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发景

作品数:87 被引量:2,437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高采收率导向技术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天文地球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主题

  • 52篇盆地
  • 29篇油气
  • 10篇松辽盆地
  • 10篇勘探
  • 9篇含油
  • 8篇塔里木盆地
  • 8篇含油气
  • 7篇地质
  • 7篇油气盆地
  • 7篇含油气盆地
  • 7篇成藏
  • 6篇断层
  • 6篇油气藏
  • 6篇油田
  • 6篇气藏
  • 5篇新生代
  • 5篇油层
  • 5篇油气成藏
  • 5篇油气勘探
  • 4篇油气运移

机构

  • 6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东北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地质矿产部
  • 2篇江汉石油学院
  • 2篇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大港石油管理...
  • 2篇青海油田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作者

  • 87篇陈发景
  • 12篇汪新文
  • 10篇陈昭年
  • 6篇庞雄奇
  • 6篇陈章明
  • 6篇付兆辉
  • 5篇张光亚
  • 4篇高先志
  • 4篇漆家福
  • 4篇曹守连
  • 3篇刘翠荣
  • 3篇黄海平
  • 2篇包建平
  • 2篇贾庆素
  • 2篇马达德
  • 2篇尹微
  • 2篇张亚敏
  • 2篇杨玉峰
  • 2篇冉启贵
  • 2篇刘德来

