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永飞

作品数:463 被引量:6,277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6篇期刊文章
  • 19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6篇天文地球
  • 9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2篇同位素
  • 108篇氧同位素
  • 104篇变质
  • 103篇锆石
  • 94篇地球化
  • 94篇地球化学
  • 76篇俯冲
  • 72篇造山带
  • 55篇高压变质
  • 53篇超高压变质
  • 52篇辉岩
  • 51篇榴辉岩
  • 49篇岩石
  • 49篇流体
  • 44篇花岗岩
  • 43篇苏鲁造山带
  • 40篇矿物
  • 38篇岩浆
  • 33篇定年
  • 33篇俯冲带

机构

  • 450篇中国科学技术...
  • 3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南京大学
  • 7篇西北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南京地质矿产...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安徽省地质调...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合...
  • 2篇科学出版社
  • 2篇法国国家科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461篇郑永飞
  • 113篇赵子福
  • 82篇龚冰
  • 76篇吴元保
  • 41篇陈仁旭
  • 36篇张少兵
  • 34篇傅斌
  • 28篇周根陶
  • 26篇魏春生
  • 22篇李一良
  • 22篇李曙光
  • 18篇唐俊
  • 16篇陈伊翔
  • 14篇吴荣新
  • 13篇肖益林
  • 12篇夏琼霞
  • 11篇周建波
  • 11篇高天山
  • 11篇李龙
  • 10篇杨晓勇

