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晓媚

作品数:91 被引量:73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天文地球
  • 18篇生物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建筑科学
  • 8篇水利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植被
  • 22篇地下水
  • 17篇蒸散
  • 16篇遥感
  • 16篇MODIS
  • 14篇盆地
  • 14篇NDVI
  • 10篇地质
  • 9篇蒸散量
  • 9篇植被覆盖
  • 8篇地质灾害
  • 8篇银川平原
  • 8篇植被指数
  • 8篇柴达木盆地
  • 7篇土壤
  • 7篇滑坡
  • 7篇SEBS
  • 6篇植被覆盖率
  • 5篇蒸散发
  • 4篇地表

机构

  • 8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中国地质环境...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矿业联合...
  • 1篇河海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海南省地质调...
  • 1篇西安地质矿产...
  • 1篇云南国土资源...

作者

  • 91篇金晓媚
  • 18篇万力
  • 15篇刘金韬
  • 9篇胡光成
  • 6篇夏薇
  • 6篇梁四海
  • 5篇朱晓倩
  • 4篇梁继运
  • 3篇殷秀兰
  • 3篇高萌萌
  • 3篇胡伏生
  • 3篇王玉平
  • 3篇张强
  • 3篇杨春杰
  • 3篇张杰坤
  • 3篇龚斌
  • 2篇巩朋
  • 2篇黄金廷
  • 2篇柯珂
  • 2篇蔡晓雨

