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珊珊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基因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移植
  • 3篇衰竭
  • 3篇免疫
  • 3篇抗体
  • 3篇基因表达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3篇CHO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血清
  • 2篇抑制物
  • 2篇球蛋白
  • 2篇围术期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克隆

机构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7篇郑珊珊
  • 4篇刘盛
  • 3篇侯剑峰
  • 2篇宋云虎
  • 2篇郑哲
  • 2篇吴安然
  • 2篇林嘉友
  • 2篇刘锰
  • 2篇张帅
  • 1篇王又孚
  • 1篇杨红玉
  • 1篇黄洁
  • 1篇王志杰
  • 1篇刘火媛
  • 1篇徐建青
  • 1篇刘少辉
  • 1篇司静懿
  • 1篇宋国兴
  • 1篇廖中凯
  • 1篇孙张岩

传媒

  • 3篇国外医学(免...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单侧肺动脉主干闭塞患者的外科治疗
2020年
目的总结单侧肺动脉主干闭塞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ulmonary thromboendarterectomy,PTE)治疗的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8年阜外医院15例单侧闭塞CTE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手术时平均年龄(34.1±12.0)岁。结果术中平均停循环时间(31.1±12.1)min,住ICU时间5(2~29)d,住院时间15(8~29)d,围术期无死亡。术后肺动脉收缩压[(69.9±27.9)mm Hg降至(35.1±9.7)mm Hg,P=0.020]下降明显,但术后仅6例(40.0%)患者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术后患者平均随访49个月,无死亡,2例患者血栓复发。结论单侧闭塞病变是CTEPH中一种特殊类型,尽管围术期管理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和血栓复发风险高,PTE手术治疗早期及远期效果确切。
宋武仲肇基郑珊珊宋云虎刘盛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血栓栓塞内膜剥脱外科治疗
终末期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移植的预后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索终末期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移植后围术期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959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肺动脉收缩压(PASP)水平分为PASP<40 mmHg组(n=441,1 mmHg=0.133 kPa)、40 mmHg≤PASP<50 mmHg组(n=211)和PASP≥50 mmHg组(n=307),并对术前PASP<40mmHg及PASP≥40 mmHg患者分别分为肺血管阻力(PVR)<3 wood单位(WU)、3 WU≤PVR<5 WU及PVR≥5WU亚组。比较各组受者的围术期情况和远期预后,探索各肺动脉循环指标与围术期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PASP<40 mmHg组、40 mmHg≤PASP<50 mmHg组和PASP≥50 mmHg组受者男性比例、吸烟史比例、术前总胆红素水平、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比例、供受者体重匹配率、性别匹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PASP组术后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在PASP≥40 mmHg受者中,PVR≥5 WU亚组受者术后30 d生存率显著低于PVR<3 WU及3 WU≤PVR<5 WU亚组(P=0.02),而术后5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相关因素后未发现术前各肺循环指标与围术期死亡率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心脏移植前PASP及PVR均升高的受者心脏移植后早期预后较差,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郑珊珊刘盛宋云虎黄洁廖中凯侯剑峰唐汉韡郑哲
关键词:心脏移植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管理
人白细胞介素-1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1998年
目的构建一个能在原核高效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3(HIL-13)的系统。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L-13的cDNA,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2T后进行诱导表达。结果合成了特异编码HIL-13的cDNA,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GEX-2THIL-13,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表明,表达质粒中的插入片段为HIL-13基因;诱导表达出含有HIL-13的融合蛋白谷光苷肽-S-转移酶-HIL-13(GST-HIL-1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9000。结论(1)从T淋巴细胞中克隆出HIL-13基因。(2)HIL-13cDNA在原核细胞表达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7%。
孙张岩司静懿刘士德宋国兴宋国兴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3T淋巴细胞克隆
儿童心脏移植围术期处理被引量:6
2021年
