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晓菁

作品数:31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广州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视网膜
  • 14篇网膜
  • 12篇脉络膜
  • 12篇光凝
  • 11篇病变
  • 10篇激光
  • 9篇视网膜病
  • 9篇视网膜病变
  • 8篇疗法
  • 8篇光动力
  • 7篇血管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疗效
  • 5篇动力疗法
  • 5篇新生血管
  • 5篇疗法治疗

机构

  • 24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钟晓菁
  • 22篇金陈进
  • 11篇田臻
  • 7篇葛坚
  • 6篇黄创新
  • 6篇张欣
  • 5篇陈慧怡
  • 4篇于强
  • 4篇赖坤贝
  • 4篇吕林
  • 4篇周少博
  • 4篇叶海昀
  • 4篇欧杰雄
  • 4篇张燕
  • 3篇李梅
  • 3篇蔡小于
  • 3篇陈丽蓉
  • 3篇江儒章
  • 3篇陈秀琦
  • 3篇于珊珊

传媒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中国激光医学...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眼科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眼科学报
  • 1篇Eye Sc...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治疗的参数比较
2002年
金陈进钟晓菁张欣李梅陈丽蓉闫宏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治疗
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早期影响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早期影响。 方法 应用 Zeiss- 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仪观察和定量分析 2 1例 30只眼 ~ 期 DR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 3天和第 7天的黄斑中心凹和距离黄斑中心凹 75 0 μm处神经上皮厚度和色素上皮厚度的改变。 结果 光凝术后第 3天 ,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较术前显著增加 ,其变化值与年龄、血糖、DR病程呈显著的正相关 ,术后第 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 ;距黄斑中心凹 75 0 μm处的神经上皮厚度和色素上皮厚度无显著改变。 结论 视网膜光凝术能够引起 DR眼术后早期的黄斑水肿或使原有的黄斑水肿加重 ,表现为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的增加 ,老龄、血糖水平高。
张欣于强刘杏凌运兰柳青钟晓菁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凝固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厚度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中期疗效观察──附33例报告被引量:3
2003年
评价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cyclophotocoagulation,TSCPC)的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3眼难治性青光眼行TSCPC,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眼压、视力、症状及用药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4个月(24~46个月),术前、术后眼压分别为(6.9±1.8)kPa和(2.6±2.2)kPa,术后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P<0.01);手术有效率为79%。4眼(12%)眼球萎缩;25眼(76%)视力不变,7眼(21%)视力下降,1眼(3%)视力提高;30眼(91%)疼痛明显缓解。术前用抗青光眼药种类平均为3.2(2~4)种,随访时减至平均0.2(0~2)种。结论:TSCPC对于绝对期青光眼或不保留视功能的晚期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仍有视功能的患者,宜采用低能量击射的方法。
陈慧怡葛坚金陈进钟晓菁卓业鸿
关键词: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难治性青光眼疗效观察有效性安全性
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黄斑变性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 探讨单次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合并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 2 0例 2 0只老年黄斑变性伴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眼经光动力治疗的疗效。随访 3个月。以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为观察指标。结果 按最后一次随访记录分析 ,视力提高 3行者 2例 ;视力提高 2行者 3例 ;提高 1行 5例 ;视力保持不变 1 0例。 1周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 :8例以典型性为主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渗漏停止 ;1 2例轻微典型性和完全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渗漏均较治疗前减少。随访结束时眼底荧光造影显示 :以典型性为主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4例荧光渗漏停止 ,4例荧光渗漏 ;轻微典型性和完全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现 3例渗漏加重 ;9例荧光渗漏减少或不变。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显示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明显好转。该组病例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见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光动力疗法短期内能封闭或抑制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
金陈进葛坚周少博陈慧怡钟晓菁江儒章陈丽蓉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治疗CNV病变的术后早期改变(1)
2012年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后的早期变化。方法:经诊断有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共10例13眼接受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在术前及术后3d分别行ETDRS视力、OCT及眼底检查,利用OCT自带软件分别测量层间厚度(Tf)、神经上皮厚度(Nf)、外层高反光带厚度(T)、视网膜下液(SF)等观测值。结果:术后3d10眼可见视网膜水肿,7眼可见视网膜下液增加,CNV病灶无明显改变。仅SF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增加约133.38±184.94μm。ETDRS视力的字母数、Tf,Nf及T虽较术前增加,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灶术后3d,OCT检查显示视网膜较前水肿,视网膜下液明显增加,这可能是患者术后早期色觉紊乱及视力下降的原因。
张燕金陈进田臻钟晓菁
