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德俊

作品数:86 被引量:689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文化科学
  • 12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22篇图书
  • 19篇图书馆
  • 18篇用户
  • 9篇预警
  • 9篇企业
  • 8篇危机预警
  • 7篇信息服务
  • 6篇用户参与
  • 6篇实证
  • 5篇引文
  • 5篇用户满意
  • 5篇用户满意度
  • 5篇知识服务
  • 5篇情报
  • 4篇信息预警
  • 4篇引文分析
  • 4篇用户需求
  • 4篇知识
  • 4篇评价指标
  • 4篇组织气候

机构

  • 77篇南京农业大学
  • 14篇南京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安徽财经大学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宁波职业技术...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连云港市图书...
  • 1篇常州工程职业...

作者

  • 84篇郑德俊
  • 5篇叶继元
  • 5篇李永明
  • 5篇张正慧
  • 3篇孙振
  • 3篇魏瑞斌
  • 2篇李杨
  • 2篇黄水清
  • 2篇胡晓辉
  • 2篇汪社教
  • 2篇朱毅华
  • 2篇倪峰
  • 2篇高荣华
  • 2篇高风华
  • 2篇王硕
  • 2篇李美玉
  • 1篇杨海平
  • 1篇王东波
  • 1篇施国良
  • 1篇宋歌

传媒

  • 22篇图书情报工作
  • 9篇情报理论与实...
  • 7篇情报科学
  • 6篇情报杂志
  • 4篇大学图书馆学...
  • 3篇图书情报知识
  • 3篇中国农业教育
  • 2篇图书馆论坛
  • 2篇图书馆理论与...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国家图书馆学...
  • 1篇科技与管理
  • 1篇图书馆建设
  • 1篇中国图书馆学...
  • 1篇科研管理
  • 1篇中国信息导报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图书馆
  • 1篇图书馆杂志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信息生态学视角的网络舆情管理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随着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和用户数的急剧增加,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已逐步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文章从信息生态学视角探讨了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机制,分析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网络信息生态理论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提出了未来互联网舆情监管的研究重点,并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朱毅华张超群郑德俊谭涛
关键词:信息生态网络舆情舆情管理
文献视角下的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研究:特征、传播与治理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意义]对社交媒体中的健康谣言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剖析,有助于拓展健康信息学的研究视野,为健康谣言的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借鉴。[研究设计/方法]将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相结合,在对健康谣言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SSCI、SCI、PubMed、CSSCI、CSCD以及北大核心期刊相关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2022年4月14日前发表的213篇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和总结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特征、传播和治理等方面研究。[结论/发现]研究揭示了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的特征、传播要素以及识别方法,最终构建出社交媒体健康谣言多主体协同治理框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健康谣言公共语料库、关注多模态健康谣言研究、重视“真实性被证实不为假”的健康谣言、揭示不同媒介健康谣言传播特性的差异、结合图情领域特色与优势的健康谣言研究等角度,对未来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研究进行展望。[创新/价值]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治理体系的背景下,通过对国内外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研究进行梳理,厘清了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的研究脉络与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研究的方向。
朱梦蝶付少雄郑德俊李杨
关键词:社交媒体谣言传播
面向知识服务的多模态资源知识重组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意义]多模态资源虽类型丰富但分散无序,挖掘多模态资源间隐含的知识关联进而实现跨模态、多角度的知识重组,对于多模态资源的智能管理与深层服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过程]文章立足知识服务的特点与需求,结合多模态资源的特征,探讨多模态资源的知识挖掘方案,并基于此方案探讨可通用的多维度知识重组方案。在此基础上,以多模态红色资源为代表,通过对红色人物陈毅相关多模态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实现相关文本、图像、视频资源的知识重组,开发了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陈年毅事”,并从时间、地点、人物、主题等不同维度探讨了可视化知识服务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知识重组方案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可以为多模态资源的深度挖掘、多维组织与服务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局限]图像及视频资源有待更深层的挖掘;知识关联方式还有待补充。
程为郑德俊
关键词:知识服务知识挖掘知识重组可视化
图书情报学界两位教授当选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首届委员
2004年
2004年6月21-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是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为适应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
郑德俊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委员
中文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的相关关系,检验期刊零被引率作为期刊评价反向指标的科学性。【方法】以CSSCI为数据源,选择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时间窗口分别为2-5年的期刊零被引率、期刊关键评价指标,借助于SPSS分析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和h指数)显著负相关,期刊自引对于期刊的引用突破并不构成重要影响。【结论】期刊零被引率可以作为一个反向指标,但需要考虑学科差异性。
李美玉王硕郑德俊
关键词:评价指标
期刊学术论文的被引缺失研究——以情报学期刊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学术论文被引可以为学术论文质量的判定提供依据。论文以部分情报学刊物中被引缺失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为统计源,从数量比例、篇均引文率、被引缺失论文的基金论文分布、被引缺失论文的研究主题等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期刊的被引缺失论文指标应纳入期刊评价体系,并从稿源选择、学术研究规范培育、期刊间合作等视角提出提高期刊质量的相关建议。
郑德俊孙振庄重
关键词:引文分析论文质量
普赖斯奖获得者引用特征分析
2012年
引用认同是引文研究的新视角,是从引用者本身出发,包含引用认同和被引网络图两个方面。以22位普赖斯奖获得者(见表1)的2895篇论文、53405条引文为研究对象,借助Histcite、Bibexcel、CitespaceII等科学计量和信息可视化工具,了解他们的学术社会网络关系,揭示了国际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关键文献、权威期刊和关键词情况,为国内相关学者了解本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提供参考。
郑继来郑德俊周露
关键词:引文分析共引分析
移动图书馆词典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文章借助于移动图书馆评论语料、文献语料和相关词库收集词条,构建可靠有效的移动图书馆词典,并将其应用到移动图书馆用户评论分词中,提高了分词的准确率和时间性能。
朱婷婷郑德俊
关键词:分词
农业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农科研究生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当前农业高校研究生在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安全等素养方面都存在缺失。因此,应根据农业高校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加强信息素养课程的整合,建立合作学习型的教学模式,探索提升农业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的新途径。
张琳屈卫群郑德俊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高参与度科普类微博知识内容价值共创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意义]研究微博平台如何促进用户参与并共同创造知识内容价值,为图书馆在新媒体平台中开展的知识服务提供优化启示。[方法/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法,以高参与度科普类微博为例,爬取博文内容、评论、转发量、点赞量等数据,构建其特征描述框架,分析知识内容表达特征;通过标引和抽取等手段分析博主与用户间的知识内容互动特征。[结果/结论]高参与度科普类微博具有内容精简或充盈且媒体形式多样、句型丰富且蕴含情感等表达特征,有效地吸引了用户参与;其中,解答用户问题、纠正/反驳用户观点等6类互动类型促进了用户知识贡献,实现了知识内容价值共创。为图书馆在新媒体平台中开展知识服务总结的启示有:图书馆在内容建设上应挖掘用户需求、丰富知识内容表达形式等;同时要建立互动机制,积极解决用户知识需求、树立意见领袖形象等。
崔竞烽郑德俊洪诚夏雯娟
关键词: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知识贡献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