传媒

  • 48篇岩石学报
  • 35篇科学通报
  • 26篇矿物岩石地球...
  • 17篇高校地质学报
  • 16篇地球化学
  • 12篇中国科学:地...
  • 10篇地学前缘
  • 8篇地质学报
  • 8篇地球科学
  • 8篇中国矿物岩石...
  • 7篇地球学报
  • 7篇中国科学(D...
  • 7篇地球学报(中...
  • 7篇2007'全...
  • 7篇第八届全国同...
  • 7篇2012年全...
  • 7篇2006年全...
  • 6篇地质论评
  • 5篇第八届全国同...
  • 5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6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5篇2016
  • 18篇2015
  • 1篇2014
  • 36篇2013
  • 7篇2012
  • 21篇2011
  • 14篇2010
  • 18篇2009
  • 5篇2008
  • 42篇2007
  • 13篇2006
  • 53篇2005
4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橄榄岩中尖晶石的O同位素型继承性与晶体结构转换
增量法计算的矿物对O同位素分馏曲线,得到正尖晶石-矿物对O同位素温度高于尖晶石在地幔中的熔点,而用反尖晶石-矿物对计算的O同位素温度低于尖晶石的熔点,较为合理。因此,地幔橄榄岩中镁铝尖晶的O同位素组成可能继承了其母体反尖...
李一良王峥嵘郑永飞
关键词:O同位素平衡温度尖晶石橄榄岩
针铁矿-四方纤铁矿-水体系氧同位素分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针铁矿是非常重要的三价铁氧化物之一,其氧同位素组成对于古环境再造具有很大的价值。以4种不同的铁化合物作为Fe3+离子的源物质,于30~120℃范围内,采用强迫水解方法,在不同同位素组成的水中分别实验合成针铁矿和四方纤铁矿。结果表明,以Fe(NO3)3·9H2O、NH4Fe(SO4)2·12H2O、Fe(SO4)3·7H2O为Fe3+源物质合成的是纯针铁矿,而以FeCl3·6H2O为Fe3+源物质合成的是四方纤铁矿。氧同位素分析显示,在30~120℃范围内实验测定的针铁矿-水体系和四方纤铁矿-水体系氧同位素分馏几乎不可区分,并且满足下列分馏关系:103lnα针铁矿-水=9.59×103/T-26.39103lnα四方纤铁矿-水=8.85×103/T-24.44实验测定的针铁矿-水体系氧同位素分馏不仅与前人实验结果一致,而且与增量方法理论计算相近。由于实验采用不同反应途径得到了一致的分馏结果,因此所测定的针铁矿-水体系氧同位素分馏代表了热力学平衡。
徐宝龙周根陶郑永飞
关键词:针铁矿氧同位素分馏古环境
角闪石岩对碱性玄武岩地幔源区的贡献:西秦岭中生代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岩根据标准矿物(CIPW)计算是否出现霞石(Ne),大致可以分为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与拉斑玄武岩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较高的碱(K2O+Na2O)质量分数和低的SiO2质量分数.对于这两类玄武岩的成因,...
戴立群赵子福郑永飞
关键词:玄武岩
北淮阳庐镇关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和氧同位素组成被引量:38
2004年
对大别造山带北麓的北淮阳庐镇关浅变质岩浆杂岩进行了锆石阴极发光显微结构观察、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锆石U-Pb定年以及单矿物激光氟化氧同位素分析。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这些样品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或片状分带,为典型的岩浆锆石。少数样品的锆石具有窄的蚀变边。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这些岩浆岩有较一致的形成年龄,变化范围为739±8Ma~754±5Ma。岩浆岩单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其中锆石δ^(18)O为1.39‰~6.81‰,石英为3.12‰~12.47‰,斜长石为0.71‰~8.38‰。锆石的δ^(18)O值在不同岩体和/或同一岩体的不同样品之间具有明显差别,反应了其初始岩浆在氧同位素组成上的不均一性。锆石与其它矿物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氧同位素不平衡,说明它们经历了岩浆期后的扰动,其中部分样品受到了亚固相条件下高温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还有部分样品在岩浆后期演化过程中可能同化混染了高δ^(18)O值的围岩。大多数锆石具有低于典型地慢锆石的δ^(18)O值,表现出^(18)O亏损特征。低δ^(18)O锆石的内部结构和化学组成表现出典型岩浆锆石的特征,表明这些低δ^(18)O锆石是从亏损^(18)O的岩浆中结晶出来的,而非热液蚀变成因。这一结果证明,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低δ^(18)O锆石形成于热液蚀变岩石经部分熔融所形成的低δ^(18)O岩浆。结合这些样品的形成年龄,我们认为这些低δ^(18)O岩浆的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地幔柱裂谷岩浆活动有关,并对应于全球性的雪球地球事件。此外,这些岩石中锆石U-Pb年龄与矿物δ^(18)O分布与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火成岩原岩相似。
吴元保郑永飞龚冰唐俊赵子福查向平
关键词:氧同位素U-PB年龄新元古代
大别-苏鲁造山带大理岩中榴辉岩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大别-苏鲁造山带大理岩中榴辉岩包体的锆石有两种类型,为变质增生锆石和变质重结晶的残留碎屑锆石。变质增生锆石和完全变质重结晶锆石都具有较低的U、Th含量和Th/U比值,且给出两组变质年龄,分别为240.9±4.8~245....
吴元保郑永飞龚冰
关键词:大理岩流体活动U-PB年龄板块俯冲
文献传递
全面落实规划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
民盟十届四中全会期间,群言杂志社以"全面落实规划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题,邀请出席全会的部分中央委员进行了座谈。委员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就"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交流。座谈会由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同志主持。出席座谈会的有(以姓氏笔画为序):
