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世强

作品数:7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大型水库
  • 1篇地理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动态面板
  • 1篇动态面板模型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农区
  • 1篇中国乡村
  • 1篇人口空间
  • 1篇人口空间分布
  • 1篇人员就业
  • 1篇水库
  • 1篇水库库区
  • 1篇农民
  • 1篇农民收入
  • 1篇农区
  • 1篇文化创意

机构

  • 7篇河南大学
  • 1篇山东工艺美术...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嵩县林业局

作者

  • 7篇陈世强
  • 1篇时慧娜
  • 1篇李学鑫
  • 1篇张航
  • 1篇廖顺宝
  • 1篇李谢辉
  • 1篇陈世强
  • 1篇李亚婷
  • 1篇刘勇
  • 1篇刘勇
  • 1篇赵新正
  • 1篇杨旭

传媒

  • 2篇经济地理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民权“画虎村”为例被引量:24
2010年
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城市区位倾向的反思,认为城市尽管提供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如集中的市场、众多的大学、科研机构与支持行业等,但并非是其形成演化的唯一区位选择,农区同样也可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对河南省民权县"画虎村"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分析,发现由血缘、亲缘与地缘关系构成的非贸易性联系、文化传统、偶然历史事件,在我国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初期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政府的适时介入则是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后继发展的"催化剂"。
李学鑫陈世强薛诺稳
关键词: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影响因素
中国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演化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以省域为研究单元,结合东中西地区,利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集中化指数指标及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1993年以来,中国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和演化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指出:乡村从业人员在各行业的集中程度不同,工业和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从业人员集中度较高的省份多位于东部,农林牧渔业则多位于中西部;乡村工业从业人员在省域尺度的分布最不均衡且呈扩大态势,农林牧渔业则最均衡;东中西地区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具有路径依赖性;乡村工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一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变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近年来也表现出较强态势。
陈世强时慧娜
关键词:就业结构农民收入
黄河流域雾霾污染空间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被引量:27
2020年
基于1998-2016年黄河流域地级市雾霾污染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在考虑雾霾污染时空滞后效应条件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方法,分析了影响黄河流域雾霾污染的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雾霾污染呈现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高值集聚特征,高排放俱乐部稳定地分布于黄河下游城市;黄河全流域PM2.5浓度与经济增长呈现正"U"型关系,低效率的能源使用、低水平的人口集聚、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导致黄河流域雾霾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黄河流域雾霾污染背后的社会经济影响机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低效率的能源利用以及偏向于生产技术提升的研发投入导致了黄河上游流域雾霾的加重,而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则主导了黄河中游流域雾霾污染的加剧,在黄河下游城市仅有能源消费对雾霾污染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基于此,文章认为建立区域协同联防治霾机制、实施差异化分区治理策略、实现全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雾霾治理的重要策略。
陈世强陈世强张航刘勇
关键词:动态面板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黄河流域
中国特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次中心识别研究——以杭州、武汉、西安和沈阳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的前沿热点内容,但是如何识别次级中心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选取我国特大城市中杭州、武汉、西安和沈阳分别作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特大城市的代表,运用G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时空演化特征,测度了我国特大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分布特征,并提出了次中心识别标准,为探索特大城市人口的空间重组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显示:(1)我国特大城市人口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和"圈层分化"特征;中心城区人口郊区化现象普遍存在,郊区内部人口密度差异逐步拉大.(2)人口密度在遵循圈层递减规律,其空间拓展呈现出"近郊摊大饼+远郊点状突破"和"轴向连绵扩张"两大趋势.(3)特大城市人口空间集聚总体趋势在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及相邻的部分近郊区街道共同构成了人口高密度集聚中心,远郊区则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密度人口洼地,且两类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4)特大城市人口次中心逐步增多,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多中心化且逐步增强的趋势.研究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识别以及城市人口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陈世强李梦雪赵新正杜娟刘子琪
关键词:空间结构郊区化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区域理论发展前沿和河南区域发展战略创新学术研讨会
2007年
2006年6月10日上午,区域理论发展前沿和河南区域发展战略创新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开封河南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副处长何健、河南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陈垠亭、中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陈栋生教授、河南大学原校长、著名经济地理学家李润田先生、河南财经学院资深教授杨承训先生,校领导赵国祥、宋纯鹏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科学院等二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4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为期两天。
陈世强
关键词:黄河文明教育部社政司
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10
2010年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和基本教学目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21世纪GIS课程的安排、精选教程、理论和实验课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课时安排、GIS教学改革、考核办法进行探讨。在教学改革中,建议采用开放式和复合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提倡将互动式教学、团队教学、双语(中英文)教学模式纳入到教学的多样性改革中。
李谢辉陈世强李亚婷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基于时空观测样本的水库库区小气候效应分析——以福建省大型水库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以福建省12个大型水库的14个小气候同步观测时空样本中4种常用气象指标为例,分析水库大坝建设产生的小气候效应,得到以下结论:水库产生的小气候效应的确存在,但总体幅度较小.在夏季的白天,库区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将近0.10℃,气压比周边地区高258 Pa,相对湿度比周边地区低2.28%,风速比周边地区低0.06 m·s-1.水库对小气候指标的影响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明显.在夏季白天温度最高时(下午2点到3点左右),库区气温、气压低于周边地区气温和气压,库区相对湿度和风速与周边地区相对湿度和风速基本接近;而在早上和傍晚,库区气温、气压都高于周边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库区相对湿度低于周边地区的相对湿度;对于风速而言,在白天达到最高温度之前,库区风速低于周边地区风速,到达最高温度之后,库区风速开始高于周边地区风速.
廖顺宝杨旭陈世强
关键词:水库小气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