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琰
- 作品数:24 被引量:20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苦杏仁和桔梗平喘作用的配伍研究被引量:29
- 2012年
- 目的:研究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的平喘作用,确定二者最佳配伍比例。方法:分别采用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致豚鼠哮喘、卵白蛋白致豚鼠哮喘两个哮喘模型,以引喘潜伏期、气道舒缩性介质(ET、NO)、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ICAM-1)等作为观察指标,系统地比较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的平喘作用。结果: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均能显著延长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致豚鼠哮喘的潜伏期,显著减少卵白蛋白致豚鼠哮喘模型的炎症细胞数量,抑制舒缩性介质ET和炎性因子ICAM-1水平的升高,但对舒缩性介质NO无明显作用;配伍组与单味苦杏仁或桔梗比较,苦杏仁:桔梗=1:2和1:3组的炎性细胞EOS的数量显著低于单味苦杏仁或桔梗(P<0.05),配伍组其他指标均有强于单味苦杏仁或桔梗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配伍组之间比较,苦杏仁:桔梗=1:2组有强于其他配伍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平喘作用上,苦杏仁和桔梗有配伍增效作用,且二者配伍用于平喘的最佳比例为1∶2。
- 李寅超郭琰张金艳
- 关键词:苦杏仁桔梗平喘配伍
- 血管外膜肥大细胞激活介导的不稳定斑块模型建立及参莲片的干预被引量:4
- 2016年
- 观察参莲片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不稳定斑块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体外培养,以参莲片各剂量组(100、50、25和12.5 mg·L^(-1))和色甘酸钠(200μg·L^(-1))预处置2 h后加入P物质刺激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检测上清中组胺、类胰蛋白酶、IL-1β和NF-κB含量。采用apoE^(-/-)小鼠颈总动脉套管法合并高脂饮食诱导As斑块形成,在套管部位血管外膜处滴加P物质建立外膜肥大细胞活化介导的不稳定斑块模型,分设颈动脉套管假手术组(M1)、颈动脉套管+高脂饮食组(M2)、M2+套管部位滴加P物质(0.5μg/只)组(M3)、参莲片组(95、190和380 mg·kg^(-1)·d^(-1))、阿托伐他汀组(2.6 mg·kg^(-1)·d^(-1))和正常对照组(C)。实验结束后,取血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 9,MMP-9)和组胺(histamin)含量。取动脉组织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免疫荧光法染色肥大细胞CD117抗原表达。采用Bio-Rad磷酸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病变血管组织中8个炎症相关信号分子磷酸化。综合评价参莲片对不稳定斑块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参莲片可以稳定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细胞膜,减少其活化释放组胺、类胰蛋白酶(均P<0.05)及IL-1β和NF-κB(P<0.05或P<0.01)。apoE^(-/-)小鼠M3模型组血管外膜处肥大细胞增殖和脱颗粒显著增多,释放出的活性物质显著升高,诱发病灶处外膜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内膜下及斑块内出血(红细胞沉积),中膜平滑肌变薄,同时血清斑块炎性活化相关指标hs-CRP、MMP-9等显著增高,提示As斑块呈不稳定状态;参莲片可减少肥大细胞增殖和脱颗粒,降低hs-CRP、MMP-9和组胺含量(P<0.05或P<0.01),减少病灶处
- 李玉洁阮从潇杨庆翁小刚陈颖王娅杰郭琰周冰冰刘思思姜晓慧朱晓新
- 关键词:斑块血管外膜肥大细胞P物质
- 小儿清瘟解热颗粒的解热抗炎镇痛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小儿清瘟解热颗粒的解热、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日本大耳白兔,分别采用ih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的解热作用;选取KM小鼠,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及热板刺激观察小儿清瘟镇痛反应;ICR小鼠,SD大鼠通过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后肢足跖炎症性肿胀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小儿清瘟解热颗粒3.92 g·kg^-1及15.68 g·kg^-1于给药3 h能显著降低家兔肛温差值(P〈0.05,P〈0.01),3.78~30.24 g·kg^-1于给药4 h能显著降低大鼠肛温(P〈0.05,P〈0.01)。小儿清瘟颗粒43.68 g·kg^-1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10.92,21.84 g·kg^-1于给药2 h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P〈0.05)。小儿清瘟解热颗粒5.46~43.68 g·kg-1连续给药3 d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右耳肿胀度(P〈0.01),7.56 g·kg^-1组于给药1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15.12 g·kg^-1组于给药0.5,2,4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P〈0.01),30.24 g·kg^-1组于给药0.5~4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P〈0.01),小儿清瘟解热颗粒43.68 g·kg^-1组腹腔冲洗液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具有解热、抗炎及镇痛作用。
- 王娅杰杨庆李玉洁王俊丽蔡维艳翁小刚李琦陈颖阚晓溪郭琰陈熹黄鹤飞关晶朱晓新
- 关键词:解热抗炎镇痛
- 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半数致死量的测定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按Bliss法设计试验,对小鼠单次灌胃,观察14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测定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对小鼠LD50和LD50的95%的可信限。结果: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单次灌胃给药的LD50为1.138g·kg^-1,LD50的95%的可信限为0.949~1.397g·kg^-1。对死亡小鼠剖解后肉眼观察心、肝、肾、肺、脑、脾、胸腺等重要器官无明显异常发现,但多数动物十二指肠色红充血。结论: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
- 李寅超王随华郭琰吴翠萍刘宏民
- 关键词:小鼠LD50
- “苦寒”方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概述被引量:2
- 2015年
-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遣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对"苦寒"方药的药性本质研究、性效相关研究已成为中药药性研究的热点之一。从中枢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外周神经3方面论述"苦寒"方药的神经保护作用,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β淀粉样蛋白和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作用、改善神经退行性变、促进神经细胞增殖、改善胆碱能神经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多方面系统总结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为"苦寒"方药药性实质研究和从"苦寒"中药中筛选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药成分提供文献依据。