儿童心脏移植是治疗年龄<18岁的终末期心衰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2],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心肌病、无法常规矫治伴严重心力衰竭/缺氧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以及经姑息或常规矫治仍不能改善症状的不可逆心脏病。自1967年美国Adrian Katrowitz实施世界第1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以来。
张帅郑珊珊廖仲恺刘盛侯剑峰
关键词:心脏移植手术严重心力衰竭围术期处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改善症状
花粉症快速免疫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测定被引量:2
1997年
动态观察花粉症快速免疫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IgE、IgG和IgG4抗体的变化。对49例进行快速免疫治疗的花粉症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IgE、IgG和IgG4。结果:花粉症患者血清特异性IgE、IgG和IgG4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和P<0.05)。免疫治疗6周后IgG和IgG4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和P<0.05),IgE抗体无明显变化。证实快速免疫治疗在临床症状改善的同时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快速升高。
王又孚王旭东郑珊珊郑珊珊
关键词:免疫疗法花粉症免疫球蛋白抗体
单克隆抗体测定人IgE和IgG、IgA、IgM诊断盒的研制
1995年
本研究属国家“七五”重大科技项关项目,采用经典的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IgG、IgA、IgM、IgE和Kappa、Lambda单克隆抗体(McAb)、并研制抗人IgE ELISA和抗人IgG、IgA、IgM免疫单扩散(SRID)诊断盒。
吴安然邹明发林嘉友邱钢郑珊珊张克刘火媛
关键词:杂交瘤技术抗体测定
人补体C_1-抑制物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1996年
利用全长人C1-INHcDNA片段构建成功可在COS-7细胞中瞬间表达重组人C1-INH的表达质粒pSVLC1。通过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经体外标记、免疫沉淀和Webtern印迹后发现,转染细胞可分泌─条分子量约110kD的免疫活性蛋白带。ELISA测定其表达水平,在转染后72h可达2μ/(ml·107细胞)。功能活性测定表明重组C1-INH具有抑制C1s酯裂解的作用。
杨红玉郑珊珊
关键词:基因表达COS-7细胞补体
利用双顺反子表达质粒在CHO细胞中有效表达人补体1抑制物
1997年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取编码人补体1抑制物(C1-inhibitor,C1-INH)的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ED中,构建成功可在CHO细胞中有效表达人C1-INH的表达质粒。采用Lipofectin法将其转染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获得有效表达人C1-INH的CHO-dhfr+细胞克隆。经Northern印迹、免疫及Western印迹等试验检测证实,重组的细胞克隆可以表达人C1-INH,特异性ELISA检测其表达水平在0.4μg/ml左右。重组C1-INH活性检测采用酯酶裂解抑制法。
杨红玉郑珊珊
关键词:基因表达双顺反子CHO细胞
医学院校研究生学生干部工作体系探索——以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为例
2022年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而医学研究生学生干部的培养对于促进医学研究生全面发展、提升医疗队伍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以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研究生的生源特点为依托,分析当前医学院校研究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提升医学研究生学生干部整体水平的工作体系,即从综合选拔、分类培训、多维考核、有力奖惩和多途径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索,从而培养出医学素养专业、综合素质全面的医学后备人才。
杨宁燕潘润琦张瑞燕孟旭郑珊珊刘少辉
关键词:学生干部
冷缺血时间及供者年龄对心脏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单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移植中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及供者年龄对心脏移植受者院内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5~2020年首次行原位心脏移植的518例受者,并根据供心CIT将其分为<4 h组(n=225),4 h≤CIT <6 h组(n=171)及CIT≥6 h组(n=122),每组再根据供者年龄<40岁和≥40岁分为两个亚组。记录受者、供者基本资料与受者术中及术后应用机械辅助的情况,统计院内死亡率以及随访生存率。结果:供者平均年龄(35.5±11.1)岁(5~58岁),平均CIT(4.6±1.7) h(0.9~11.3 h)。CIT <4 h组、4 h≤CIT <6 h组与CIT≥6 h组院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vs. 4.7%vs. 6.6%,P=0.70),术中或术后应用机械辅助的受者比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0.4%vs. 21.6%vs. 30.3%,P=0.93)。亚组分析中,不同CIT组的亚组院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h≤CIT <6 h组中供者≥40岁的受者较供者<40岁的受者术中或术后机械辅助装置应用比例高(27.7%vs. 17.9%,P=0.01),CIT≥6 h组供者≥40岁受者较供者<40岁受者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长[(9.8±14.3)d vs.(6.4±6.0)d,P=0.01]。随访期间,各CIT组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5),各亚组分析中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长的CIT使接受≥40岁供者供心的受者ICU停留时间显著延长,但对院内死亡率、术中或术后机械辅助的应用比例及随访生存率方面影响不大。
张帅郑珊珊宋武刘盛侯剑峰郑哲
关键词:心脏移植冷缺血时间心力衰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