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玮

作品数:25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底泥
  • 3篇太湖
  • 3篇太湖底泥
  • 3篇微生物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活性
  • 3篇黄瓜
  • 3篇黄酮
  • 3篇活性
  • 3篇促生
  • 2篇蛋白
  • 2篇多样性
  • 2篇异黄酮
  • 2篇提取物
  • 2篇清除自由基
  • 2篇周期
  • 2篇周期蛋白
  • 2篇自由基
  • 2篇微乳剂
  • 2篇细胞

机构

  • 25篇苏州科技学院
  • 5篇苏州农业职业...
  • 3篇苏州市种子管...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5篇钱玮
  • 11篇胡翠英
  • 11篇王桃云
  • 9篇邱业先
  • 5篇顾华杰
  • 4篇陈宏伟
  • 3篇郭伟强
  • 3篇钱兰华
  • 3篇沈雪林
  • 3篇朱艳霞
  • 3篇李良智
  • 2篇饶力群
  • 2篇张齐
  • 2篇扶教龙
  • 2篇何卓阳
  • 2篇王莹
  • 1篇秦粉菊
  • 1篇李庆魁
  • 1篇陈鹏
  • 1篇陈新

传媒

  • 7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大豆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广东化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科技信息
  • 1篇大豆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荚壳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解大豆荚壳中的营养成分,以大豆荚壳为原料,对大豆荚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豆荚壳中含有总黄酮、蛋白质、还原糖、总糖、粗纤维、粗脂肪和灰分等多种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8.49%、4.39%、2.23%、5.05%、7.32%、32.22%、5.28%。大豆荚壳所含的17种氨基酸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01%。针对大豆荚壳的营养特点,可以进行不同产品的开发。
王莹王桃云钱玮赵卉
关键词:营养成分分析评价
苏州不同果园土壤原核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被引量:1
2018年
以苏州果园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苏州果园土壤中原核微生物主要分布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42.6%)、酸杆菌门(22.0%)、拟杆菌门(22.0%)等9个门;橘树、茶树土壤微生物与枇杷树和青菜地微生物有较大差异;典范对应分析表明,速效氮含量和p H值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结果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积累了有价值的资料。
钱玮陈宏伟胡翠英邱业先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典范对应分析
园林废弃物降解菌剂的模型构建及效果探究
2024年
探究了混料设计方法应用于复合菌剂构建以及组分优化的可行性,以解决当前园林废弃物(GW)堆肥周期长,木质纤维素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分离培养与拮抗实验,确定了源自GW堆肥样品中的降解菌株及其互作关系。然后,通过混料设计将无拮抗效应的菌株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复合,并测定相关酶活(漆酶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滤纸酶FPAase),从而建立回归模型。构建的复合菌剂由特基拉芽胞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稻壳芽孢杆菌(Bacillus oryzaecorticis)组成,三者间的最佳比例分别为28.95%、39.63%、31.42%。同时在GW降解实验中,其最大酶活Lac:47.25 U/L、Lip:66.67 U/L、Mnp:99.65 U/L、CMCase:90.66 U/mL、FPAase:48.44 U/mL,第18天木质素与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可达9.73%和13.48%。基于混料设计而构建的复合菌剂,短期产酶能力与生物降解能力突出,对于GW的堆肥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陈新高宇李艺涵陈宏伟胡翠英钱玮
关键词:生物降解复合菌剂
碧螺春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碧螺春茶提取物(Extract from Biluochun tea,EBT)体外抗氧化性作用。通过回流萃取法和冷冻干燥法,得到EBT。以Vc和槲皮素为阳性对照,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BT对几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要比Vc和槲皮素强;对抑制油脂过氧化作用也要强于Vc。对烷基自由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弱于Vc和槲皮素。EBT的添加量在试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EBT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王桃云沈雪林钱玮顾华杰胡翠英朱安超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
茅苍术醇提取物在子宫颈癌SKOV-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茅苍术醇提取物在子宫颈癌SKOV-3细胞的抗瘤效果。方法:90%乙醇超声提取茅苍术1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茅苍术醇提取物对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茅苍术刺激SKOV-3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荧光定量RT-PCR检测茅苍术刺激前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茅苍术醇提取物在5~100μg/ml之间能有效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且抑制效果与茅苍术醇提取物浓度呈现依赖性,茅苍术刺激48h后,抑制效果最佳,IC50约为70.42μg/ml;PI单染显示茅苍术刺激后,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cyclin D1 mRNA表达因茅苍术刺激出现下调。结论:茅苍术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cyclin D1的表达,进而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最终实现其抗肿瘤作用效果。
何卓阳张齐王桃云钱玮郭伟强
关键词:茅苍术抗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
大豆荚壳异黄酮制备与体外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研究大豆荚壳异黄酮(Isoflavones from soybean hull,ISH)制备与体外抗氧化性作用。通过超声回流法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纯化的ISH。以VC、BHT、芦丁和槲皮素为阳性对照,测定了ISH的还原力;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的能力。结果表明:ISH的还原力高于BHT和VC,ISH对这几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ISH的添加量在试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当试验量大于5μg.mL-1时,ISH的抗氧化性能均优于VC、BHT、芦丁和槲皮素。
王桃云王莹钱玮陈鹏
关键词:异黄酮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
太湖底泥中厌氧氨氧化菌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太湖底泥为研究对象,根据宏基因组学原理,采用PCR、克隆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底泥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底泥中有厌氧氨氧化菌存在,试验得到2个未见报道的厌氧氨氧化菌序列片段,登录号分别为JQ927330、JQ927331,与已报告的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3%,是2种新型的厌氧氨氧化菌。
钱玮朱艳霞邱业先
关键词:太湖底泥厌氧氨氧化菌多样性
三种霉菌产纤维素酶能力分析与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5
2014年
对实验室现有3种真菌产纤维素酶能力的分析及培养条件优化。比较了3种菌在刚果红培养基上的透明圈大小、并分析产纤维素酶酶活;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毛酶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通过试验得出3种真菌均能产纤维素酶,毛霉能产较多的纤维素酶。毛霉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为:pH 5.0,转速220 r/min,发酵时间47 h,发酵温度35℃,纤维素酶活为6.99U/mL。毛霉、青霉、曲霉均产纤维素酶,毛霉能降解玉米芯纤维素。
胡翠英李良智赵建钱玮顾华杰
关键词:霉菌纤维素酶
基于QUAL2K模型的尾水生态净化方案设计被引量:4
2018年
生态修复法常用于尾水生态河道的修复,不同的净化单元需要合理搭配才能获得最优的处理效果.本研究应用QUAL2K水质模型建立了针对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河道的数值模型,进而筛选出最优的生态净化单元,并确定了单元所需的停留时间和布置密度.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布置密度、停留时间与水质达标等级的定量关系,可为今后进行设计方案优选和工程升级改造提供参考和支撑.
朱文婷朱文婷钱新钱玮李庆魁
关键词:生态修复
高甲硫氨酸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转化大豆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克隆高甲硫氨酸蛋白基因并导入大豆以提高大豆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含量,本研究首次报道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芦苇中克隆高甲硫氨酸蛋白基因,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高甲硫氨酸蛋白基因导入大豆。基因克隆及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420 bp,编码13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21个Met,Met含量达到15.11%。GUS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定量PCR和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已整合进大豆基因组中。8株转基因大豆叶片甲硫氨酸含量测定表明:各转基因植株甲硫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最高幅度达51.11%。本研究可为高必需氨基酸贮藏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和转化及大豆品质改良及其功能研究提供借鉴。
陈宏伟钱玮饶力群邱业先
关键词:农杆菌转基因大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