒来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半定量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结果阿司匹林减少外周血EPCs数量,并且EPCs数量随阿司匹林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减少。其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和iNOS含量亦随阿司匹林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降低。结论阿司匹林通过EPCs中iNOS含量,降低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生成。
陈图刚谢旭东陈红娟余敏陈君柱
关键词:阿司匹林内皮祖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黄芪对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及其iNOS的影响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观察黄芪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功能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10、20、50、100g/L)培养24h,同时对照组与黄芪50g/L组分别培养6、12、24、48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将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来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杂交法半定量测定iNOS含量。结果:黄芪增加外周血EPCs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并且其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随黄芪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黄芪还增加EPCs中iNOS含量。结论:黄芪增加EPCs的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与其增加iNOS含量有关。
陈图刚谢旭东陈红娟余敏陈君柱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PPARα激动剂菲诺贝特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PPARα表达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激动剂菲诺贝特(fenofibrat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左室肥厚及心肌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两组(每组8只),非诺贝特治疗组(SHR-F)以非诺贝特100mg.kg-1.d-1灌胃;对照组(SHR)以生理盐水灌胃。同周龄Wistor-Kyoto鼠为阴性对照组(WKY,n=8),以生理盐水灌胃,共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后测血浆脑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血脂水平,以心脏组织病理分析判断心肌肥厚,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PARα及核因子-κB p65亚单位(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8周治疗,SHR-F组尾动脉血压与SHR组相比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HR-F组与SHR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HR-F组血浆BNP低于SHR组(P<0.01),与WKY组无明显差异。SHR-F组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纤维化指标低于SHR组(P<0.05,P<0.01)。SHR-F组PPARα表达高于SHR组(P<0.01),NF-κB p65表达则低于SHR组(P<0.01)。结论: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能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PPARα表达,其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作用。
陈红娟陈君柱王兴祥余敏
关键词:近交SH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