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麻风
  • 9篇麻风病
  • 5篇细胞
  • 5篇免疫
  • 5篇虫病
  • 4篇麻风菌
  • 4篇基因
  • 3篇流行病
  • 3篇囊虫
  • 3篇囊虫病
  • 3篇IL-12
  • 2篇凋亡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易感性
  • 2篇神经系统
  • 2篇尾蚴
  • 2篇细胞因子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机构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热带医学...
  • 1篇约翰霍普金斯...
  • 1篇西昌市皮肤病...

作者

  • 26篇陈小华
  • 13篇翁小满
  • 11篇温艳
  • 7篇刘健
  • 5篇李桓英
  • 4篇谷俊朝
  • 3篇刁宗礼
  • 3篇袁联潮
  • 2篇邢燕
  • 2篇阴赪宏
  • 1篇王峥
  • 1篇石书舫
  • 1篇田小军
  • 1篇阴桢宏
  • 1篇王非
  • 1篇陈康林
  • 1篇邹洋
  • 1篇田秀君
  • 1篇张素辉
  • 1篇张颖

传媒

  • 6篇中国麻风皮肤...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0基因多态性与麻风易感性研究进展
2012年
白细胞介素-10是具有免疫调节性质的抗炎因子,可抑制细胞免疫和诱导体液免疫,与麻风病易感性相关。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转录水平而影响IL-10分泌,与麻风病发病及病情进展相关。现就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麻风病易感性研究作一综述。
陈小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麻风病易感性
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在线虫感染免疫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Th细胞在宿主感染线虫后的免疫应答中处于核心位置,其核心作用主要是通过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实现的。不同的细胞因子在线虫感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Th2细胞因子在多数线虫感染中占主导地位,并且对宿主起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主要对在线虫感染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进行综述。
刁宗礼阴赪宏陈小华
关键词:细胞因子线虫Γ-干扰素
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全血扩增麻风菌特异片段提高麻风病确诊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检测全血中麻风菌特异片段,以提高麻风病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多菌型(multibacillary leprosy,MB)、少菌型(paucibacillary leprosy,PB)麻风病患者、其家庭内接触者以及麻风病流行区、非流行区的正常人全血和血清样本,建立巢式PCR,扩增麻风菌重复序列的特异片段,PCR阳性产物直接测序鉴定扩增片段的特异性。结果在35例MB患者中巢式PCR有34例阳性;26例PB患者中19例阳性;23例家庭内接触者中2例阳性。流行区和非流行区正常人中未见阳性。此结果与血清学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血清学检测MB患者阳性率稍高于巢式PCR;值得注意的是,对PB患者中细菌密度指数(BI)为阴性者,巢式PCR阳性检测率高达78.57%。结论巢式PCR对于麻风病MB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不亚于血清学抗体诊断,但可提高麻风病特别是对PB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对高危人群尤其是家庭内接触者的监测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温艳邢燕袁联潮刘健陈小华张颖李桓英
关键词:麻风病巢式PCR
从3例患者谈麻风病诊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0年
虽然麻风病诊断和治疗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案,但临床上仍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讨论如下。
翁小满石书舫陈小华温艳
关键词:麻风病诊疗
RT-PCR方法扩增麻风菌16S rRNA在麻风疗效考核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采用RT-PCR方法检测麻风患者治疗前、中、后皮损组织中麻风菌16S rRNA,观察组织中麻风菌活性,建立评价短程联合化疗(MDT)疗效的指标。方法收集14例麻风患者治疗前、中、后皮损组织,根据临床型别和MDT疗期分组,建立RT-PCR方法扩增麻风菌16S rRNA特异片段。结果 4例少菌型(PB)患者,完成治疗后3例阴转,1例虽未阴转,但该病例分型不详,不排除多菌型(MB)的可能;4例MB患者经治疗6~8个月,其中3例检出麻风菌16S rRNA;6例MB患者,2例完成24个月治疗后患者阴转,另4例经12个月的治疗后,2例阴转,1例呈弱阳性,1例阳性。结论对同一患者在不同疗期采用RT-PCR检测16S rRNA,显示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麻风菌活菌量也随之下降,该方法可评价MDT疗效,结合患者的细菌密度指数,可为确定疗期提供依据。