陈万志杨云彦李成贵郑永飞施平徐一帆钱克明董恒宇杨安民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委员中央副主席
大陆板块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活动: 稳定同位素证据
对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矿物稳定同位素的系统研究发现,超高压变质过程中存在少量含水流体,但是流体的活动性很小,在不同岩相界面之间缺乏明显的流体渗透;超高压榴辉岩中的石英脉是蜂期变质后含水矿物降压分解和羟基出溶引起的...
郑永飞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流体活动稳定同位素
文献传递
胶东地块东部变质岩锆石U-Pb定年和氧同位素研究被引量:51
2004年
对胶东地块东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作了系统的锆石U-Ph定年和矿物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对这些变质岩的原岩性质提供了制约。研究得到:(1)区域花岗片麻岩及岩浆锆石普遍不同程度地亏损^(18)O,3个片庥岩样品中岩浆核锆石U-Pb年龄分别为723±36Ma、738±17Ma和744±63Ma,低δ^(18)O值(-0.42~4.14‰)岩浆核锆石说明其原岩为新元古代低δ^(18)O值岩浆岩,石英-石榴石氧同位素温度及少量印支期变质锆石的出现,指示片麻岩与榴辉岩曾经共同经历了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作用;(2)花岗片麻岩中的榴辉岩原岩年龄有两种,一种是新元古代,其U-Ph年龄为806±79Ma。另一种是古元古代晚期,其 U-Pb年龄为1838±41Ma。这2个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年龄分别为229±3Ma和242±21Ma。多数榴辉岩中的变质增生或变质重结晶锆石也具有低δ^(18)O值特征(0.22~3.4‰),指示在榴辉宕相变质作用之前,这些榴辉岩原岩为低δ^(18)O值蚀变岩或低δ^(18)O值基性岩浆岩;(3)大理岩中榴辉岩变质增生锆石δ^(18)O值高达15.9‰,U-Pb年龄为229±4Ma,指示在榴辉岩相变质作用之前,榴辉岩原岩与大理岩一样具有高δ^(18)O值;(4)斜长角闪岩的原岩U-Pb年龄为1719±18Ma,与同时期榴辉岩原岩一起构成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岩浆侵位时的裂谷肩部围岩,在三叠纪大陆碰撞时同样受到变质改造。
唐俊郑永飞吴元保查向平周建波
关键词: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锆石U-PB定年氧同位素原岩性质
水镁石的低温化学合成及其矿物学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在低温条件下应用氯化镁法、氧化铁法和氮化镁法三种不同化学方法合成了水镁石矿物,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法合成的水镁石矿物的X射线衍射谱各有特点,对水镁石形貌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氮化镁法合成产物呈六方板状;氧化镁法合成产物呈大的片状聚集体,但颗粒很小;氯化镁法合成产物多呈不规则粒状聚集体,粒度比较均匀。显然水镁石的形态受合成方法和条件的影响,特别氮化镁法合成的水镁石形状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形状越复杂。差热和热重分析表明,氯化镁法合成水镁石的分解脱水特征温度比氧化镁法和氮化镁法合成水镁石的要低50℃左右,这可能与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有关。对这些合成水镁石的矿物学研究不仅具有材料科学意义,而且为研究天然水镁石成因和性质提供了实验室证据。
徐宝龙郑永飞周根陶龚冰
关键词:化学合成水镁石晶体形貌矿物学
胶东地块西部变质岩锆石U-Pb定年和氧同位素研究被引量:32
2004年
对胶东地块西部变质岩作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和矿物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对这些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和变质时代提供了制约。研究得到:(2)2个TTG片麻岩的原岩谐和年龄分别为2692±14Ma和2691±12Ma,部分锆石记录了1.7Ga~1.8Ga左右的变质事件。岩浆锆石δ^(18)O值为5.11~5.55‰,指示TTG岩浆在成因上与幔源岩石关系密切;(2)呈透镜状包体分布于TTG片麻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全岩δ^(18)O估计值总体在6.0~6.5‰之间,表明斜长角闪岩原岩同样具幔源性质,其原岩初始氧同位素组成总体未受后期变质作用改造,但局部有低δ^(18)O值(3.6‰)斜长角闪岩分布,指示胶东地块西部同样存在δ^(18)O亏损事件;(3)粉子山群长英质副片麻岩具有较高的氧同位素组成,全岩δ^(18)O估计值在12.3~14.5‰之间,锆石δ^(18)O值高达9.92‰,指示其源区物质为高δ^(18)O值表壳岩。粉子山群斜长角闪岩全岩δ^(18)O估计值在5.5‰左右,表明其原岩具有幔源性质,原岩初始氧同位素组成也未受后期变质作用的明显改造;(4)粉子山群混合岩化变质作用时间为1748±22Ma,斜长角闪质混合岩中变质新生锆石δ^(18)O值为6.07‰,长英质混合岩中变质新生锆石δ^(18)O值为6.88~7.67‰,指示在混合岩化变质作用过程中有外部高δ^(18)O值流体加入,引起混合岩氧同位素组成不同程度地升高;(5)粉子山群中橄榄大理岩岩浆核锆石U-Pb不一致线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769±48Ma和215±34Ma,分别代表岩浆锆石结晶年龄和变质年龄,说明胶东地块西部同样存在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并遭受到三叠纪变质作用;(6)分布于TTG片麻岩中的基性麻粒岩原岩年龄为2379±54Ma,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时间为1794±41Ma,与混合岩化变质作用时间基本一致。麻粒岩相变质锆石δ^(18)O值为4.75‰,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基性麻粒岩原岩具幔源性质,其原岩氧同位素组成未受到后期变质作用改造。胶东�
唐俊郑永飞吴元保查向平周建波
关键词:变质岩锆石U-PB定年氧同位素原岩性质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