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光谱
  • 4篇透镜
  • 4篇光谱仪
  • 3篇图像
  • 3篇光纤
  • 3篇光栅
  • 3篇红外
  • 3篇成像光谱
  • 3篇成像光谱仪
  • 2篇短波
  • 2篇短波红外
  • 2篇视场
  • 2篇探测器
  • 2篇天体
  • 2篇天体光谱
  • 2篇天文
  • 2篇透镜阵列
  • 2篇望远系统
  • 2篇微透镜
  • 2篇微透镜阵列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长...
  • 9篇中国科学院国...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陈建军
  • 10篇孙慈
  • 10篇崔继承
  • 9篇刘嘉楠
  • 8篇杨晋
  • 7篇张锐
  • 6篇姚雪峰
  • 5篇罗阿理
  • 4篇赵永恒
  • 4篇白仲瑞
  • 4篇宋楠
  • 3篇尹禄
  • 2篇崔辰州
  • 2篇李广伟
  • 2篇李荫碧
  • 2篇郭炎鑫
  • 2篇樊东卫
  • 2篇张昊彤
  • 2篇何勃亮
  • 2篇李珊珊

传媒

  • 6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天文研究与技...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科技资源...
  • 1篇科研信息化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MOST天体光谱数据开放共享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2022年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也称郭守敬望远镜)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每天观测获取的原始数据及经过处理产生的次生数据,可以通过LAMOST数据发布平台实现开放共享。本文回顾近10年来LAMOST数据开放共享历程。对LAMOST数据发布批次、数据概况、发布系统架构及功能等进行概述,并总结相关科学成果,展望未来发展。LAMOST数据开放共享促进了中国虚拟天文台技术的进步,符合未来科学数据管理的发展方向,推动了科研模式的变革。
李珊珊樊东卫崔辰州何勃亮陶一寒霍志英米琳莹罗阿理陈建军侯文孔啸李荫碧郭炎鑫李双李长华许允飞韩军杨丝丝杨涵溪赵永恒
关键词:开放共享虚拟天文台
基于反射式棱镜-光栅分光模块的成像光谱仪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反射式棱镜‑光栅分光模块的成像光谱仪,至少包括入射狭缝、准直组、反射式棱镜‑光栅模块、成像组和焦平面探测器,其中反射式棱镜‑光栅模块包括一个透射式三棱镜和一个反射式平面衍射光栅;该成像光谱仪的对特定的反...
崔继承陈建军杨晋孙慈刘嘉楠刘建利张锐姚雪峰宋楠
文献传递
一种短波红外像方远心镜头
本发明提出一种短波红外像方远心镜头,镜头包括8片透镜,透镜结构形式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为正负正负正正负正;镜头的光学系统焦距为30mm,F数为2,光谱范围为1000nm~2500nm,全视场18.2°,系统总长51mm,其...
崔继承陈建军杨晋孙慈刘嘉楠刘建利张锐姚雪峰宋楠
HgCdTe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校正技术被引量:5
2019年
在短波红外成像光谱技术的应用背景下,对HgCdTe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校正技术进行研究,包括坏像元校正和非均匀性校正,并提出先进行坏像元校正后进行非均匀性校正的探测器校正原则;在标准辐射源下,对正常像元的输出值进行正态分布拟合,并通过3σ准则设定正常像元输出值阈值的方法,确定探测器中坏像元的数量与位置,然后根据短波红外成像光谱技术的应用要求,对坏像元进行光谱二邻域均值替换;坏像元校正完成后,再采用运算量小、实时性强的两点法对探测器进行非均匀性校正。综合校正结果表明:探测器坏像元得到有效剔除,坏像元输出值得到良好校正,且非均匀性校正效果明显,图像细节更加丰富。
陈建军崔继承崔继承刘嘉楠姚雪峰杨晋姚雪峰
关键词:探测器HGCDTE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非均匀性校正
基于法向映射法的二维光纤光谱弯曲校正被引量:2
2019年
二维光纤光谱图是天文望远镜系统中的光谱仪的观测结果,由此又经过一系列的后续处理,才能生成普遍意义上的一维光谱。由于光谱仪和CCD相机的光学畸变,使得二维光纤光谱图像普遍出现了弯曲现象,尤其是在光纤两端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也没有在任何参考文献中看到相关工作。这种弯曲给后续的抽谱工作造成困扰,处理不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波长定标,从而影响一维谱的准确性。给出的一种法向映射法可以对这种二维光纤光谱图的弯曲进行有效的校正。该法把二光纤光谱图中的每一条光纤光谱进行单独处理。首先做预处理抽取每根光纤中心线,然后把该中心线当作光滑曲线求取每个点的法线方向,以整条中心线的某个点(一般是最凸点)为基点作理想竖直线,光纤中心线所有点沿自身法线方向投影到这条竖直线上,从而实现了光纤中心线本身的校直。因光纤宽度在二维光纤光谱图中一般是7个像素,因此将光纤中心线向左向右各依次平移3个像素,分别实现上述流程,即可得到整条光纤光谱的校直结果。该法实施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是坐标点的均匀化问题,一个是像素灰度值的精度保持问题。坐标点的均匀化问题是由于在该法中使用了法向映射,从而造成形成后的校直线的点的疏密程度不均匀,这对后续处理不利。解决办法是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进行直线上点的密度均匀化,保证获得一系列的整数点坐标,以利于后续的处理。而像素灰度值的精度保持问题,在插值计算过程中始终保持像素灰度值的64位高精度数,最终也得到同样精度的结果,避免造成像素值损失。该法实施的最后,还需要进行头尾一致性的截取,把延伸出图像高度范围的像素去掉,仅保留图像范围内的像素点。如果没有这个过�
朱海静邱波陈建军范晓东韩博冲刘园园魏诗雅穆永欢
一种光谱仪成像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谱仪成像系统,包括:用于将目标物体成像于微透镜阵列,形成目标物体图像的前端成像装置;用于将所述目标物体图像进行视场分割,形成多个不同视场的单元像的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设置于所述前端成像装置的焦面处...
