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瑾

作品数:62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3篇皮肤
  • 9篇细胞
  • 7篇痤疮
  • 7篇疗效
  • 6篇银屑
  • 6篇银屑病
  • 5篇信号
  • 5篇通路
  • 5篇疗效观察
  • 4篇蛋白
  • 4篇信号通路
  • 4篇血清
  • 4篇微针
  • 4篇新蝶呤
  • 4篇免疫
  • 4篇黄褐斑
  • 4篇激光
  • 4篇教学
  • 4篇黑素
  • 4篇DKK1

机构

  • 5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市妇幼保...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肿瘤研...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重庆市急救医...

作者

  • 62篇陈瑾
  • 19篇李惠
  • 15篇陈阳美
  • 12篇陈爱军
  • 6篇刘瑜
  • 4篇单葵
  • 4篇刘林
  • 4篇黄琨
  • 4篇赵清
  • 3篇赵恒光
  • 3篇李桂明
  • 3篇蔡涛
  • 2篇胡泽芳
  • 2篇方圣
  • 2篇魏彬
  • 2篇胡丽
  • 2篇胡冬玉
  • 2篇王萍
  • 2篇黄欣
  • 2篇曹迪

传媒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激光杂志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辐射防护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健康世界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业
  • 1篇成都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药疹的护理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进行暴露疗法护理,以及对皮肤、黏膜、眼部、口腔、心理等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重症药疹患者通过激素治疗和各种护理措施,其发热消退时间、黏膜糜烂治愈时间、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肝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早期、足量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和有效的综合护理,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胡泽芳陈瑾李惠
关键词:重症药疹糖皮质激素护理
DKK1在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黑素瘤发生发展的调控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DKK1和β-catenin在人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DKK1和β-catenin在人原位恶性黑素瘤组织、淋巴结转移恶性黑素瘤组织、正常人表皮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KK1在恶性黑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
陈瑾
关键词:DKK1Β-CATENIN恶性黑素瘤DKK1A375DKK1Β-CATENINDKK1Β-CATENIN皮下种植瘤
文献传递
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评价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黄褐斑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激光组:15例,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1次/月,共治疗6个月;联合组:15例,采用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激光治疗1次/月,两次激光治疗中间接受1次微针治疗,两种治疗交替进行,共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组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激光组(53.3%)(P<0.05),联合组的满意率(60.0%)显著高于激光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张玉洁刘瑜陈阳美邹道佩蒲以欢陈瑾
关键词:类人胶原蛋白黄褐斑满意度
皮肤光老化SD大鼠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标准的探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建立实用、有效的皮肤光老化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并探讨该疾病模型的评价标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长波紫外线结合中波紫外线模拟日光照射实验组大鼠背部皮肤,每天一次,照射总剂量递增,持续10周。光照结束后,观察皮肤外观、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及生化改变。结果:10周结束后,实验组大鼠较对照组皮肤粗糙、缺乏弹性、出现明显深大皱纹。表皮增厚、腺体明显增生、胶原纤维减少,超微结构下可见老化坏死细胞增多;对皮肤组织进行检测,实验组丙二醛含量升高[(10.43±5.67)nmol/mgprot,P=0.009]、羟脯氨酸减少[(7.37±1.15)μg/mg,P=0.010]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21.09±8.60)U/mgprot,P=0.401]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实验组SD大鼠皮肤具备光老化的典型特征,表明利用紫外线剂量递增、维持10周的方法可成功构建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并为评价皮肤光老化程度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技术参数。
曹迪陈瑾黄琨方圣魏彬陈爱军
关键词:光老化MASSON染色
新蝶呤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银屑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尽管银屑病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但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银屑病可能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性疾病。银屑病的组织病理改变为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增生、炎症细胞浸...
陈瑾
关键词:银屑病新蝶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获得性太田痣合并黄褐斑的综合治疗
陈瑾
DKK1和β-catenin在皮肤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DKKl(Dickkopf-1)和β-catenin在正常表皮和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16例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24例Bowen病(Bowen’s Disease,BD)、2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22例正常表皮组织(Normal epidermal tissue,NET)中DKK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DKKl在正常表皮组织的阳性表达定位于胞质中,在SK、AK、BD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6%、50.00%、12.50%、8,00%,β-catenin在正常表皮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于胞膜,在SK、AK、BD和SCC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5.79%、56.25%、91.67%、96.00%;皮肤鳞癌中DKKl和β-catenin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0.692,P=0.000)。结论:Wnt信号通路(the wingless pathwayin Drosophila)可能在表皮肿瘤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DKK1的表达缺失可能通过作用于经典Wnt信号通路促进β-catenin的异常表达。
胡冬玉李惠陈瑾
关键词:表皮肿瘤DKK1Β-CATENIN免疫组化
无肌炎性皮肌炎并发鳞状细胞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06年
报告1例伴发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无肌炎性皮肌炎。患者男,61岁。反复双眼睑、面部、胸部紫红斑近2年,无明显肌肉症状,且逐渐出现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表现,经实验室、CT及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无肌炎性皮肌炎并发纵隔鳞状细胞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
单葵陈爱军陈瑾李惠李桂明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
光声电治疗术后皮肤黏膜屏障修复专家共识被引量:5
2019年
随着光声电在临床医学的应用进展,更多基于能量的上述设备应用于皮肤和黏膜疾病的治疗或者用于改善容貌。这些设备无论是热作用机制,还是非热作用机制,均会对皮肤、黏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多数可自行修复,少数若处理不当,可能遗留远期不良反应甚至并发症。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美容激光学组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会激光美容学组杨森杨蓉娅卢忠周国瑜林彤李文志栾琪涂彩霞张庆瑞杨春俊刘永生尹锐刘仲荣刘盛秀易阳艳夏志宽程少为董继英王力军宋清华陈瑾陈抗
PCDGF和VEGF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PC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0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CDGF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PCDGF和VEGF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表达明显升高(P<0.01),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CDGF和VEGF蛋白表达强度又明显高于基底细胞癌(P<0.01)。PCDGF和VEGF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无关(P>0.05)。PCDGF和VEGF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65,P<0.01)。结论:PCDGF蛋白和VEGF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表皮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侵袭性生长潜能密切相关。
黄琨黄闯单葵陈瑾赵恒光李惠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