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茵

作品数:384 被引量:2,886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4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2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2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4篇肿瘤
  • 85篇细胞
  • 69篇中药
  • 46篇血管
  • 39篇药理
  • 39篇肿瘤转移
  • 39篇抗肿瘤
  • 33篇纤维化
  • 32篇肝纤维化
  • 31篇血管生成
  • 26篇药理学
  • 23篇免疫
  • 22篇丹参
  • 22篇信号
  • 22篇星状细胞
  • 22篇中医
  • 22篇分子
  • 21篇小鼠
  • 17篇药物
  • 15篇肿瘤血管

机构

  • 378篇南京中医药大...
  • 28篇江苏省中医院
  • 8篇江苏省方剂研...
  • 7篇南京大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扬州大学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4篇江苏省海洋药...
  • 3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第...

作者

  • 383篇陆茵
  • 176篇王爱云
  • 140篇陈文星
  • 103篇郑仕中
  • 42篇张峰
  • 37篇韦忠红
  • 35篇孙志广
  • 24篇陶丽
  • 21篇赵杨
  • 20篇刘兆国
  • 19篇余苏云
  • 14篇祝娉婷
  • 14篇李璘
  • 14篇张雪娇
  • 14篇段金廒
  • 14篇严令耕
  • 13篇张伟伟
  • 12篇曹玉珠
  • 12篇吴丽
  • 12篇雷娜