崔继承刘嘉楠姚雪峰冯树龙杨晋孙慈卢禹先尹禄张锐陈建军
文献传递
全天相机云图去噪算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全天相机云图在天文观测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但云图所含噪声会造成不良影响。先后分析了星光噪声、月光噪声、日光噪声、雷电噪声、反光噪声和特殊噪声等对云图的影响,并总结出不同类型噪声的分布、区域大小等特点,最后结合与云层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边界阈值法、时间轴法、反比例线性变换等8种图像处理去噪算法,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去噪系统。通过实验对不同的算法加以比较,得出不同噪声情况下的最佳去噪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去除常见噪声,基本保持云层和天空的信息完整性,可简单便捷地实现云图去噪。
高振斌李梦慈邱波陈建军曹子皇宋涛
关键词:噪声分析去噪算法图像处理
中阶梯光栅衍射效率及杂散光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中阶梯光栅具有刻线密度低、闪耀角度大、衍射级次高、光谱范围宽、色散率大、光谱分辨率高等一系列突出优点,近年来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而倍受青睐。作为评价中阶梯光栅质量的衍射效率和杂散光系数直接体现了中阶梯光栅的光学性能,能够准确地进行中阶梯光栅衍射效率和杂散光系数的测量是光栅应用的前提。鉴于此,基于中阶梯光栅的衍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用一套系统对中阶梯光栅的衍射效率和杂散光系数进行检测,该系统引入双轨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新颖、一机多能等优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确定了检测系统的结构参数,设计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可用于测量190~1 100nm光谱范围内的中阶梯光栅绝对衍射效率,同时也可用于测量200~800nm光谱范围内的中阶梯光栅杂散光系数,实现了将衍射效率测量和杂散光测量集于一体的设计思想。
沈春洋崔继承孙慈王玮陈建军李晓天
关键词:中阶梯光栅衍射效率杂散光光学设计
光纤转动引起光纤光谱效率变化与改正被引量:4
2015年
光纤的焦比退化(focal ratio degradation)是光纤光谱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光纤在安装和每次定位过程中,光纤的转动和扭曲会引起光纤焦比退化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纤的传输效率,每根光纤由此造成的传输效率变化都会存在差异。而这样的效率差异无法用通常天文观测中使用的晨昏天光平场或者圆顶平场改正。减天光是光纤光谱数据处理中决定光谱质量的重要环节。减天光处理要求对不同光纤的传输效率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扣除不同光纤之间传输效率差异导致的天光背景测量的误差。对于与天光背景亮度接近乃至更暗的观测目标而言,光纤传输效率的改正精度决定了减天光的精度。测试了LAMOST望远镜光纤转动对光纤传输效率的影响情况。在检查了光谱中天光发射线强度与光纤传输效率的关系,和验证了光纤效率变化与波长变化相对独立的基础上,提出并且证实了通过测量各光纤中天光发射线强度作为光纤相对效率变化量来改正光纤效率差异的方法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已经被应用到LAMOST二维光谱处理当中。
陈建军白仲瑞李广伟王淑清罗阿理赵永恒
关键词:光纤光谱
基于FFCNN的二维恒星光谱分类
2022年
天体光谱处理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对大量的恒星光谱进行自动分类。到目前为止,恒星光谱的分类工作多是基于一维光谱数据。该研究打破传统的天体光谱数据处理流程,提出了基于二维恒星光谱分类的方法。在LAMOST(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的数据处理流程中,所有的一维光谱都是由二维光谱抽谱、合并得来。二维光谱是由光谱仪产生的图像,包括蓝端图像和红端图像。基于LAMOST二维光谱数据,提出了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FFCNN)分类模型,用于二维恒星光谱的分类。该模型是一个有监督的算法,通过两个CNN模型分别提取蓝端图像和红端图像的特征,然后将二者进行融合得到新的特征,再利用CNN对新特征进行分类。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LAMOST,我们在LMOST DR7中随机选择了一批源,然后获得了它们的二维光谱。一共有14840根F,G和K型恒星的二维光谱用于FFCNN模型的训练,其中包括7420根蓝端光谱和7420根红端光谱。由于三类恒星光谱的数量并不均衡,在训练的过程中分别为每类恒星光谱设置了不同权重,防止模型出现分类失衡现象。同时,为了加快模型收敛,对二维光谱数据采用Z-score归一化处理。此外,为了充分利用所有样本,提高模型的可靠度,采用五折交叉验证的方法验证模型。3710根二维光谱用作测试集,使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score来对FFCNN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F,G和K型恒星的精确率分别达到87.6%,79.2%和88.5%,而且它们超过了一维光谱分类的结果。实验结果证明基于FFCNN的二维恒星光谱分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也为恒星光谱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逯亚坤邱波罗阿理郭小雨王林倩曹冠龙白仲瑞陈建军
关键词:光谱分类归一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