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学党

作品数:58 被引量:461H指数:14
供职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两岸
  • 7篇CMS模型
  • 6篇农产
  • 6篇农产品
  • 6篇产品贸易
  • 5篇农产品贸易
  • 5篇全球价值链
  • 5篇自由贸易
  • 5篇自由贸易区
  • 5篇贸易区
  • 5篇价值链
  • 4篇谈判
  • 4篇区域经济
  • 4篇经济一体化
  • 4篇ECFA
  • 3篇业内贸易
  • 3篇中韩
  • 3篇中华自由贸易...
  • 3篇区域经济一体...
  • 3篇贸易互补

机构

  • 47篇对外经济贸易...
  • 25篇工业和信息化...
  • 11篇中国国际贸易...
  • 4篇石河子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北京青年政治...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55篇郑学党
  • 13篇庄芮
  • 12篇华晓红
  • 7篇蓝庆新
  • 3篇胡海晨
  • 3篇杨立强
  • 2篇张企申
  • 2篇王元彬
  • 2篇肖艳
  • 2篇赵宏亮
  • 2篇张裕仁
  • 1篇王元彬
  • 1篇蔡彤娟
  • 1篇张国军
  • 1篇汪霞
  • 1篇林汉川
  • 1篇范黎波
  • 1篇江帆
  • 1篇张东阳
  • 1篇刘喜丽

传媒

  • 5篇国际经济合作
  • 3篇理论学刊
  • 3篇新疆社会科学
  • 3篇国际经贸探索
  • 2篇台湾研究集刊
  • 2篇国际商务(对...
  • 2篇亚太经济
  • 1篇北方经贸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理论探讨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财贸经济
  • 1篇国际贸易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经济经纬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价值链、东亚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引量:7
2017年
经济全球化带来国际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生产环节的全球分解,进而形成全球价值链,促使国际贸易由传统货物贸易向任务贸易转变。国际资本追逐效率和市场的天性,进一步加速了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复杂化,推动任务贸易和世界制造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互为因果关系,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国际贸易的传统统计方法也逐渐受到挑战。中国处在东亚生产网络的核心位置,若要在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从长期看应重点推动价值链升级,从中短期看应鼓励企业参与国际供应链,主动回应减少供应链壁垒的国际倡议并提出中国主张。
郑学党华晓红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东亚生产网络区域经济一体化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两岸产业合作升级路径与策略选择被引量:9
2017年
两岸产业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产物,是国际生产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东亚生产网络的关键环节,两岸产业合作共同参与全球价值链。国际产业转移造成的产业结构差距和国外大规模对技术转移的封锁,使得两岸产业合作在东亚生产网络中位居产业链末端位置,缺乏对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和有效的终端市场。当前,两岸产业合作不仅面临着大陆深化改革开放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机遇,同时也存在着政治互信基础薄弱、内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挑战。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两岸应不断通过提高内部合作层次来构建拥有自我核心竞争力的本地供应链以及通过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根植于当地供应链,这是两岸产业合作升级的两条主要路径,不同的升级路径又有不同的合作策略。
郑学党华晓红
关键词:两岸产业合作全球价值链
ECFA早期收获全面实施对台湾产业之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台湾产业竞争力已经出现弱化趋势,台湾商品出口占全球市场比重,由1999年的2.2%下降为2009年的1.6%,外贸导向型的台湾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困难、产业外移等突出问题。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了具有特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从此开启两岸经贸交流制度化新时期。2010年9月12日ECFA生效,2011年1月1日,ECFA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正式启动。在迄今一年左右时间里,台湾的贸易和投资都获得了大幅增长,ECFA整体效果明显。事实证明,ECFA早期收获计划的全面实施,有利于推动台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台湾的产业创新。未来一段时期,两岸要在进一步商谈ECFA单项协议的同时,努力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合作发展道路,形成两岸产业"联动体",以此缓解产业外移对岛内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助推台湾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庄芮张企申华晓红郑学党
国外数字经济战略的供给侧实施路径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4
2017年
ICT服务业是未来全球数字经济整合的基础。目前,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突进性和典型的国别及区域的封闭性,而国别数字经济的突进和区域数字经济的整合是全球数字经济网络的先导。基于供给侧角度,进一步对世界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战略进行概括和分析,并明确这些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供给侧核心和路径,最后对我国制定和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提出一些建议。
郑学党赵宏亮
关键词:数字经济
中美两国在智利市场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同智利有着紧密的贸易联系,贸易结构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和竞争性。本文对中美两国在智利市场的总体竞争关系、竞争强度和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中美两国众多产品在智利市场存在较大的竞争关系,尤其是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的竞争程度在逐渐增强,为提高中国产品在智利市场的竞争力,应积极利用中—智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中国对智利的投资。此外,利用智利资源优势在当地建立境外经济合作贸易区,无疑也是一种双赢选择。
庄芮郑学党
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需要加快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依据2001—2010年相关的平均数据,以全国及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协调关系、生存能力、发展质量、生活质量等四个层面对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同时滞后于城镇化率发展速度;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从东向西呈现明显的高—中—低分布,同时区域内部质量水平差异较为显著。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应从推动人口城镇化与非农业化协调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区域内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及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
蓝庆新郑学党韩雨来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
中国环境产品出口技术结构的动态演变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深刻认识为国际间环境产品贸易提供了充足动力,环境产业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研究中国环境产业发展国际竞争力水平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环境产品协定》谈判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出口复杂度指数测度我国出口环境产品的技术结构,并分析2001年以来我国出口环境产品技术结构的动态演变,揭示了中国环境产品出口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变动趋势,提出加强环境产品技术研发投入、扩大环境产品对发达国家出口以及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促进环境产品出口的产业发展合理化政策建议。
胡海晨胡海晨林汉川
关键词:环境产品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指标评估
2010年
2010年6月29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重庆签署,开创了两岸经贸关系新格局,为两岸经贸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背景下,探讨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客观市场因素。
华晓红郑学党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RCA本位币优势农产品比较优势
中国在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中的FTA利用率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研究显示,CAFTA、CEPA和ECFA利用率与国际上一些重要的FTA利用率相比尚存一定差距,这不仅受企业认知水平、原产地证书申领成本和税率差额等一般因素的影响,而且与东亚生产模式和原产地规则等特殊因素密切相关。为提高中国周边FTA利用率,应该重点在加强宣传,提高企业认知水平;简便手续,降低原产地证书申领成本;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区域内生产网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华晓红汪霞郑学党
关键词:CAFTACEPAECFA
港澳台—中国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被引量:4
2012年
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作为对外开放的典型标志,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更是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排名第二、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最多的经济体。中国对外开放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港澳台地区功不可没,甚至可言,如果没有同文同种的新型工业化经济体港澳台与中国内地的密切经贸往来,中国对外开放将经历较长的探索阶段。港澳台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也是迄今最主要的投资者,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推动者,也是中国进军国际市场的最重要中介与平台。无论是珠三角经济带还是长三角经济带,港澳台企业都是重要的支柱力量。中国最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是与香港和澳门签署的,今后中国的自贸区战略,港澳台地区将成为核心。
华晓红郑学党
关键词:港澳台贸易投资中华经济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