传媒

  • 12篇水文地质工程...
  • 9篇现代地质
  • 9篇地学前缘
  • 7篇科技导报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人民黄河
  • 3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中国沙漠
  • 2篇中国矿业
  • 2篇灾害学
  • 2篇城市勘测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油气储运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北水电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1
  • 5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1
  • 8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表面能量平衡模型的张承地区蒸散发研究
2023年
张家口承德地区是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针对该地区长时间序列实际蒸散的时空变化研究较少,以张家口承德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表面能量平衡模型(SEBS)结合MODIS和GLDAS数据反演了研究区2001年1月—2020年12月逐月的蒸散量,将反演结果与MOD16A2数据在趋势上进行了对比,并用2021年7月的野外实测数据在像元尺度上对其进行验证,利用Sen+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方法对其时空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模型蒸散量反演结果与MOD16A2数据在月尺度上相关性良好,与野外实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15%,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区的年蒸散量在20 a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最大值为2013年的545 mm,最小值为2002年的348 mm,且承德地区的蒸散量明显高于张家口地区;20 a间研究区75.41%的区域蒸散量基本稳定不变,5.13%的区域蒸散量增加,1.11%的区域蒸散量显著降低,18.35%的区域蒸散量轻微降低;气温、植被对蒸散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不同土地用地类型下蒸散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林地>水体>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
董祥旺金晓媚张绪财殷秀兰金爱芳郎捷罗绪富马靖宣
关键词:蒸散发
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与植被盖度的相互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过渡带,发育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其生态环境对地下水有较强的依赖性.利用2005~2012年地下水观测数据、2008年8月中下旬MODIS NDVI数据和同期陆面蒸散量评估数据,以NDVI为基础定义植被相对盖度,本文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盖度与浅层地下水的依赖关系,以及植被盖度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研究区植被盖度的统计特征近似符合Gamma随机分布函数,当地下水埋深小于10m时,其均值和峰值明显随地下水埋深增大而减小,且峰值对地下水更敏感.植被盖度同时受到气候条件和地下水的影响,呈斑块状分布.蒸散系数(实际蒸散强度与蒸发潜力的比值)随植被相对盖度的增大而升高,两者的依赖关系可以近似表示为分段线性函数.基于此近似关系,本文估算了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净补给强度的多年平均值.结果显示植被稀疏的沙地有利于地下水补给,而植被生长较为旺盛的低洼地带因蒸发强烈形成地下水的排泄区.地下水、植被和陆面蒸散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王旭升万力齐蕊蒋小伟黄金廷金晓媚梁四海
关键词:地下水植被指数补给蒸散鄂尔多斯高原
新疆和田-若羌地区区域蒸散量估算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中等分辨率的MODIS卫星遥感数据及气象数据,应用表面能量平衡系统,对新疆和田-若羌地区2015年的区域蒸散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2015年的区域蒸散量为366.22 mm,夏季蒸散量较大,冬季蒸散量较小。最大蒸散量发生在6月份,为88.44 mm,最小蒸散量在1月份,只有0.10 mm。蒸散量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用地类型的蒸散量也不一样,水体和耕地的蒸散量较大,沙地和戈壁的蒸散量最小。
王松涛王大康金晓媚
关键词:蒸散量MODIS
饱和砂土液化判别方法中问题浅析被引量:33
2000年
国内外各种勘察规范中所列判别砂土液化的方法很多 ,但其效果如何 ,很难得到验证 ,笔者利用唐山地震砂土液化资料对几种目前较为常用、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了回判分析 ,指出了这些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并阐述了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
刘金韬金晓媚
关键词:比贯入阻力地震饱和砂土液化判别
三江源区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21年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南部,是中国三大主要河流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评估地下水蒸散量对该地区水循环和水资源量评价有重要作用,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一定意义。基于中等分辨率的MODIS数据,利用表面能量平衡系统对三江源地区2001—2017年的区域蒸散量进行估算,并采用Sen+Mann-Kendall法分析其连续时间序列内的时空变化趋势,讨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蒸散量从2001年到2017年总体呈增长趋势;三个源区多年年平均蒸散量值表现为澜沧江源>黄河源>长江源的变化规律;三江源区超过62.62%的地区蒸散量变化呈显著增长趋势,轻微显著增长地区占28.03%,显著减小地区占比极少;蒸散量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影响,与气温、降水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其确定系数分别为0.80、0.89;蒸散量与植被指数及土壤湿度也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甘海洪金晓媚张绪财朱晓倩
关键词:蒸散量MODIS
黄河源区夏季地表温度变化研究
2023年
利用较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卫星数据,以覃志豪单窗算法反演黄河源区1990—2018年(间隔3~5 a)的夏季(7月或8月)地表温度,并对反演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夏季地表温度平均值与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平均值相关系数不高,约为0.5,主要原因是Landsat数据与MODIS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不一致。(2)水体的地表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其他地物的地表温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冰川的地表温度升高最快。(3)黄河源区各年份地表温度与高程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65。(4)空间上,黄河源区地表温度值与土壤湿度值的空间分布存在负相关关系。(5)在气候因素中,降水与地表温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小于-0.5的区域约占整个源区面积的70%。
唐太斌周保金晓媚魏赛拉加马涛张永艳
关键词:黄河源区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影响因素
重庆市然岩、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评价
该文在对重庆市主要地质灾害,即危岩、滑坡的系统勘察资料基础上,应用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计算了评价单元的危险性指数,进行了危险度的划分,并据此对全市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金晓媚中国地质大学环科系(北京)张杰坤
关键词: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危岩
文献传递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植被变化规律及最小需水量的估算被引量:7
2010年
将2000~2008年MODIS-NDVI与黑河径流量数据相结合,在区域尺度上定量研究额济纳绿洲植被的多年变化规律及其与河流径流量的关系,并对额济纳地区的最小需水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新的配水方案实施后,绿洲年均植被指数呈上升趋势并与黑河径流以及地下水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且黑河径流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存在1年的滞后期。维持额济纳地区生态环境不发生退化的年最小需水量为4.5×108m3。
金晓媚胡光成
关键词:径流量额济纳绿洲
尾矿土的现场特性分析
本文通过对不同尾矿现场试验资料的统计研究,得出动力特性指标,即剪切波速、标贯击数与深度的相关关系;并初步讨论了时间效应对孔隙比、标贯击数的影响。
金晓媚王余庆
文献传递
地下水对银川平原植被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5
2008年
植被是反映区域性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地下水对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MOD IS-NDV I遥感数据与地下水位观测数据,从大尺度上研究了银川平原地下水与植被的关系,并结合实测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地下水位埋深与NDV I变化率的关系曲线,定量分析了地下水位埋深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并对适宜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埋深在3 m时,植被长势最好;而适宜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范围是1~5 m;当地下水位埋深超过5 m时,地下水位埋深对植被的影响逐渐减弱;当水位埋深超过8 m时,地下水位埋深对植被的生长没有影响。
孙宪春金晓媚万力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银川平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