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郎铁成

作品数:29 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出血
  • 9篇脑出血
  • 7篇高血压
  • 6篇血管
  • 5篇高血压脑出血
  • 4篇醒脑
  • 4篇血压
  • 4篇术后
  • 4篇颅脑
  • 3篇引流
  • 3篇手术
  • 3篇注射液
  • 3篇脑梗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2篇动脉瘤
  • 2篇星形
  • 2篇星形细胞
  • 2篇星形细胞瘤
  • 2篇醒脑静

机构

  • 16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佳木斯大学
  • 4篇佳木斯大学附...
  • 3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 1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29篇郎铁成
  • 10篇姜晓东
  • 6篇蔡体平
  • 5篇魏金
  • 4篇甄云
  • 4篇迟大鹏
  • 3篇顾九馥
  • 3篇王跃华
  • 3篇穆林森
  • 2篇迟风令
  • 2篇孙彦辉
  • 2篇李奇峰
  • 2篇刘宏亮
  • 2篇赵慧松
  • 2篇李吻
  • 2篇胡文斌
  • 1篇张剑宁
  • 1篇王保成
  • 1篇刘富荣
  • 1篇廉晓宇

传媒

  • 9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康复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17
2013年
外科手术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各种手术方法的选择仍有争议,我国亦缺乏出血性脑卒中外科治疗规范。外科手术在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应用差异很大,主要有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脑内镜手术、神经导航技术、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CT导向穿刺血肿抽吸术,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同时从根本上预防脑出血致死率及致残率是关键。
张伟姜晓东蔡体平迟大鹏魏金郎铁成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梳理术随访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梳理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5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实施的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梳理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分析,总结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0d155例患者中疼痛消失150例(96.77%),显效3例(1.94%),死亡2例(1.29%)。术后对153例患者随访3~60个月,随访治愈132例(93.62%),显效6例(4.25%),有效2例(1.42%),无效1例(0.71%)。6例(4.26%)患者复发,复发时间16个月至3.5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面部麻木、口唇疱疹、头痛、眩晕、枕神经痛、听力障碍、耳鸣、脑脊液漏。其中术后面部感觉正常69例(45.10%),轻度面部麻木57例(37.25%),中度麻木27例(17.65%)。随访发现其中22例(15.6%)恢复正常,19例(13.48%)减轻。出现口唇疱疹、头痛、眩晕、枕神经痛的比例分别为37.26%、23.53%、19.61%和9.8%,住院期间均痊愈;暂时性听力下降15例,随访未发现持续听力下降病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1.29%),均因当日和2d继发脑出血死亡。未观察到复视、面瘫、颅内积气、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结论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感觉根梳理术适应证广,临床疗效良好而稳定,术后并发症轻微。
姜晓东张剑宁李明郎铁成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01—2014-01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破裂后脑出血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2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行血管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CVS、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可降低再出血率及DCVS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魏金郎铁成姜晓东蔡体平迟大鹏周亮亮
关键词:脑动脉瘤穴位注射血管栓塞术
颅底部术后深部脑梗死
2003年
麻旭东郎铁成汤加滨韩占滨
关键词:颅底部术后脑梗死CTMRI
HICH各种术式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及结局的关系——个体化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HICH各种术式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及结局的关系。方法对5所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1月~2008年1月住院手术的1004例患者,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按骨瓣开颅(A组)、小骨窗开颅(B组)、CT定位或立体定向钻孔引流(C组)、神经内镜手术(D组)、脑室外引流(E组)的手术方式分为5组,结合出血部位、出血量及临床实际,对个体化选择手术时机和术式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出血量大(>80ml)的深、浅部血肿,中线结构移位明显或脑疝中晚期,宜选用骨瓣开颅;(2)出血量中等(>50~80ml)的浅部血肿,宜选用小骨窗开颅;神经内镜手术对出血量中等的深、浅部血肿均宜选用;(3)出血量小(20~50ml)的深、浅部血肿,病情轻、特别是血肿液化者,宜选用钻孔引流;(4)脑室出血宜选用外引流,钻孔部位以枕角为宜;脑室铸型宜选用小骨窗或神经内镜手术;(5)中、小量出血手术时机6~12h为妥,出血量大应及时手术以挽救生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结论HICH要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个体化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才能提高疗效。
迟风令光正耀张弛郎铁成许树元郑洪波赵慧松
关键词:手术个体化
脑膜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讨被引量:3
1999年
<正>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4%~25.0%,绝大多数脑膜瘤属良性,生长缓慢,包膜完整,大多数可切除,但是良性脑膜瘤全切术后的复发率仍高达9%~22%。本文总结我院1982~1993年收治的150例脑膜瘤对全切术后105例复发12例的复发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治意见。
郎铁成王跃华廉晓宇孙彦辉王重阳
关键词:脑膜瘤术后复发
脑微出血与脑出血被引量:6
2010年
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较差。研究显示,脑微出血与脑出血密切相关,脑微出血可能是脑出血发生或复发的先兆。文章针对脑微出血与脑出血的关系,从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观察以及脑出血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王保成姜晓东胡开敏郎铁成
关键词:脑出血脑血管障碍脑梗死微循环磁共振成像
经皮锥孔穿刺行血肿与脑室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
2001年
甄云刘宏亮郎铁成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脑室引流
顶入式膀胱腹膜指压分离法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1994年
顶入式膀胱腹膜指压分离法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赵文霞,李振元,赵莲茹,刘富荣,郎铁成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手术方法,文献已有多种报道[1],其区别是游离膀胱进入子宫下段的方法不同。为寻找更理想的游离膀胱和充分暴露子宫下段的方法,我们对腹膜外剖宫产术式进行...
赵文霞李振元赵莲茹刘富荣郎铁成
关键词:剖腹产指压法腹膜外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4例星形细胞瘤病理蜡块中PCNA与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二者的相关性及其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PCNA表达强度随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8801,P<0.05).Ⅲ~Ⅳ级与Ⅰ~Ⅱ级、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升高EGFR蛋白的表达率逐渐升高,Ⅰ~Ⅳ级阳性率分别为11.1%、33.3%、63.6%、75.0%.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6597,P<0.05).Ⅲ~Ⅳ级与Ⅰ~Ⅱ级.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P<0.01).而PCNA的评分与EGFR的表达状况无显著相关性(x2=17.11.P>0.05)结论:PCNA与EGFR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利于判断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恶性程度及增殖性,为临床上对该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
甄云孙彦辉郎铁成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增殖细胞核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CN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