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N、P养分利用特征,该研究在墨脱不同森林植被区选取6个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优势植物进行了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叶片碳含量均值为452 g kg^(-1),在不同采样点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指标在部分采样点之间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生活型看,研究区木本植物叶片碳含量要高于草本植物,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磷含量则低于草本植物;在不同采样点之间木本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木本植物碳氮差异也不显著,但草本植物部分采样点之间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植物叶片C与N、C与P相关性均不显著,但N、P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墨脱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叶片C含量略低于我国南方其它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叶片碳含量,氮含量略高于其他区域,但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植物叶片P含量,因此C/N,C/P及N/P均较低,N/P的均值为11.4。本研究结果支持植物叶片氮磷在不同生境中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结合生长速率假说,墨脱常绿阔叶林区的植物生长速率可能远高于我国其他常绿阔叶林区,因此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以及面对全球N沉降背景下的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西藏产落叶松属红杉组植物在分类鉴定中普遍存在特征性状模糊不清的情况,本文即为厘清这类问题而作。整理西藏产落叶松属红杉组植物在志书中的学名与主要检索特征,结合野外调查图像资料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XZE)馆藏标本,进行比对分析归纳。1)《Flora of China》在原藏红杉类群中分立出贡布红杉。2)3种志书均选择雌球花与球果的苞鳞是否反折或明显后弯作为重要的检索特征。其它检索特征主要有:一、二年生小枝干后的颜色、球果大小、种鳞形态及颜色、苞鳞先端形态,《Flora of China》更是将短枝之长宽比及雄球花长度、形状作为重要特征性状。3)西藏产红杉组植物特征性状检视结果表明,疑似不同种同时出现在同一居群的情况十分普遍,如错那县、米林县之贡布红杉与藏红杉,亚东县之贡布红杉与怒江红杉,巴宜区之藏红杉与怒江红杉,波密县之怒江红杉与藏红杉,以及芒康县之红杉、大果红杉与怒江红杉。1)《Flora of China》将贡布红杉作为种来处理是不可靠的,无论是从分布区看还是从形态特征看,都应与藏红杉合并。2)在西藏分布的红杉组植物中,仅有喜马拉雅红杉在形态学上表现得较为清晰。而怒江红杉与藏红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过渡。3)落叶松属红杉组之主要检索特征如苞鳞劲直与反折(或向后弯曲)、球果粗短与细长、种鳞颜色及形状、球果大小、针叶长度及两面具龙骨突情况、雄球花形状及大小、苞鳞形状以及短枝形态,均存在明显的过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