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文超

作品数:298 被引量:1,012H指数:19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0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1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14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3篇语言文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7篇马铃薯
  • 71篇马铃薯甲虫
  • 71篇甲虫
  • 50篇玉米
  • 30篇玉米螟
  • 24篇田间
  • 19篇稻水象
  • 19篇稻水象甲
  • 19篇种群
  • 19篇象甲
  • 19篇防效
  • 18篇生物防治
  • 18篇物防
  • 18篇绿洲
  • 17篇赤眼蜂
  • 16篇棉铃
  • 16篇棉铃虫
  • 16篇害虫
  • 15篇荒漠绿洲
  • 13篇亚洲玉米螟

机构

  • 283篇新疆农业科学...
  • 43篇石河子大学
  • 41篇新疆农业大学
  • 23篇塔里木大学
  • 20篇南京农业大学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新疆农科院
  • 9篇西南大学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浙江农林大学
  • 7篇《科学》编辑...
  • 7篇疏勒县农业技...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新疆大学
  • 5篇甘肃省农业科...
  • 5篇吉林省农业科...
  • 5篇新疆农业职业...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喀什地区农业...
  • 4篇新疆出入境检...

作者

  • 291篇郭文超
  • 122篇何江
  • 103篇丁新华
  • 63篇许建军
  • 62篇吐尔逊
  • 60篇吐尔逊·阿合...
  • 17篇张琼
  • 14篇王芳
  • 10篇李国清
  • 10篇程登发
  • 9篇冯宏祖
  • 9篇姜卫华
  • 9篇张云慧
  • 8篇岳荣强
  • 8篇杨新平
  • 8篇阿地力·沙塔...
  • 8篇王志方
  • 7篇李朝晖
  • 7篇王兰
  • 7篇代金平