温艳刘健陈小华李桓英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菌RRNAMDT
隐孢子虫病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隐孢子虫是一种肠道寄生原虫,由其所致的隐孢子虫病被列为世界上最常见的腹泻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人的隐孢子虫病列为艾滋病的怀疑指标之一。
刁宗礼阴桢宏陈小华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艾滋病
脑囊虫病临床异质性、病理变化与免疫反应被引量:6
2012年
脑囊虫病,由猪囊尾蚴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囊虫病临床异质性表现为从无症状到颅内高压、脑积水、蛛网膜炎、癫痫,甚至死亡。脑囊虫病病理变化表现为血脑屏障破坏、脑实质肉芽肿形成、局部及外周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脑囊虫病的临床异质性与病理变化均与宿主抗猪囊尾蚴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就与脑囊虫病临床异质性、病理变化相关的抗囊尾蚴免疫、影响因素(囊尾蚴发育阶段、大小、数量、位置、基因组学;宿主年龄、性别、遗传背景)与免疫机制等做一综述。
陈小华谷俊朝
关键词:脑囊虫病临床异质性血脑屏障肉芽肿形成免疫反应
麻风菌抗原诱导IL-12产生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麻风菌不同抗原脂蛋白诱导单个核细胞(PBMC)IL-12p40分泌水平。方法:以麻风菌不同抗原刺激体外培养的少菌型(PB)、多菌型(MB)麻风患者及健康接触者PBMC,加入或不加外源性IFN-γ共培养,ELISA检测培养上清的IL-12p40分泌水平。结果:(1)麻风菌胞浆抗原(MLSA)和麻风菌33KDa脂蛋白可诱导健康接触者、PB患者PBMC分泌IL-12p40;(2)外源性IFN-γ可上调健康接触者和PB患者PBMC分泌IL-12p40水平。结论:麻风菌33KDa脂蛋白是PB患者IL-12p40的有效诱导剂,外源性IFN-γ可上调IL-12p40分泌,为麻风病免疫治疗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陈小华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病IL-12P40
RT-PCR检测16S rRNA基因片段对麻风菌活性的评价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麻风病患者皮损组织中麻风菌16S rRNA基因片段判断麻风菌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BI值和联合化疗(MDT)的疗期对27例麻风患者分组,以RT-PCR法检测皮损组织中麻风菌16S rRNA的特异性片段。结果:(1)无论BI高低,未经治疗的患者16S rRNA均为阳性。(2)MDT治疗、BI≥3~6者的11例患者中:有9例16SrRNA为阳性,MDT疗期小于和大于6个月的两组中均各有1例患者16S rRNA阴性。(3)MDT治疗、BI≤2的6例患者:有1例MDT小于6个月病人其16S rRNA阳性,其余5例患者16SrRNA均为阴性。结论:随MDT治疗的进行,麻风菌16S rRNA阳性患者比例减少;诊断时BI值越低的患者中,经治疗后皮损中麻风菌16S rRNA阴转的比例增大,提示麻风菌16S rRNA与患者皮损中麻风菌活性具有相关性。
温艳翁小满陈小华刘健汪顺泉蒋永祥范建英陈康林李桓英
关键词:麻风菌RT-PCRRRNA
麻风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及其多个患者家庭内传播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在特定地区和时期内采用多位点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分析(MLVA)对麻风菌基因分型,以评价麻风病传播链。方法从云南省丘北县2002—2006年收集的患者皮损中提取麻风菌DNA,采用AC9、6-7,GTA9,AT17,AC8a,AT15,AT18七个VNTR位点的MLVA基因分型,观察不同基因型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开展传播链的研究。结果(1)系统发育树分析揭示:依据GTA9等位基因型的变化,可分为GTA9位点为9,11-13,15-26,>26的A、B、C、D和E菌株。A菌株的GTA9等位基因型均为9,命名为A株。A株聚集分布在该县的北部,B株聚集分布在西北部,但C、D和E菌株基因型多变,散在分布。(2)该县北、西北部的5个高发家庭内的菌株为相同的A株。同一高发家庭内的患者,其菌株VNTR基因型一致或相似,但其他高发家庭之间的菌株基因型不相同。(3)在总菌株中,A菌株占有较高比例,且地理分布聚集,近期仍在传播。结论无论从家庭内或较小区域内收集菌株的分型结果显示,VNTR基因分型适合麻风菌分型和短传播链的研究。优势菌株或聚集株均为高发家系中发现的,因此推测高发家系可能作为乡村中的麻风菌的疫源和传染源。但需要较长时期证实A菌株是否为优势株。
刘健王峥温艳田秀君陈小华李桓英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病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传播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