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军辉

作品数:12 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科研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表层沉积物
  • 6篇沉积物
  • 4篇污染
  • 3篇有机农药
  • 3篇水域
  • 3篇农药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胶州湾水域
  • 3篇HCH
  • 2篇等离子体质谱
  • 2篇碘酸
  • 2篇碘酸盐
  • 2篇电感耦合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多氯联苯
  • 2篇亚硒酸盐
  • 2篇质谱
  • 2篇生态风险

机构

  • 12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国家海洋局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嘉兴市环境保...

作者

  • 12篇郭军辉
  • 9篇杨东方
  • 5篇殷月芬
  • 4篇石强
  • 3篇王小如
  • 2篇肖利
  • 1篇余卫娟
  • 1篇张栋
  • 1篇杨春茹
  • 1篇韩彬
  • 1篇何鹰
  • 1篇郑晓玲
  • 1篇吴绍渊
  • 1篇赵恒强
  • 1篇黄宏
  • 1篇崔维刚
  • 1篇唐伟
  • 1篇陈发荣
  • 1篇高振会
  • 1篇郑立

传媒

  • 4篇海岸工程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第13届离子...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州湾Hg的含量分布特征
本文根据1981年4月、8月和11月胶州湾的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重金属汞在胶州湾水域的含量和季节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胶州湾水域表层平均含量为0.5452μg/L,到夏季污染比较轻,整个胶州湾区域汞含量较少,在...
杨东方丁咨汝郑琳石强郭军辉
关键词:河流污染汞含量
文献传递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HCH的分布和残留量被引量:10
2010年
根据1984年7月、8月和10月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对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来源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水域没有受到HCH污染。通过7月,HCH含量变化的水平分布,发现土壤中残留的HCH通过地表径流方式汇入近岸水域,并且HCH的含量很低,HCH来源是面来源。通过10月,HCH含量变化的水平分布,发现胶州湾水域输入的HCH只有通过外海的海流输送。HCH含量的季节变化展示了:HCH含量在7月比较高,在10月比较低。这揭示了在7月,HCH的表层含量高,通过沉降,在10月,HCH的表层含量变低。7月和10月,胶州湾水域水体中表层以及胶州湾的湾口水域水体中表、底层HCH含量水平分布表明:表层的HCH的含量减少完全依赖胶州湾潮流的稀释。在禁止HCH农药的使用后,海水中HCH含量大幅减少,这表明陆地残留量的衰减引起水域HCH的减少。而且,海水中HCH含量的快速下降,说明陆地HCH残留量的衰减也较快,下降了38.14%~212.17%。
杨东方郭军辉丁咨汝吴绍渊石强
关键词:HCH残留量
应用IC-ICP-MS测定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溴酸盐、碘酸盐以及亚硒酸盐
本文采用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IC-ICP-MS)分析测定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溴酸盐、碘酸盐以及亚硒酸盐含量。方法对三种离子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5、0.08和8.15 μg/kg;加标回收...
郭军辉殷月芬崔维刚肖利张习志杨东方王小如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溴酸盐碘酸盐亚硒酸盐
文献传递
胶州湾水体镉的迁移过程和环境本底值结构被引量:5
2010年
根据1979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重金属Cd在胶州湾水域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胶州湾水域,水质没有受到任何Cd的污染。在胶州湾和湾口水域只有两个Cd的来源。一个是来源于地壳岩石风化,通过陆地径流把重金属Cd注入胶州湾水域;另一个是来源于海底,经过海洋水流的作用把重金属Cd注入湾口水域。作者提出了重金属在水域的环境本底值结构:基础本底值、陆地径流的输入量和海洋水流的输入量,并且应用于胶州湾水域。作者认为在来源的迁移过程中,有陆地来源迁移和海底来源迁移。根据杨东方的水域迁移过程研究,陆地径流决定了Cd的表、底层质量浓度变化。
杨东方陈豫王虹杨春茹郭军辉
关键词:重金属CD迁移
应用IC-ICP-MS测定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溴酸盐、碘酸盐及亚硒酸盐被引量:6
2010年
建立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IC-ICP-MS)测定溴酸盐、碘酸盐及亚硒酸盐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对0~1000μg/kg范围内BrO3-、IO3-、SeO23-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0.9999),检出限分别为0.05、0.08、8.15μg/kg;加标回收率为78%~105%;选取经过前处理的BrO3-、IO3-、SeO32-含量分别为85.14、7.20、55.15μg/kg的样品,连续测试7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1.8%、2.3%。利用该方法初步测定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3种离子形态的含量。结果显示,胶州湾所选8个站位中均检出了3种离子,其中BrO3-含量最高,达2755.58μg/kg,SeO32-次之,IO3-含量最低;BrO3-和SeO23-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离岸低,近岸高,IO3-则呈由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的趋势。该方法具有杂质干扰小、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沉积物中BrO3-、IO3-以及SeO32-的定性定量分析。
郭军辉殷月芬崔维刚张习志杨东方王小如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溴酸盐碘酸盐亚硒酸盐
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测定方法及分布特征探究被引量:12
