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嗣炤

作品数:31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0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电子自旋
  • 10篇自旋
  • 10篇ESR
  • 9篇电子自旋共振
  • 9篇测年
  • 3篇猿人
  • 3篇北京猿人
  • 3篇MN
  • 2篇导体
  • 2篇遗址
  • 2篇年龄
  • 2篇年龄测定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导体
  • 2篇离子导体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材料
  • 2篇化石
  • 2篇非晶
  • 2篇辐照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作者

  • 25篇金嗣炤
  • 12篇黄培华
  • 11篇梁任又
  • 6篇彭子成
  • 3篇陈志文
  • 3篇苏昉
  • 3篇王健
  • 3篇谭舜
  • 3篇王兆荣
  • 2篇张汉昌
  • 2篇袁振新
  • 2篇侯碧辉
  • 2篇张庶元
  • 2篇李凡庆
  • 2篇陆仲家
  • 2篇陈金波
  • 2篇瞿保钧
  • 1篇朱鸿良
  • 1篇李和义
  • 1篇李碧琳

传媒

  • 7篇核技术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波谱学杂志
  • 2篇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物理实验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Chines...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第六届全国波...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90
  • 5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电子自旋共振直接检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被引量:22
1989年
近年来人们提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由于产生了活性氧自由基。自由基清除剂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也是明确的。但这些都是间接证明缺血再灌时可能产生了活性氧自由基。电子自旋共振(ESR)
赵保路忻文娟杨卫东朱鸿良金嗣炤梁任又瞿保钧
关键词:ESR缺血再灌注活性氧自由基
累积辐照剂量的非线性拟合及测年结果的误差分析
1992年
对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信号辐照响应曲线采用非线性拟合得到其累积辐照剂量,并在Grun等人的基础上对累积辐照剂量的误差计算进行了改进;分析了线性拟合存在的问题和应用的局限,讨论了非线性拟合对数据的要求;对周口店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及其堆积层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结果进行了误差计算。
金嗣炤陈金波黄培华
关键词:辐照剂量
非晶锂离子导体B_2O_3-Li_2O—LiCl一Al_2O_3中VO^(2+)的电子自旋共振
1993年
两种非晶锂离子导体B_2O_3-0.7Li_2O-0.7LiCl-xAl_2O_3-0.1V_2O_5(x=0.05和0.15)的电子自旋共振谱研究表明:(i)ESR线型是高斯型,证实V_2O_5添加量适当;(ii)超精细结构来源于VO^(2+)络离子,具有四角对称性,属C_(4v)群。越精细耦合张量的平行分量平均值A_∥=0.0175cm^(-1),垂直分量A_⊥=0.0063cm^(-1)。由g_∥(g_⊥)求出其基态~2B_(2g)与第一激发态~2E_g的能级间距△_1=2.46×10~4cm^(-1),基态与第二激发态~2B_(1g)的能级间距△_2=3.03×10~4cm^(-1);(iii)变温实验证实:Al_2O_3组分较少(x=0.05)的非晶ESR强度比x=0.15的非晶高3倍至2倍,而Al_2O_3组分越多则ESR强度随温升下降越小。
苏昉侯碧辉金嗣炤
关键词:ESR导体锂离子非晶
电子自旋共振法年龄测定研究被引量:3
1988年
电子自旋共振(ESR)法适用于第四纪样品的年龄测定。本文报道近2年来作者等对鹿角、丽蚌、石筍、黄土、珊瑚和贝壳样品的年龄测定,其结果与地层、TL和^(14)C年龄相符。预示ESR法将会成为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彭子成梁任又金嗣炤黄培华全裕才
关键词:ESR年龄
四体破碎过程和二个旁观者平面波冲量近似理论
最近几年人们对四体破碎过程产生了很大兴趣,实验上对四体过程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这些过程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核的反应机制和核的性质。目前实验上对四体反应进行运动学完全的测量还未报导,所以对四体破碎过程只进行二个...
陈宝秋金嗣炤程家夫田宝瑛
文献传递
北京猿人遗址的ESR年代再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报道了第二批鹿牙样品的测年结果。采用新近发展的非线性拟合外推法获得样品的累积剂量。应用适合于牙釉质层样品的剂量率公式,计算了四种铀吸收模式的ESR年龄及其误差,得出了北京猿人遗址含有北京猿人头盖骨地层的年代分别为:第11层575±101ka,第8—9层409±72ka,第6—7层365±64ka和第3层290±51ka。
黄培华金嗣炤彭子成梁任又陆仲家王兆荣陈金波袁振新蔡炳溪方朝萌
关键词:测年北京猿人遗址电子自旋共振
牙齿化石中由辐照产生的陷阱电子的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动物牙齿化石进行了辐照产生的陷阱捕获电子的热稳定性研究和釉质样品及牙质样品的热稳定性对比实验。得到釉质样品中g=2.0016 ESR峰的寿命为7.1×10~6年(20℃)。说明了取该峰进行ESR年代测定的可信性和用釉质样品进行ESR年代测定的必要性。
梁任又金嗣炤黄培华
关键词:化石辐照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和北京猿人的年龄测定
1991年
本文介绍了电子自旋共振年代测定方法以及周口店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年龄测定。文中取用与北京猿人共生的动物牙齿化石样品测定天然辐射累积剂量,用中子活化分析法和热释光剂量片分别测定样品内部和周围环境年剂量,采用铀的线性积累模式计算其年龄,得到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埋藏年龄为578ka,建立了该遗址第一地点第1—2层至第12层的年代表,并讨论了测龄用陷阱电子的平均寿命。
金嗣炤梁任又黄培华
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北京猿人测年
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及其遗址堆积层年代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1929年裴文中教授发现了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从而揭开了认识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在70年代末进行的“北京猿人遗址的综合研究”中,铀系法测定了第3—4层、第6—7层、第8—9层和第12层;热释光法测定了第4层和第10层;裂变径迹法测定了第10层;氨基酸法测定了第3—4层和第11层;
黄培华金嗣炤梁任又陆仲家郑丽珍袁振新方朝萌
关键词:北京猿人头盖骨遗址测年堆积层
方解石的辐照效应和ESR测年法的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研究了人工合成方解石和天然石笋样品的ESR谱及在α、β、γ射线辐照下的效应。由实验测出的TD和D值,计算出周口店第四地点石笋平均年龄为(6.0±0.8)×10~4年,此值与轴系法测得的平均年龄(6.5±0.4)×10~4年一致。
彭子成徐玉平金嗣炤梁任又全裕才黄培华
关键词:方解石辐照ESR测年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