传媒

  • 133篇新疆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安全学报
  • 1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0篇植物保护
  • 8篇昆虫学报
  • 6篇植物保护学报
  • 6篇农村科技
  • 5篇环境昆虫学报
  • 5篇应用昆虫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世界农业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新疆农垦科技
  • 2篇编辑学报
  • 2篇农业图书情报...
  • 2篇科协论坛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6篇2023
  • 18篇2022
  • 12篇2021
  • 13篇2020
  • 16篇2019
  • 17篇2018
  • 16篇2017
  • 13篇2016
  • 17篇2015
  • 23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16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8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2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照强度对稻水象甲飞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光照强度对稻水象甲飞行能力的影响,探索稻水象甲的迁飞规律,为控制稻水象甲的扩散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昆虫飞行磨系统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稻水象甲的飞行能力。【结果】稻水象甲在光照强度为100 lx时飞行能力最强,且其飞行能力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光照强度对稻水象甲的飞行能力影响较大,弱光照强度下,稻水象甲容易迁飞,100 lx是稻水象甲的最适飞行光照强度。在相同光照强度等条件下,稻水象甲越冬后成虫和入土前的飞行能力无明显差别。
何江王刚吐尔逊丁新华郭文超
关键词:稻水象甲光照强度飞行能力
新疆亚洲玉米螟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研究表明:新疆一代亚洲玉米螟成虫产卵盛期应用球孢白僵菌75~120g/hm2灌心或120~180g/hm2喷雾,防效相当或优于3%呋喃丹37.5~45.0kg/hm2。螟黄赤眼蜂防治新疆二代亚洲玉米螟效果优于松毛虫赤眼蜂,放蜂量为60万~120万头/hm2,放蜂3~4次,公顷设45~90个放蜂点,放蜂间隔3~5d,其卵块寄生率为56.2%~95.6%,平均65.45%;卵粒寄生率为33.7%~72.1%,平均55.1%;虫口减退率为35.7%~88.2%,平均62.0%。放蜂技术、蜂卡质量、田间小气候和化学农药等对放蜂效果影响较大。
郭文超何江许建军吐尔逊谭勇峰毛刚田志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无害化防治球孢白僵菌赤眼蜂
新疆主栽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期抗螟性鉴定及评价
2022年
【目的】研究玉米抗螟性鉴定,筛选出新疆本地主栽的抗螟品种,为其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提供重要供选措施。【方法】采用食叶级别法、幼虫体重评价方法及剖秆调查法,鉴定新疆绿洲19个新疆玉米主栽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抗螟水平。【结果】各供试玉米品种在心叶期及成熟期抗螟(玉米螟)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心叶期抗螟性最好的是KWS1553,其平均食叶级别为2.9,幼虫存活率为33.33%,幼虫重为0.00077 g,达高抗(HR)水平;其次是新玉57号,其平均食叶级别、幼虫存活率及幼虫重依次为2.9、65.48%和0.00164 g,也达高抗(HR)水平;先玉335、KWS6333则均达抗(R)水平。成熟期抗螟性表现最好的是新玉108号,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分别为0.03个/株、0.04 cm/株;其次是五谷631,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依次为0.05个/株、0.04 cm/株;新玉57号抗玉米螟表现最差,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分别为1.08个/株,为3.06 cm/株。【结论】品种KWS1553、新玉108号、五谷631、五谷310、KWS6333、郑单958苗期及成熟期抗螟性较好,而新玉57号苗期抗螟性达高抗水平,成熟期抗螟性则较差。可优先选择种植抗螟较优的品种,杜绝感虫及高感品种的种植,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玉米螟的自然控制,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
丁新华王志慧贾尊尊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杨杰郭文超
关键词:玉米螟抗螟性抗虫品种绿色防控
氮素含量对亚洲玉米螟取食及选择性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亚洲玉米螟幼虫对不同氮素含量取食和选择特性,了解植物营养与昆虫选择之间的关系,为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取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采用叶碟法对亚洲玉米螟进行取食选择实验,计算取食率;在室外人工模拟设计出5个氮肥施肥量处理,调查玉米螟的危害情况。【结果】亚洲玉米螟幼虫在48 h非选择实验中,接虫2 h后,在对照(N含量10.69%)和N_(4)(18.84%)的取食率最高,为58%,接虫第4~6 h,取食选择性依次为N_(3)>N_(5)>N_(4)>N_(1)>N_(2),初孵幼虫在N_(4)(18.84%)的第8、12、36和48 h的取食率最高,依次为70.5%、67%、61.5%、63.5%;N_(4)(18.84%)上的取食率在36 h时达到最高,为43.3%,比对照高10%,N_(5)(30.31%)取食率在8 h时达到最高,为46.67%,比对照高20%,差异显著(P<0.05);不同氮素施肥量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中被害株率达到10%以上有2个处理,其中被害株率最高的是50 kg/667m^(2),达到22.89%,其次是40 kg/667m^(2)为12.67%,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N素含量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存在一定阈值,超过该值以后,取食率、被害株率等相对数据可能保持平稳或者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袁洁丁新华付开赟贾尊尊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氮素
螟黄赤眼蜂繁蜂质量监测与评价被引量:5
2005年
对以柞蚕卵为中间寄主的螟黄赤眼蜂的繁蜂质量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繁蜂代数的增加,螟黄赤眼蜂子代蜂的繁殖能力明显下降.在柞蚕卵上连续繁殖25代后,其寄生率、单卵蜂量和羽化率分别下降44.08%、45.00%和65.72%,子代蜂寄生率和单卵蜂量平均每代衰减为2.0%,而羽化率下降3.0%.其发育历期延长72h.子代蜂性比(雌∶雄)下降幅度不大,在8.25~9.59∶1.
郭文超吐尔逊何江许建军王承纶
关键词:螟黄赤眼蜂繁殖力柞蚕
新疆农林外来生物入侵发生现状、趋势及对策
新疆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绿洲是其农林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由于特殊的地理生态和区位优势,新疆成为我国遭受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研究表明,近66年来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多达95种,其中害虫55种...
郭文超张祥林吴卫张伟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丁新华依米提·热苏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来入侵生物
文献传递
新疆农田常用杀虫、杀螨剂对螟黄赤眼蜂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新疆农田14种主要农药田间常用浓度对赤眼蜂柞蚕卵蜂各发育阶段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影响作用基本上依次为有机磷类(乐斯本、久效磷、氧化乐果)>杂环类(锐劲特)>拟除虫菊酯类(功夫、敌杀死)>杀螨剂类(克螨特、哒螨灵)>烟碱类(一遍净、艾美乐)>有机氯类(赛丹)>生物杀虫剂和生物源农药(Bt、棉铃虫NPV、阿维菌素)。总体上赤眼蜂各虫期对参试化学农药的敏感性依次为成蜂>幼虫期>卵期>预蛹期>蛹期。除阿维菌素外,生物杀虫剂Bt、NPV对赤眼蜂比较安全。
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何江许建军李剑
关键词:杀螨剂螟黄赤眼蜂生物防治天敌
2006—2009年两届新疆科技期刊质量评比分值变化分析
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以第七、八届新疆科技期刊质量评比分值的变化为例,研究新疆科技期刊质量评比指标体系,分析了新疆科技期刊评比的发展历程,提出今后期刊评比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评比工作既要...
王芳张琼郭文超李朝晖艾尼瓦尔
关键词:科技期刊
文献传递
B-Z菌剂防治一代玉米螟防效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B-Z菌属 ( Beauveria bassiana) ,是从玉米螟越冬蛹中分离出的 ,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的生物菌剂。通过两年研究表明 ,采用 B-Z菌剂灌心和喷雾法防治玉米田一代玉米螟具有良好的防效。B-Z菌剂用 4 5~ 1 50g/ hm2灌心 ,药后 35天的防效为 56.6%~ 69.7% ;用 B-2菌剂 75~ 1 80 g/ hm2喷雾防效达 57.2 %~ 71 .9%。参试 3%呋喃丹 37.5kg/ hm2 灌心同期的防治效果为 56.9%。大田示范结果表明 :B-Z菌剂用 1 50 kg/ hm2 灌心 ,防效达 86.8% ,而 3%呋喃丹 4 5kg/ hm2 灌心的防效为 74 .0 %~ 88.2 %。从而说明生物制剂
何疆郭文超吐尔逊许建军白山.哈吉泰邓建国杨新元
关键词:一代玉米螟
环境因子对新疆B型烟粉虱发育与繁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了不同温度、寄主、光照时间对新疆地区烟粉虱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下新疆B型烟粉虱的产卵量差异显著,在25℃恒温下,B型烟粉虱在烟草和番茄上产卵量都最高,分别为152粒/雌和182粒/雌,且成虫寿命最长。在昼夜24 h光照下新疆B型烟粉虱产卵量最高。在不同寄主上产卵量也有显著差异,在卡莫蒂尼上产卵量最高,为147粒/雌。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温度越高,新疆B型烟粉虱发育历期越短。35℃条件不能发育到成虫。在25℃温度下粉虱的存活率最高。
柳斌吐尔逊郭文超何江许建军
关键词:环境因子B型烟粉虱发育繁殖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