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宗颜

作品数:30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盆地
  • 6篇教学
  • 6篇柴达木盆地
  • 5篇地理
  • 5篇课程
  • 4篇气候
  • 3篇色度
  • 3篇思政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古气候
  • 2篇地理课
  • 2篇地貌
  • 2篇地名
  • 2篇地名文化
  • 2篇支护
  • 2篇支护方案
  • 2篇输沙势
  • 2篇气温
  • 2篇末次间冰期
  • 2篇化学风化

机构

  • 29篇青海师范大学
  • 8篇教育部
  • 4篇青海省地质调...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青海省气候中...
  • 1篇青海省气候资...
  • 1篇国土资源
  • 1篇青海省统计局

作者

  • 29篇陈宗颜
  • 3篇汪青春
  • 3篇王永贵
  • 2篇曹生奎
  • 2篇任万英
  • 2篇陈克龙
  • 2篇李生梅
  • 2篇袁杰
  • 1篇李凡
  • 1篇樊启顺
  • 1篇张海峰
  • 1篇罗正霞
  • 1篇鄂崇毅
  • 1篇董治宝
  • 1篇黄勇
  • 1篇李峰
  • 1篇陈蓉
  • 1篇康琴
  • 1篇秦宁生
  • 1篇刘峰贵

传媒

  • 3篇青海科技
  • 3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地理教学
  • 2篇中学地理教学...
  • 2篇中国沙漠
  • 1篇青海环境
  • 1篇青海农林科技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盐湖研究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攀登(哲学社...
  • 1篇学园
  • 1篇高教学刊
  • 1篇高原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尺度”大概念下的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大气”为例
2023年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整体规划课时安排,科学制订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成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尺度”为大概念,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大气”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统筹设计,从重构单元学习体系、设计学习过程及制订评价体系出发,探讨了基于尺度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式。
王思涵李海林陈宗颜陈宗颜
关键词:单元教学
浅析末次间冰期以来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古气候环境演化被引量:3
2009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ZK2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古气候替代指标——色度,分析了察尔汗地区近130 kaB.P.以来气候的变化,揭示了该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以及古气候变化在色度指标上的表现。结果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察尔汗地区环境由温暖湿润-冷暖频繁波动-干热环境变化,色度L*,a*,b*具体表现为在不同水平的波动。其中b*较L*,a*能更敏感地反映古环境的变化,在温暖湿润的间冰期,b*值趋向于高值区间;而在寒冷干燥的冰期,b*值趋向于低值区间波动。这种整体波动的趋势与氧同位素的5个阶段基本吻合。
陈宗颜李义民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色度古气候变化
“地貌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课程思政是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一项重大部署,是高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回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有现实指导意义.“地貌学”是高校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生态文明观与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及综合思维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思政内容,且能和学生的思政教育高度契合.本文以“地貌学”为例,依托“地貌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两方面,探讨“地貌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以期为地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借鉴.
陈宗颜陈宗颜王思涵
关键词:地貌学教学改革
地理研学课程思政获得感的内涵、生成及提升
2024年
文章梳理了地理研学课程思政获得感的内涵,构建了“供需对接—有效参与—预期满足—认同内化—践行固化”的生成逻辑,总结了“优化教育主体课程思政供给、提升学习主体感知践行质量、形成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合力”的提升思路,对地理研学旅行及其课程思政教育的纵深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探索。
王睿陈宗颜
末次间冰期以来察尔汗地区沉积环境特征及其古气候研究
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向来是地学研究的热点。因为该时段的气候变化直接与近现代气候变化相联系,或者说近现代气候变化是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缩影和延续。具有“聚宝盆”美称的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其第四纪地层沉积...
陈宗颜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沉积环境古气候
文献传递
西宁市排水公司高层商住楼基坑边坡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
2009年
青海省西宁市排水公司高层商住楼南侧边坡稳定性差,开挖深度大,基坑周边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体工程基础边线与设计坡脚距离小,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很大,破坏后果很严重。为保证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坡的稳定、周边建筑物不受影响和施工安全,本文在充分考虑成本、施工周期等前提下,经多支护方案对比后,选择了锚杆(索)喷射混凝土加排桩(钢管桩)式挡墙支护方案对基坑南侧边坡进行了支护。实践证明该边坡支护方案选择和支护结构设计是合理的,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供同类工程和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王永贵李义民李华马兴华陈宗颜严维德许伟林
关键词:高陡边坡支护方案
青海省东北部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诊断分析
2005年
文章利用青海省东北部地区的 9个站 4 3年的气温资料 ,采取时间序列分析中最大熵谱分析方法 ,分析了该区气候的冷暖特征 ,揭示了 4 3年来的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①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年与四季的区域平均温度序列 ,在 4 3年来具有各自不同的冷暖阶段、变化周期及极端冷暖年份 ;②该区年与四季平均温度序列 ,具有明显的增温趋势 ,其中冬季增温率最大 ,年与夏季增温率较小 ,10a增温趋势各不相同 ,年平均增温率为 0 2 93℃ 10a ,进入上世纪 90年代以后更加明显 ,高达 0 5 19℃ 10a ,这与北半球及全球的大气候背景相一致。③就本区气候变化而言 ,80年代以前 ,升温速率慢而降温速率快 ;80年代以后 ,升温速率快而降温速率慢 ,这种变化特征在冬季和夏季尤为明显。
陈宗颜秦宁生汪青春
关键词:增温夏季气候变化特征气温资料最大熵谱分析
青海河湟谷地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2023年
地名是群体共有的精神记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脉的延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类统计法、核密度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河湟谷地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河湟谷地地名可以分为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和其他类3个大类;(2)河湟谷地地名呈现以西宁市为中心,沿湟水、黄河和大通河等水系向周围辐散降低的方向性趋势;(3)自然景观类地名充分体现了河湟谷地先民们依山傍水、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折射出粗犷、朴直的自然环境;(4)人文景观类地名反映了河湟谷地多民族融合发展及地处边地要塞的特征。本文可为河湟谷地的多民族融合发展、历史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承等研究提供地名文化依据。
胡晓陈宗颜
关键词:地名文化景观
察尔汗地区130ka B.P.以来湖相沉积物颜色记录的气候变化探讨被引量:12
2011年
通过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湖相沉积物的L*、a*和b*值与有关地球化学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对湖相沉积物颜色指标在古气候研究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据此分析了130 ka B.P.以来该区的古气候演变过程。结果表明,L*值与沉积物碳酸盐含量正相关,L*值高时,气候冷干,碳酸盐含量较高;反之,气温上升,湿度增加。b*值和a*值与沉积物中Fe、Mg含量相关,高a*值反映气温较高,b*值可用于反映湖水深度变化和有效湿度的变化,b*值高,湖水浅,氧化作用增强。察尔汗地区色度曲线反映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其他的气候指标曲线相吻合。
陈宗颜陈克龙罗正霞
关键词:湖相沉积物气候变化
关于“地理课堂生成”的理性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新课改要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关注学生的发展,还要关注教学效益。课堂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发展、展现教师智慧的场所。新基础教育”
陈宗颜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效益师生交流基础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