- 李玉洁宋唯斯Mayuree Tantisira杨庆翁小刚陈颖王娅杰李琦郭琰刘栩岑朱晓新Aree Wanasuntronwong
- 关键词:中药药性清热解毒药神经保护作用
- 炎症消散的缺失诱发As斑块形成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复方干预As炎症新思路的探索被引量:2
- 2015年
-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抗炎是防治As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些新型的抗炎药物已经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炎症消散的缺失也是As斑块形成和破裂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抗炎治疗在As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从炎症消散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炎症消散各方面的缺失对As斑块形成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胞葬作用在As早期和As斑块成熟期的变化及其所呈现出不同结果的原因。此外,本文结合As炎症消散缺失的作用机制,思考并探讨中医药干预As炎症消散可能的作用靶点,为寻求针对抗炎和促炎症消散双方面调节的抗As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 郭琰刘栩岑杨庆翁小刚陈颖王娅杰蔡维艳李琦阚小溪陈熹黄鹤飞朱晓新李玉洁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 PM_(2.5)暴露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失稳定发病机制及应对策略思考被引量:11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针对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2.5(PM2.5)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有效的干预已成为医药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NOD样受体(NLRs)是在先天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家族。该文基于国际上"细颗粒物暴露为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可改变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结合目前对PM2.5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肺源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认识,从PM2.5-炎症-As斑块稳定性角度,思考PM2.5作为颗粒状异物入血后诱发血管炎症的初始环节,深入探讨PM2.5诱发心血管急性事件的深层机制,提出NOD受体家族NLRP3可能是感知PM血管损伤信号,诱发炎症反应,最终导致As斑块失稳定的关键分子。同时分析PM2.5暴露诱发As斑块失稳定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病机,探讨中医药干预可能的策略,为积极应对社会公共卫生焦点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也为PM2.5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李玉洁陈颖王娅杰药红梅杨庆翁小刚朱晓新李汉卿刘栩岑周冰冰郭琰
- 关键词:PM2.5斑块炎症NLRP3
- 2003—2013年国内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可吸入颗粒物相关研究文献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大气污染颗粒物已成为全球人口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直接相关。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2.5,PM2.5)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有效干预已成为我国国民基本的民生需求和医药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关联规则挖掘和共词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国内PM2.5研究团队、研究单位地区分布、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及健康相关研究热点等方面,对2003—2013年国内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中大气颗粒物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特别是医药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及时、快速了解国内PM2.5研究信息和发展动向提供参考。
- 李玉洁雷蕾刘栩岑王娅杰陈颖李彦文温先荣杨庆翁小刚李琦郭琰朱晓新李汉卿
-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生物医药
- 基于炎症消散的参莲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理研究
- 1、研究背景及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为一种血管壁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慢性炎症的“共同点”,即炎症介质的持续释放和炎症消散的缺失。5-脂氧合酶(5-LO)代谢通路中的代谢产物白三烯B...
- 郭琰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作用白三烯B4脂氧素
- 参莲提取物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活性物质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参莲提取物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活性物质的干预作用。方法:提取原代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纯化后以5×106个/mL浓度接种于培养板中,加参莲提取物预处理2 h后,用C48/80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以及细胞裂解液中组胺(histamine),类胰蛋白酶(tryptase),以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计算活性物质释放率。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组胺释放率由32.36%升至61.71%(P<0.01),参莲提取物各剂量(100,50,25,12.5 mg.L-1)作用后,组胺释放率分别降至16.24%,26.25%,27.81%,31.50%(P<0.01);模型组较对照组类胰蛋白酶释放率由13.19%升至21.72%(P<0.01),参莲提取物各剂量(100,50,25,12.5 mg.L-1)作用后,类胰蛋白酶释放率分别降至8.60%,15.78%,8.80%,12.15%(100,25,12.5 mg.L-1组P<0.01,50 mg.L-1组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5-HT释放率没有明显变化,但参莲提取物100,50,25 mg.L-1组显著增加5-HT释放率(P<0.01,P<0.05)。结论:参莲提取物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 阮从潇李玉洁杨庆陈颖翁小刚王岚王迎寒周淑媛郭琰周冰冰朱晓新
- 关键词:肥大细胞组胺5-羟色胺类胰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