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树突状细胞的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本研究旨在构建含有人存活蛋白(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探讨其在转染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以质粒pcDNA3.0-survivin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survivin基因全长序列。PCR产物回收后经酶切,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survivin。通过双酶切、PCR及插入片段测序鉴定后,将正确重组体pShuttle-CMV-survivin转化E.coliBJ5183菌(含腺病毒骨架质粒)并进行同源重组,然后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将此重组腺病毒质粒分别进行酶切、线性化、纯化,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293细胞。制备病毒上清并测定其滴度,将病毒上清转染树突状细胞,应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survivin的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人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2.65×109pfu/ml。Westernblot鉴定显示,经重组腺病毒转染的DC可有效表达survivin。结论含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成功,为下一步开展抗白血病免疫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 朱雄鹏陈志哲林旭胡建达李纯团杨婷许贞书吕璐璐陈彩平张浪辉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树突状细胞
- 不同接种方法建立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接种方式制备的小鼠白血病模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常规培养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调整浓度至1×107个/ml,每只DBA/2小鼠注射细胞悬液0.1ml,分别给以静脉、皮下及腹腔注射。观察小鼠成瘤情况,定期计数各组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及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取濒死小鼠的肝、脾、肺、肾等脏器称重并制作病理切片。结果各组小鼠成瘤率均为100%,成瘤天数分别为:14、7和14d;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24.4±3.05,24.8±1.79,18.8±1.79d。接种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至18.45±1.84、22.0±4.11、28.48±6.74×109/L,接种后3周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至22.31±12.08×109/L(A组)和68.18±2.82×109/L(B组);外周血涂片中均可见白血病细胞;各组濒死小鼠肝、脾有弥漫性白血病细胞浸润,主要为幼稚淋巴细胞,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肺和肾内有少量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不明显,肺脏有明显出血。结论静脉、皮下、腹腔注射体外培养的L1210细胞于DBA/2小鼠构建肿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均是可行的方式,各种方法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优缺点,可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接种方式。
- 何宏星吴正财张望平陈彩平
-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成瘤性动物模型接种方式
- 重组腺病毒介导survivin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体外诱导抗HL-60细胞免疫的研究
- 2006年
- 近年来,随着对树突细胞(DC)在肿瘤抗原呈递和肿瘤免疫中重要作用的揭示,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又一新领域,特别是最近DC瘤苗在多种抗肿瘤的试验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显示了DC瘤苗在肿瘤防治的应用前景。我们通过携带survivin(SVV)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DC,探讨腺病毒介导的SVV抗原基因修饰的DC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白血病免疫效应,为以DC为基础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朱雄鹏陈志哲林旭杨婷许贞书吕璐璐陈彩平
-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介导基因修饰SURVIVIN树突细胞HL-60体外诱导
- 白血病小鼠单倍型相合骨髓移植的归巢被引量:2
- 2008年
- 背景:移植后造血干细胞的顺利归巢是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成功的关键。目的:构建小鼠白血病模型,进行单倍型相合的骨髓移植,动态观察受体小鼠体内移植细胞归巢率及不同时间点的归巢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实验,于2005-11/2007-10在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实验室进行。材料:供鼠为清洁级近交系C57BL/6小鼠和C57BL/6小鼠与BALB/c小鼠杂交的雄性F1小鼠,受鼠为清洁级近交系雌性BALB/c小鼠,用于构建白血病小鼠模型。方法:将48只造模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供鼠为C57BL/6小鼠,实验组供鼠为F1小鼠。实验组进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单倍型相合的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对照组进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完全不相合的骨髓移植。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1,2,3,4d动态观察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脾中有核细胞计数,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可与FITC标记的抗鼠H-2Kb单抗结合的供鼠阳性细胞并计算骨髓和脾归巢率。结果:对照组外周血中供鼠来源的细胞数持续下降,脾和骨髓的归巢率均为先升后降,提示供者来源的骨髓细胞在受鼠体内为先归巢再出巢;实验组外周血中供鼠来源的细胞数先下降,再持续上升,骨髓归巢率为下降后上升,脾归巢率为上升后下降,提示供鼠来源骨髓细胞在骨髓中表现为出巢后再归巢,脾中有延迟,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第4天外周血中供鼠细胞数量及骨髓和脾归巢率均增高(P<0.05)。结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单倍体相合的骨髓移植的归巢规律是先出巢再归巢,归巢的细胞数量和归巢率高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完全不相合骨髓移植。
- 陈彩平陈志哲黄慧芳李洁羽吴正财何宏星蔡学瑜骆晓峰
- 关键词:白血病小鼠单倍型相合骨髓移植归巢
- 白血病小鼠经不同预处理方案的骨髓移植后移植细胞归巢特点被引量:2
- 2012年
- 本研究构建白血病小鼠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探讨经不同预处理方案骨髓移植后骨髓细胞的归巢特点。采用非清髓性和放、化疗两种清髓性预处理方案。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为5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A组),放疗清髓性方案为9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B组),化疗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化疗(C组)。经上述预处理方案处理的白血病小鼠分别在骨髓移植后24、48、72、96 h检测受鼠外周血、骨髓和脾中有核细胞数和供鼠阳性细胞数,计算供鼠骨髓细胞在受鼠骨髓和脾的归巢率。结果显示:供鼠骨髓细胞在受鼠体内的表现分别为:A组是先归巢再出巢;B组是归巢,出巢,再归巢;C组同B组,但是在脾中的归巢比在骨髓中延迟。比较3组的归巢率显示,供鼠骨髓细胞在骨髓的归巢率在A组早期比B组和C组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细胞出巢,归巢率迅速下降至各组中最低,为(0.90±0.09)%(P<0.05);B、C两组早期归巢率较低,随着时间推移,细胞出巢后再次归巢,第4天的归巢率迅速上升,B组升至最高,为(2.17±0.26)%(P<0.05);在脾中的归巢率与骨髓中相似,C组仍有延迟。结论:经非清髓性预处理的白血病小鼠骨髓移植术后,早期归巢率较高,72 h后明显减低;经放疗清髓性预处理小鼠,其早期归巢率较低,72 h后明显增高;经化疗清髓性预处理小鼠,早期和72 h后归巢率无明显变化,归巢率介于其他两组之间。
- 陈彩平陈志哲黄慧芳蔡学瑜何宏星吴正才骆晓峰
- 关键词:白血病小鼠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