2011年
以加速溶剂萃取法(ASE)、索氏提取法/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12种PCBs的浓度水平,探讨了它的分布特征并将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同时测定了渤海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CBs的含量,与莱州湾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检测出8种多氯联苯(PCBs),浓度范围是N.D.~48.40 ng.g-1dw。该海域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是近岸高,离岸低,由近岸向湾外延伸方向依次递减;渤海湾PCBs的浓度范围是0.15~68.30 ng.g-1 dw,和莱州湾差别不大。索氏提取法测定12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基质加标回收率为78.00%~104.85%,相对标准偏差为0.95%~3.64%;加速溶剂萃取法的基质加标回收率为90.00%~102.00%,相对标准偏差为0.65%~2.75%;相对于渤海湾北部海域而言,莱州湾区域只是受到轻度污染,属于低风险生态区,不会对生物产生毒副作用;而前者则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可能会对生物产生毒副作用。
郭军辉殷月芬韩彬马玉鑫杨东方王小如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表层沉积物多氯联苯
浮山湾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夏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2002年6—9月和2003年7—8月逐月在浮山湾海域进行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和讨论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结果表明:在浮山湾海域,2002年6—9月的调查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2种,隶属6门;在2003年7—8月的调查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4种,隶属5门;节肢动物门种类占所鉴定出的浮游动物种类的比例为76%~79%,节肢动物门占有所调查浮游动物种类的比例比较稳定。把浮山湾海域调查发现的浮游动物种类结构与胶州湾、南黄海和东海海域调查发现的浮游动物种类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以上4个海域调查发现的浮游动物共有种有16种,浮游动物不同种达71种;②浮山湾与胶州湾虽然都为近岸、近海海湾,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调查发现有14种不同的浮游动物;③浮山湾和胶州湾与南黄海和东海海域,调查发现的不同种类浮游动物达41种;④浮山湾海域调查发现的独有种浮游动物有17种,与4个海域调查发现的相同种浮游动物的数量(16种)基本接近。沿着胶州湾、浮山湾、南黄海、东海的海域,研究随着区域的不同浮游动物种类结构的变化规律。
杨东方马兆党李瑞香石强郭军辉
关键词:浮游动物物种组成
渤海南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5
2011年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渤海南部2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Cr、Cu、Zn、Cd和Pb共5种重金属浓度,比较分析了重金属来源及分布特征,同时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沉积物中Cr、Cu、Zn、Cd、Pb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3.67、17.27、61.65、0.66、25.32 mg/kg;5种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Cd>Pb>Cu>Cr>Zn,为轻微生态危害;各站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150,为轻微生态危害,其克里格插值等值线分布显示渤海湾是调查区域生态风险最高区域。
张栋郑晓玲何鹰郭军辉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1
2012年
根据2009年对胶州湾东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调查结果,对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胶州湾东岸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除7月的Cu、Cr平均含量略低于12月外,其他重金属(Cd、Zn、Pb、As)平均含量7月均高于12月。在表层沉积物中Cd的污染程度最高,7月平均污染指数达1.68。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r)表明,Cd的Eir大于其他重金属的Eir,其他重金属的Eir均小于轻微危害程度的划分标准,表明对胶州湾东岸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主要是Cd,从多个重金属的RI均值看,均小于15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郭军辉殷月芬陈发荣李景喜肖利王小如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生态评价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的污染源及分布被引量:10
2009年
根据1982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污染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胶州湾水域在4月、6月、7月和10月,HCH的污染较轻。在胶州湾水域,4月、6月和7月,HCH的含量变化由近岸向湾中心有梯度形成:从大到小呈下降趋势,10月HCH的梯度变化刚好相反。表层HCH的水平分布状况与底层HCH的水平分布状况一致。HCH含量变化展示HCH通过河流输入近岸水域要比通过地表径流直接输入近岸水域的质量浓度要高。因此,胶州湾水域HCH含量变化证明了HCH的陆地迁移过程。这表明在夏季,输入的胶州湾水域HCH的含量与春季相比,相对较高;HCH表、底层含量变化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证明了HCH的水域迁移过程。这揭示了HCH的表层含量高,通过沉降,HCH的底层含量就高。根据表、底层的HCH含量变化,提出了HCH的水体效应、稀释效应和累积效应,并用模型框图,表明了HCH穿过水体的含量变化,定量描述水体对HCH的作用。
杨东方高振会黄宏郭军辉张友篪
关键词:HCH污染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