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平
-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肠前突与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临床和动态排粪造影资料。对直肠前突病例的力排过程进行动态回放,并分析其表现。结果①310例有直肠前突,392例有直肠内脱垂,353例有会阴下降,69例有盆底痉挛或耻直肌肥厚。95.20%(397/417)的病例至少存在两种异常,无单发直肠前突病例。男女患者间比较,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盆底痉挛或耻直肌肥厚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直肠内脱垂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直肠前突病例力排过程动态回放:直肠内钡剂排空或接近排空、直肠远端增粗粘膜堆积226例,占72.90%;直肠内钡剂不排或呈滴状排出、远端粘膜脱入肛管和(或)盆底痉挛或耻直肌肥厚71例,占22.90%;前突囊袋缩小不明显、囊袋后方直肠内脱垂13例,占4.20%。结论直肠前突不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明确直肠前突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关系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 胡石腾陈德平刘仕佑蒋国雄陈林凯陈和清蒋玲娄辉彭华保
- 关键词:便秘直肠前突功能性出口梗阻排粪造影
- 小肠间质瘤的CT诊断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 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CT平扫及增强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25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病例中,肿瘤空肠19例,回肠6例。良性21例,恶性3例,潜在恶性或有恶变倾向1例。肿瘤大多向腔外生长,边界清楚,增强后有明显的强化。结论小肠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性,可发现肿瘤的明确部位和治疗前后的综合评估及随访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 谢建功周海军陈斐陈德平
-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CT
- 支气管充气征在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充气征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及DR影像表现。结果:肺内支气管充气征197例(占78.8%),肺野透亮度降低240例,肺野内细颗粒状或网格状影133例,肺野磨破璃密度影89例,肺野致密呈"白肺"60例(占24.0%),其中DR片中91.4%(32/35)的"白肺"有支气管充气征,高于床旁片的28.0%(7/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9,P<0.01)。结论: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可靠的征象。"白肺"内支气管充气征是重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特征。
- 胡石腾单卉陈德平娄辉蒋玲
-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支气管充气征
- 一种用于CT引导下穿刺手术的简易持针、角度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穿刺手术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CT引导下穿刺手术的简易持针、角度固定装置,包括鹅型主体,鹅型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粘附层,粘附层的底部贴合设置由贴膜,鹅型主体的顶部一侧连接有万向杆,万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钩型持针头,...
- 朱柏霖何玉成郑海军何庄超陈德平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2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床旁片及DR片,回顾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①Ⅰ级30例,Ⅱ级87例,Ⅲ级73例,Ⅳ级60例。②X线表现有:肺透亮度降低,肺野内细颗粒状、网格状影,肺野磨玻璃密度,支气管充气征,肺野致密呈"白肺"。③60例Ⅳ级病例中,39例显示支气管充气征,显示率65.00%(39/60);其中DR片35例显示32例,显示率91.43%(32/35),床旁片25例显示7例,显示率28.00%(7/25);支气管充气征的显示率DR片明显高于床旁片,差异有显著性(χ2=25.79,P<0.01)。结论肺野内细颗粒状、网格状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影像表现,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可靠的征象。
- 胡石腾单卉陈德平娄辉蒋玲陈河清蒋国雄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充气征
- DWI联合血清AFP、DCP及GGT/ALT比值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γ-谷氨酰转肽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GGT/ALT)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肝脏肿瘤患者,包括恶性肿瘤48例,良性肿瘤42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血清AFP、DCP水平及GGT/AL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WI、各血清学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的MRI、DWI影像学表现均呈现明显差异。恶性组患者50、400和800 s/mm2等不同b值下的ADC值及ADC指数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患者的血清AFP、DCP及GGT/ALT均高于良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WI联合血清AFP、DCP及GGT/ALT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DWI单独诊断及各血清学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DWI联合血清AFP、DCP及GGT/ALT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单卉陈德平曹勇军何艳青夏川
- 关键词:脱-Γ-羧基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
-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分析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特点,探讨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各种原因所致肠梗阻病例的腹部X线平片、MSCT及临床资料,将X线平片、MSCT与手术/内窥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肠道肿瘤或肿瘤性病变(癌、间质瘤、淋巴瘤、息肉等)17例(28.8%),肠粘连23例(39%),腹腔/肠炎症性病变(小肠克罗恩氏病、阑尾脓肿、腹壁脓肿、盆腔炎、小肠/结肠憩室炎等)9例(15.2%),腹疝(腹外疝)5例(8.5%),先天性巨结肠2例,肠扭转2例,肠套叠1例。腹部X线平片与MSCT准确显示肠梗阻程度病例分别为42例(71.2%)和55例(93.2%)。结论 MSCT在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价值优势,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 周海军欧朝文黄小伟陈德平李卫平
- 关键词:MSCT肠梗阻X线摄影术
- MRI诊断肾上腺恶性肿瘤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MRI诊断肾上腺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上腺肿瘤72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以及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或穿刺活检结果作为参照,判断CT检查以及MRI检查对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定位以及定性诊断情况。结果: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72例患者中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43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29例;CT对于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定位准确率均显著高于MRI(P<0.05);MRI对于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定性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MRI能够有效鉴别肾上腺恶性肿瘤,对肾上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对于肿瘤的定位诊断不如CT,因此在临床中可结合两者优势进行诊断。
- 陈德平
- 关键词:MRI肾上腺恶性肿瘤
- CT引导下微波消融与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微波消融与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粒子植入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粒子植入术)与观察组(微波消融术),每组31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时手术效果与病情控制情况。采用ECOG量表评分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8%)高于对照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4%和96.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4.2%和90.3%,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ECOG评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引导微波消融术与粒子植入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微波消融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粒子植入术患者。
- 单卉陈德平李卫平李信候海文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T引导微波消融粒子植入
-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肝血管瘤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对肝血管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微波消融术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施以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较对照组的50.0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肝血管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陈德平李信李卫平
- 关键词:肝血管瘤计算机断层扫描微波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