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晨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庄周梦蝶
  • 2篇梦蝶
  • 1篇鱼卵
  • 1篇哲学家
  • 1篇他者
  • 1篇庄子
  • 1篇自我
  • 1篇维度
  • 1篇莲心
  • 1篇《庄子》
  • 1篇PHOENI...
  • 1篇PEER

机构

  • 3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美国芝加哥大...

作者

  • 3篇郭晨
  • 1篇任博克

传媒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吴光明与爱莲心“庄周梦蝶”的阐释比较
2013年
"庄周梦蝶"因包含"化"的观念而成为了解庄书思想的重要路径。美籍华裔学者吴光明与美国汉学家爱莲心分别以"变化"及"转型"为中心对此情节进行了翻译与阐释。吴光明通过西方哲学与庄书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体现出庄书对常规常识的反动。爱莲心则落入了科学事实认识思维方法的固有之路。对两者不同阐释路径的比较将为国内"庄周梦蝶"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为深化和拓展庄书哲思提供有益的借鉴。
郭晨
关键词:庄周梦蝶
自我与他者:对话维度中的“庄周梦蝶”被引量:2
2013年
古往今来的阐释者多从"梦""醒"或"大醒"的角度,以庄周究竟是梦中发问还是醒后发问为分野对"庄周梦蝶"进行解读,却鲜有从"对话"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庄周梦蝶"的情节围绕自我与他者的观念,体现出与巴赫金对话理论相契合之处。然而,因西方理论与中国古典文本之"隔",两者所体现的对话性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庄周梦蝶"情节的对话性分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庄书进行再阐释的独特视角,也为我们破除人类中心论提供了批判性反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郭晨
关键词:自我他者庄周梦蝶
作为哲学家的庄子被引量:2
2015年
视角、化与无待〈br〉 庄子的风格显然不同于之前其他任何中国思想家,他使用寓言故事、笑话、双关语、不予回答的发问、虚构的对话以及谜语强调以下问题:人类需要认识、判断面临的不同的道并恪守其中之一②。《庄子》以一个惊人的故事开篇:一条难以想象其大的、名为鲲的鱼化为一只同样巨大的、名为鹏的鸟。此处,“鲲”悖论性地意味鱼卵及长兄,因此可被视为长兄鱼卵( Big Brother Roe ,译者注:表示有差别),“鹏”意味着凤凰同伴( Peer Phoenix ,译者注:表示无差别、与前文的“有差别”构成对比,见任博克《庄子》译本第3页注释1和注释2)。我们得知鹏必须飞至高空,在下方聚集足够的风来支撑巨大的双翼。从地面观看他的小鸟认为这使鹏显得既无用的宏大、又不可思议的怪诞,庄子则在文本中通过奇异的夸张为我们展现出小鸟对鹏的嘲笑。
任博克郭晨
关键词:《庄子》哲学家PHOENIXPEER鱼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