传媒

  • 17篇现代地质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地学前缘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大庆石油学院...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8
  • 4篇1997
  • 8篇1996
  • 5篇1995
  • 10篇1994
  • 1篇1993
  • 6篇1992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丹Fula油田油藏地质特征被引量:11
2004年
苏丹穆格莱德盆地Fula油田主要为较浅的白垩系Aradeiba组、Bentiu组的普通稠油油藏和AbuGabra组的稀油及天然气藏。主体区块FulaNorth断块Bentiu组油藏为一垒块上的断背斜块状油藏 ,具有倾斜的油水界面。Aradeiba组为浅湖沉积的层状薄砂岩的高孔、高渗储层 ,Bentiu组为辫状河沉积的厚层块状砂岩的高孔、高渗储层 ,Aradeiba组和Bentiu组油藏埋藏浅 ,砂岩胶结疏松、物性好、易出砂、地层压力低 ,原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酸值高和油稠等特点。AbuGabra组的层状油气藏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厚度薄、中孔、中渗、物性差 ,具有断块小、储层相变快、油气高度低等特点。AbuGabra组油藏的形成主要受侧向封堵条件、储层的储集性等地质条件控制 ;有效的生、储、盖组合、泥岩的侧向封堵是Darfur群、Ben
聂昌谋陈发景白洋汪望泉马鹏善
关键词:FULA油田地质特征稠油
我国东部盐构造特征和形成机制
陈发景陈全茂孙家振
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参阅了国外较多的文献,从古气候环境、区域构造背景、盐成矿条件等方面,对我国东部白垩-第三系含盐盆地的盐构造形成机制作的论述。运用大量资料,阐明各地的盐层,盐上层和盐下层的岩学性质以及影响其力学性质的各种...
关键词:
关键词:盐构造构造圈闭
松辽盆地晚侏罗世火山岩分布与油气被引量:9
2001年
通过对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岩石化学组成的分析,研究了松辽盆地晚侏罗世火山岩的构造环境,结合大地构造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火石岭期火山岩盆地为大陆岛弧火山岩台地上的以火山为边界的弧内盆地。这些火山岩在横剖面上基本上由中央相、火山裙相及远端相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松辽盆地火山岩的相模式,并进行了含油性评价。
陈文涛张晓东陈发景
关键词:火山岩生油岩松辽盆地
油气源岩综合定量评价指数及其应用
1994年
用生烃量评价源岩没有考虑排烃地质条件,用排烃量评价源岩得不出具有普遍对比意义的结论。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生、排烃量结果便不同。笔者基于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建立了烃源岩新概念,提出用相对排烃量指数(SRI)定量评价烃源岩的方法。SRI指标较之于其它指标,更能反映源岩的排烃特性和排量大小。SRI小于0、等于0、大于0分别与非源岩、临界源岩和源岩相对应,数值大小反映源岩品质的好坏。源岩排甲烷气、重烃气和液态烃的相对大小分别用SRIgl、SRIgn和SRIo三指数表示,其数值及相对大小既反映源岩排油、气特性,又指明研究区油、气勘探前景。应用该方法,定量评价了海拉尔盆地源岩的生、排烃量,得出SRIgl>SRIgn>SRIo的结论,说明在该盆地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
庞雄奇陈章明陈发景
关键词:生油层气源岩排烃量海拉尔盆地
全文增补中
松辽盆地坳陷期T_2断层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32
1996年
松辽盆地坳陷早期地层(登娄库-泉头组)中发育大量张性正断层,而尤以T2断层最发育。对T2断层剖面和平面特征及岩石变形机制的分析表明,T2断层是松辽盆地坳陷早期伸展作用的产物。首先是下部已有断层向上发展,同时在其两侧可能产生同向或反向伸展调节断层,到T2面沉积结束之后,伸展作用逐渐消失,断层发育亦趋于停止。
刘德来陈发景温详泉
关键词:松辽盆地
穆格莱德盆地形成特点与勘探潜力被引量:26
2002年
穆格莱德盆地形成演化可分为 3期 :(1)早白垩世早期 ,随着非洲南美泛大陆裂开 ,在穆格莱德产生了第一期伸展断陷盆地 ;(2 )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 ,随着原始大西洋的产生 ,形成了第二期伸展断陷盆地 ;(3)新生代 ,随着区域沉降 ,该断陷盆地演化为伸展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末 ,在穆格莱德盆地南部有明显的挤压运动 ,形成构造反转 ;在盆地西北侧 ,沿中非大断裂带有走滑运动 ,使得图卢斯、巴加拉凹陷受到强烈的改造。穆格莱德盆地主要构造样式有半地堑、半地垒 (或地垒 )、伸展断块、滚动背斜、反转形成的挤压背斜和走滑活动形成的负花状构造等。滚动背斜、挤压背斜、地垒等构造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早白垩世早期充填了半深湖深湖相的泥岩 ,控制了烃源岩的分布。由于沉降中心不断向南转移 ,在南区沉积了上白垩统优质的厚层泥岩 ,形成了大油田的区域盖层。上述地质条件决定了穆格莱德盆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张亚敏陈发景
关键词:勘探潜力断陷盆地花状构造油气勘探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被引量:77
1997年
讨论了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和成因。根据利用地震反射剖面对盆地构造几何学的研究,圈定了不同尺度的横向变换带,确定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横向变换带是为了保持区域伸展应变调节构造变形的一种调节体系。这种伸展应变守恒是靠三维空间上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变化实现的。横向变换带的构造样式为横向地垒状凸起和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并具伸展性质的正断层。横向凸起与非叠复的和叠复的分段断层系伴生及发育在断层位移最小处等事实表明,横向凸起或横向鼻状背斜是由于分段断层系位移沿走向变化形成的。
周建生杨池银陈发景陈昭年
关键词:石油地质断层
塔北库车坳陷的变形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被引量:27
1994年
库车坳陷是在南天山海西褶皱带的形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发育四个褶皱和逆冲断层带;在浅部的逆冲-褶皱构造之下常发育“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构造变形由山前向陆腹扩展。坳陷具良好的油气生、运、储条件,从油气保存观点考虑。
汪新文陈发景李光陶国强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
渤海湾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伸展模式及其动力学过程被引量:176
1995年
渤海宵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陷盆地。综合分析盆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及盆地构造特征,大陆岩石圈的伸展变形机制可理解为上部以简单剪切伸展变形为主、下部以纯剪切伸展变形为主的“双层或多层分层伸展模式”。盆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中的“事件”序列表明,地幔热作用是控制盆地区裂陷伸展的动力学过程的主要因素,而板块边界作用力传递到盆地区的区域应用场则是深断裂发生走滑活动的动力源。
漆家福张一伟陆克政杨桥陈发景
关键词:动力学裂陷盆地新生代
黄骅坳陷中北区和歧口凹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古应力分析被引量:33
1997年
主要分析了黄骅坳陷中北区和歧口凹陷断裂构造特征。根据三维地震资料编制的T4和T0断裂纲要图表明,研究区断裂为伸展正断层,以NE向、NNE向和EW向断裂为主。在不同时期,歧口凹陷断层走向发生明显变化,由沙一下段NE向变为上第三系的近EW向。在不同地段,伸展断裂具有不同的优势方向。横向变换带上发育的断裂也为伸展断裂,具有与主断层垂直相交的方向。通过对断裂古应力分析,黄骅盆地是伸展型盆地,推测其伸展作用为三维放射状,横向变换带也具有三维伸展特征,不存在横向挤压和走滑剪切作用。
陈昭年陈发景周建生石彦民
关键词:古应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