关键词:光动力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视网膜光凝术所致眼前段早期改变的干预效果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光凝术后眼前段改变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 72例 DR患者的 72只视网膜光凝治疗眼 (DR ~ 期 )分为达纳康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和定量分析两组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 3、7d前房深度、前房角、睫状体和前段脉络膜的改变。 结果 术后第 3d,对照组视网膜光凝术眼眼压升高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 2 .82 1,P<0 .0 1) ;除鼻侧前房角外其余象限前房角较术前变窄 (t=2 .0 33~ 3.15 0 ,P<0 .0 1)。药物干预组视网膜光凝术眼眼压和各象限前房角均无显著改变。药物干预组睫状体脱离、前段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分别为 11.11%、5 .5 6 % ,对照组分别为86 .11%、88.89%。药物干预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高度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达纳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视网膜光凝术所致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和眼压升高、前房角变窄等眼前段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轻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程度。
于强张欣柳青陈秀琦钟晓菁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银杏科达纳康
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结合临床体征及病史确诊的10例(10只眼)PCV患者,应用维替泊芬进行PDT治疗。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2例(2只眼);年龄50~77岁,平均59岁;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1~0.5。治疗后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期间复查患者视力、眼底,进行FFA及ICGA检测。结果PDT治疗后1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4只眼与术前一致,3只眼提高1行,2只眼提高2行,1只眼下降3行。FFA和ICGA检测,显示4只眼的血管荧光素渗漏停止,3只眼渗漏减轻,2只眼有微小渗漏。末次随访时,患者最佳矫正视力:4只眼保持不变,2只眼提高1行,2只眼提高2行,1只眼行3次PDT治疗后提高3行,1只眼下降2行。FFA和ICGA检测,显示7只眼的血管荧光素渗漏停止,2只眼仍有轻微渗漏。术后1个月,有1只眼并发玻璃体出血(术前合并广泛视网膜下出血),未见其他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论PDT能够阻止或减轻PCV所致的黄斑区血管荧光素渗漏,促进出血、渗出及水肿吸收,稳定或改善患者视力,可作为PCV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但确切疗效尚待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中华跟群杂志,2007,43:642-645)
金陈进张燕田臻孔宁钟晓菁周少博文峰闫宏唐仕波葛坚
关键词:脉络膜疾病光化学疗法卟啉类
光动力疗法治疗CNV的术后早期改变(2)
2012年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后1wk的早期变化,并比较两种不同的光动力治疗方法在术后1wk有无差别。方法:经诊断有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者16例19眼,随机分为两组,13眼接受维替泊芬标准光动力疗法(维替泊芬剂量为6mg/m2体表面积,静脉推注的速度为3mL/min,药物开始注射15min后开始激光照射,波长689nm,光照密度为600mW/cm2,光照时间为83s,光能量为50J/cm2);6眼接受快速推注低能量照射光动力疗法(维替泊芬剂量为6mg/m2体表面积,静脉推注的速度为6mL/min,药物开始注射15min后开始激光照射,保持光照强度为600mW/cm2,波长689nm,光照时间为42s,光剂量25J/cm2)。在术前及术后1wk分别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ETDRS视力、OCT及眼底检查,利用OCT自带软件分别测量层间厚度(Tf)、神经上皮厚度(Nf)、外层高反光带厚度(T)、视网膜下液(SF)等观测值。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wk各个观察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间观察指标有无差别。结果:不同参数光动力疗法术后1wk视力及OCT图像中Tf,Nf,T,SF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标准光动力疗法和快速推注低能量光动力疗法之间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参数光动力疗法和快速推注低能量照射光动力疗法在术后1wk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无差异,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疗效无差异。
张燕金陈进田臻钟晓菁
关键词:光动力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先天性瞳孔残膜不同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先天性瞳孔残膜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术后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根据5例(6眼)先天性瞳孔残膜的类型,分别采用 Nd:YAG 激光先天性瞳孔残膜部分切断术(4个眼)、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先天性瞳孔残膜切除术(1个
林浩添郑永欣李青梁小玲钟晓菁张振平
文献传递
治疗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两种不同光凝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光凝方案治疗高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临床选择获得更好疗效的光凝参数提供参考。方法: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36例(60只眼),17例(30只眼)应用方案A全视网膜光凝,19例(30只眼)应用方案B全视网膜光凝,方案B与方案A相比,光斑较大、光凝反应较强及光凝范围较广泛。光凝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后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酌情追加光凝。随访时间平均8.3个月。结果:抑制新生血管方面,两种治疗方案均有显著的疗效,方案B组较方案A组对新生血管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P<0.01)。全视网膜光凝术后,两组视网膜前出血或少量玻璃体出血的发生率均有下降,方案B组比方案A组对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出血具有更强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对严重致盲性疾病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时恰当的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是抑制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大出血的极重要手段,而采用较大的光凝斑、适当的光凝反应和较广泛的光凝范围可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金陈进钟晓菁张欣李梅陈丽蓉
关键词:激光光凝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