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胜 作品数:19 被引量:3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慢性心衰的长期疗效观察 2001年 付生泉 罗名圉 陈新胜关键词:美托洛尔 依那普利 慢性心衰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为了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法 本文采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每日1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连续28天1个疗程,同时用阿糖胞苷50—100mg或高三尖杉酯碱1-2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症状、血象及骨髓象的变化,并追踪观察其缓解率及生存期。结果 治疗组15例,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1例,无效(NR)1例。对照组12例,CR5例,PR3例,NR4例。两组CR率分别86.7%、41.6%,P<0.05,有统计学意义。追踪随访:治疗组生存期最长45个月,平均生存期22.8个月;对照组最长生存期29个月,平均7.52个月,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加小剂量化疗的方法治疗APL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有效控制APL病情,提高完全缓解率。 田凡清 陈新胜 瞿桂芳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 化学治疗 阿糖胞苷 高三尖杉酯碱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与Leptin变化的关系 2004年 目的 观察正常大鼠在高脂饮食诱导下形成肥胖后,胰岛素敏感性及其Leptin的变化。方法 9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C,n=8)和高脂饲养组(HF,n=8)。喂养10周,比较两组大鼠体重、HOMA—IR、以及Leptin等的变化。结果 经10周高脂喂养,HF组与NC组比较,体重和内脏脂肪组织显著增加(HF组大鼠体重较NC组增加了11.4%,P<0.05;HF组大鼠内脏脂肪组织较NC组增加了20.7%,P<0.01),并出现胰岛素抵抗(HOMA—IR;HF组8.88±4.25 vsNC组3.92±2.26,P<0.05),空腹Leptin水平显著上升,较NC组增加了52.8%(P<0.05),但两组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HF组:7.89±1.46mmol/L vsNC组8.70±1.59mmol/L,P>0.05)。结论 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其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与Leptin增高、脂肪-胰岛内分泌轴失调有关。 谢军 邹洁宁 刘良培 陈新胜 魏爱华关键词:高脂饮食 肥胖 胰岛素敏感性 LEPTIN 瘦素 高脂诱导性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与TNF-α及FFAs水平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在高脂饮食诱导下形成肥胖后的胰岛素敏感性及其TNF-α、FFAs的变化。方法9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C熏n=8)和高脂饲养组(HF熏n=8)。喂养10周,比较两组大鼠体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TNF-α、FFAs等的变化。结果经10周高脂喂养,HF组与NC组比较,体重和内脏脂肪组织显著增加(HF组大鼠体重较NC组增加了11.4%,P<0.05;HF组大鼠内脏脂肪组织较NC组增加了20.7%,P<0.01),并出现胰岛素抵抗(HOMA-IR:HF组为8.88±4.25,NC组为3.92±2.26熏P<0.05),空腹FFAs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较NC组分别增加了80.8%(P<0.05)和58.4%(P<0.05),但两组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HF组为7.89±1.46mmol/L,NC组为8.70±1.59mmol/L熏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与TNFα、FFAs水平的升高有关。 谢军 邹洁宁 刘良培 陈新胜关键词:游离脂肪酸 肥胖 肥胖大鼠内脏脂肪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在高脂饮食诱导下形成肥胖后,胰岛素敏感性与内脏脂肪及空腹血TNF鄄α、FFAs变化的关系。方法:9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C, n=8)和高脂饲养组(HF, n=8)。喂养10周,比较两组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HOMA-IR以及TNF鄄α、FFAs等的变化。结果:经10周高脂喂养,HF组与NC组比较体重和内脏脂肪组织显著增加(HF组大鼠体重较NC组增加了11.4%,P<0.05;HF组大鼠内脏脂肪组织较NC组增加了20.7%,P<0.01),并出现胰岛素抵抗(HOMA-IR:HF组8.88±4.25 vs 3.92±2.26,P<0.05),空腹FFAs和TNF鄄α水平显著上升,较NC组分别增加了80.8%(P<0.05)和58.4%(P<0.05),但两组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HF组:(7.89±1.46)mmol/L vs NC组(8.70±1.59)mmol/L,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VF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与VF增多及TNF鄄α、FFAs水平的升高有关。关键词: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内脏脂肪; 谢军 邹洁宁 刘良培 陈新胜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脏脂肪 钼酸铵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钼酸铵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为研究对象,将钼酸铵分为浓度为0.101、0.202、0.404 mol/L 3组,对HCT-116细胞分别作用24、48、72 h,然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随着钼酸铵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其对HCT-116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抑瘤率和细胞凋亡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向依赖关系(P<0.05或<0.01),可将结肠癌细胞特异性地阻滞在G1期。结论钼酸盐对人结肠癌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且呈正向依赖关系。 吴银侠 陈新胜 程静 王淑媛关键词:结肠肿瘤 钼酸铵 抑制增殖 细胞周期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合成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变化,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用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T12脊髓损伤模型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和药物组(30只)。术后第1、3、7、14、21天采用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病理学检查观察脊髓损伤后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损伤脊髓iNOS、VEGF的表达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各时相点BBB评分和斜板试验,除第1天外,第3、7、14、21天药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组各时相点的病理改变明显较轻,药物组各时相点iNOS阳性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VEGF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以抑制iNOS的表达,增强VEGF的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区iNOS的表达和上调脊髓损伤区VEGF的表达可能是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减轻继发脊髓损伤,促进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吴银侠 袁小燕 陈新胜 王淑媛 黄承芳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合成酶 钼酸氨对人肝癌和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钼酸氨对体外培养人肝癌和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钼酸氨(0.101、0.202、0.404 mmol·L-1)分别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作用24、48、72 h后,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随着钼酸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HepG2细胞和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愈加明显,存在着显著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且低浓度(0.101 mmol·L-1)HepG2细胞受抑制显著于HCT-116细胞,高浓度(0.404 mmol·L-1)则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酸氨不仅阻止HCT-116细胞由G1/G0期向S期移行,而且阻止HCT-116细胞由G2/M期向G1/G0期移行,将细胞阻滞在G1/G0期和G2/M期,而对HepG2细胞仅将细胞特异性地阻滞在G1/G0期。钼酸氨可促进HepG2细胞和HCT-116细胞凋亡,并且细胞调亡和坏死率随钼酸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结论钼酸氨对结肠癌和肝癌细胞均有增殖抑制、诱导凋亡和改变细胞周期作用,且高浓度钼酸氨对结肠癌细胞作用强于肝癌细胞,钼酸盐具有抗癌活性。 吴银侠 陈新胜 程静 王淑媛 朱小华关键词:结肠癌 肝癌 抑制增殖 细胞周期 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2004年 对随机分组的两组大鼠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10周后发现高脂饲养组大鼠体重、内脏脂肪组织重量及空腹血TNF α水平均高于普通饲料组,且出现胰岛素抵抗。结果表明,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与TNF α水平的升高有关。 谢军 赵军 刘良培 陈新胜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 肥胖 WISTAR大鼠 幽门螺杆菌在复发性口疮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2002年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在复发性口疮发病中的作用 ,对 6 8例 ROU患者与正常人群按 1:1进行配比 ,用 PCR检测口腔中的 HP。另外对 38例伴有上消化道症状的 ROU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并对有胃肠病变者进行口腔和胃黏膜取样用 PCR检测 HP,将 HP( +)患者按常规方法和抗 HP治疗 ROU,对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ROU患者较正常人群 HP检测结果及抗HP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 ,伴胃肠病变的 ROU患者较正常人群 HP检测结果及抗 汪军明 陈新胜 谢耀文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复发性口疮 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