传媒

  • 75篇中国药理学通...
  • 2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1篇中草药
  • 16篇肿瘤
  • 16篇中国药理学与...
  • 14篇中药药理与临...
  • 13篇世界科学技术...
  • 10篇中药新药与临...
  • 10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第九次全国中...
  • 6篇全国中药药理...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实用肿瘤学杂...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海洋药物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7篇2023
  • 9篇2022
  • 22篇2021
  • 10篇2020
  • 12篇2019
  • 12篇2018
  • 16篇2017
  • 15篇2016
  • 19篇2015
  • 20篇2014
  • 15篇2013
  • 47篇2012
  • 31篇2011
  • 23篇2010
  • 17篇2009
  • 17篇2008
  • 14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11篇2004
3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传统二维细胞培养具有易操作、费用低、可大量应用的优点,在细胞培养领域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细胞呈平面生长,无法构建出一个立体的微环境,且缺乏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因而与体内细胞状态存在差距;而三维细胞培养可以在细胞基因表达、基质分泌及细胞功能活动等方面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状态。该文着重论述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构建肿瘤微环境、观察肿瘤生物学行为、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肿瘤耐药性等,为肿瘤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王颖钰陆茵张伟伟孙志广郑仕中陈磊
关键词:肿瘤模型细胞外基质微环境生物学行为耐药性血管生成
胃癌基因表达谱及原花青素癌化学预防机理的研究
全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胃癌启动阶段及演进阶段大鼠的基因表达谱的研究.目的:研究正常大鼠与癌变启动阶段及演进阶段基因表达谱,大规模、高通量分析癌变启动阶段及肿瘤演进阶段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论:胃癌启动阶段及演进阶...
陆茵
关键词:胃癌原花青素葡萄籽原花青素拓扑异构酶
海参粘多糖对肿瘤细胞介导的凝血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究海参粘多糖(hGAG)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介导的凝血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为模型,观察经不同浓度的hGAG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对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采用S-2222发光底物检测凝血因子Xa(FXa)的生成;以Fluo-4/AM为荧光探针,在荧光酶标仪下检测细胞Ca2+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组织因子(TF),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分别对TF的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观察hGAG对AKT、MAPK、NF-κB等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hGAG 0.01~1μmol.L-1可以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延长肿瘤细胞诱导的血浆复钙时间,并降低FXa的生成,对Ca2+无明显影响,而能够下调TF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p38的磷酸化而对其它信号通路无明显影响。结论 hGAG通过下调TF的表达及p38的磷酸化而抑制MDA-MB-231细胞诱导的凝血过程。
赵杨王生陶丽王爱云陈文星郑仕中陆茵
关键词:凝血过程MDA-MB-231信号通路P38
王氏保赤丸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考察王氏保赤丸(大黄、黄连、川贝、制南星等)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和家兔高脂血症模型,分别在造模前后用王氏保赤丸干预,检测动物血脂变化和对血流变的影响。结果:在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中,王氏保赤丸78、234、702mg/kg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家兔高脂血症模型中,王氏保赤丸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LDL/HDL(高密度脂蛋白)比值,还能有效降低家兔高脂模型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降低全血黏度。结论:王氏保赤丸对治疗模型动物高脂血症具有明确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能改善血流变。
王爱云陆茵王兆龙张志芬吕兴祥陈文星
关键词:王氏保赤丸高脂血症小鼠家兔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异常表达对肿瘤发生和侵袭转移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以往人们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RAGE)的研究重点放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RAGE在人肝癌、胃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均高表达,而在横纹肌肉瘤和肺癌组织中低表达。RAGE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等恶性化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对不同肿瘤组织中RAGE的异常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综述。
岳志强王颖钰刘玉萍郑仕中陆茵
关键词:肿瘤基因表达肿瘤转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中药起效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6
2018年
中药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低,亲和力弱,如何起效一直是中医药研究者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多成分多靶点"和"显效理论"等一系列假说的提出使中药研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但中药使用中的很多现象用现有理论仍不能得到较好的解释,如微量成分如何发挥药效?低血药浓度成分的起效机制是什么?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从药物杂泛性角度探讨中药作用多样性的内在分子机制,从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解释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从对肠道菌群的稳态调节角度阐释低血药浓度成分的作用机制。此外,生物靶标之间协同致死关系的重要性也为中药起效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模式。其作用特点提示,生物靶标间的遗传协同可能是中药药效倍增的核心,该作用模式或许能为中药起效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解读和思考,从而创新中药药效学研究方法。
余苏云陆茵
关键词:中药多样性血药浓度肠道菌群
姜黄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8年
姜黄(Curcuma longa)是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主产于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姜黄不仅在印度作为香料用于食品咖喱中,而且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性味辛、苦、温,可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姜黄主要成分姜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而对于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肿瘤的化学预防方面。
张丽娟陆茵
关键词:姜黄素抗肿瘤
金荞麦提取物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肥大细胞,PAR-2,SP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金荞麦提取物(Fag)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的作用以及对肥大细胞(MC),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新生雄性乳大鼠采用新生期母婴分离、乙酸灌肠、鸡卵清白蛋白腹腔注射的复合造模方法制备IBS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Fag低、中、高剂量组(0.14,0.42,1.26g·kg^-1),酮替芬组(0.18mg·kg^-1),每组10只,连续灌胃14d。采用腹壁撤退反应(AWR)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大鼠结肠MC数量、脱颗粒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AR-2蛋白表达,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sP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0,40,60mmHg(1mmHg:0.133kPa)压力下AWR评分明显升高,结肠MC数量,脱颗粒程度,PAR.2,SP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Fag中剂量组(20,40,60mmHg压力下),Fag高剂量组(20,40mmHg压力下)的AWR评分,远端结肠MC数量,脱颗粒程度,PAR-2,sP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酮替芬组比较,Fag高剂量组AWR评分(40mmHg压力下),SP水平降低(P〈0.05)。结论:Fag能降低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其机制与抑制MC数量及活化脱颗粒程度,下调PAR.2受体,降低SP有关,并且镇痛作用优于酮替芬。
严晶刘丽娜刘丽娜陆茵尚文斌葛飞鲁俊葛飞于希忠张颢于希忠孙志广
关键词:金荞麦提取物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2
以瘦素为靶点中药单体成分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策略及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瘦素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瘦素能够通过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血管生成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相关细胞因子和JAK/STAT3、MAPK/ERK1/2、PI3K/AKT等信号通路激活肝星状细胞。中药单体成分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和阻断信号通路来防治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已越来越深入。通过对与瘦素相关的肝星状细胞激活通路和细胞因子进行概括总结,并对中药单体成分通过瘦素靶点抗肝纤维化作用进行展望。
倪春艳郑仕中陆茵张雪娇马进王爱云
关键词:瘦素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丹酚酸B白藜芦醇川芎嗪
复方螺旋藻胶囊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1997年
通过实验观察了复方螺旋藻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表明:复方螺旋藻胶囊能较强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
周建英卞慧敏俞晶华陆跃鸣陆茵许慧琪薛普凤
关键词:活血化瘀血液流变性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