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龙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苦参碱衍生物WM-108抑制肝癌细胞系Hep3B增殖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广泛在我国流行的一种疾病,由此引起肝脏慢性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其中,最严重也是特别引起人们重视的是肝细胞癌。随着根治性切除手术、肝移植及局部射频...
- 阎龙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侵袭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
- 肿瘤研究的金钥匙:肿瘤干细胞被引量:2
- 2005年
- “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组织不是均一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肿瘤干细胞具有诱发并维持肿瘤恶性表达的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肿瘤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找到了良方妙药,即选择性杀伤肿瘤干细胞从而治愈肿瘤。找到肿瘤干细胞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我们真正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机制,根治肿瘤并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概述对人淋巴细胞白血病、乳腺肿瘤、脑部肿瘤及其他肿瘤的肿瘤干细胞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曹曙何志颖阎龙胡以平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乳腺肿瘤脑肿瘤肝肿瘤
- 基因剔除小鼠研究的新进展
- 2005年
- 基因剔除小鼠是活体内研究基因及蛋白质功能的理想动物模型。传统的基因剔除技术存在表型分析复杂、周期长、操作繁杂等缺点,如何更科学、更方便地建立基因剔除小鼠模型成为目前使该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关键。本文从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遗传背景、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基因剔除小鼠及基因剔除技术上的革新几方面介绍了目前基因剔除小鼠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
- 阎龙何志颖曹曙胡以平
- 关键词:基因剔除胚胎干细胞小鼠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肝内胆汁瘤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所导致的肝内胆汁瘤的诊治及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ERCP所导致的肝内胆汁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并且结合既往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肝内胆汁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反复发热等,胆道感染很难控制,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超声和CT扫描提示肝脏有囊状或柱状占位性病变,囊肿穿刺可抽出胆汁样的液体明确诊断。1例行PTCD管引流加胆汁瘤穿刺引流术,1例行胆汁瘤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ERCP所导致的肝内胆汁瘤多发生于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行超声和CT可以明确,穿刺抽出胆汁样的液体可以确诊。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先行胆汁瘤穿刺引流术,如仍然无法好转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切除,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治疗。
- 谢峰戴炳华申荣喜阎龙郑涛杨甲梅
- 关键词:预后
- 苦参碱衍生物WM-108抑制肝细胞系Hep3B增殖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广泛在我国流行的一种疾病,由此引起肝脏慢性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其中,最严重也是特别引起人们重视的是肝细胞癌。随着根治性切除手术、肝移植及局部射...
- 阎龙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基质金属蛋白酶
- 文献传递
- 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影响肝细胞癌(HCC)患者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评价血清前白蛋白(PA)在预测SHCC患者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明为HCC,且肿瘤单发、肿瘤直径≤5cm、无血管癌栓的143例患者资料,并进行随访。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分析相关因素及实验室指标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因素对肿瘤复发的影响。结果:与无并发症组比较,术后出现并发症组患者PA下降率较高(P<0.05),其他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43例患者总体复发率为44.7%,1、2和3年累积复发率为29%、39%和49%,总体中位无瘤生存期(DFS)43个月。HBV-DNA<103IU·mL-1和HBV-DNA≥103IU·mL-1患者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7%、67%和67%、52%、47%;PA下降<43%和PA下降≥43%的患者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81%、64%和66%、55%、47%。结论:HBV-DNA水平和肝切除术后PA下降率是HC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在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HCC患者复发时间差异明显。
- 于里涵谢峰郑涛付军阎龙杨甲梅
- 关键词:肝肿瘤前白蛋白
- 肿瘤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2011年
- 常见疾病如肿瘤、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每个基因的单独作用较弱,且往往存在多基因交互和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这些疾病被称作复杂疾病,其遗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药物、发展新疗法和开展预防。
- 谢峰戴炳华阎龙申荣喜杨甲梅
-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易感位点全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