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殿俊

作品数:47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成像
  • 11篇细胞
  • 8篇慢性
  • 8篇肺癌
  • 7篇CT
  • 6篇肿瘤
  • 6篇细胞癌
  • 6篇灌注
  • 6篇肺疾病
  • 5篇动脉
  • 5篇肾细胞
  • 5篇肾细胞癌
  • 5篇阻塞性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计算机成像
  • 5篇肺功
  • 5篇肺功能
  • 5篇COPD患者

机构

  • 45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45篇邹殿俊
  • 35篇崔书君
  • 31篇朱晓龙
  • 20篇李传贵
  • 18篇杨飞
  • 18篇朱月香
  • 17篇耿鹤群
  • 14篇张志林
  • 6篇宋晓
  • 6篇张凡
  • 6篇李彦明
  • 5篇纪蒙蒙
  • 4篇刘昭
  • 3篇汤建华
  • 3篇张斌
  • 3篇梁占东
  • 2篇吴伟
  • 2篇王大伟
  • 2篇陈静
  • 2篇高战强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4篇中国数字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CT和M...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MSCT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MSCT对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及随访原则。方法 15例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回顾性分析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5例患者中,6例良性病变,边界多清楚,部分周围伴有间质改变;4例癌前病变,边界模糊,伴有部分实性成分;5例恶性肿瘤,边界毛糙,实性成分居多,且部分伴有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结论 MS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中,分叶、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泡征、棘状突起、界面毛糙等是肿瘤恶性的重要征象。
朱晓龙邹殿俊李传贵耿鹤群崔书君
关键词:MSCT
64排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张志林崔书君朱月香邹殿俊朱晓龙李传贵杨飞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多排CT冠状动脉造影
增强CT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崔书君朱月香高战强王君琛张志林邹殿俊朱晓龙李传贵刘昭
通过对186例肺内孤立性结节动态增强扫描0.2mm重建,观察病灶及周围血管形态并作分类和测量;结果表明高分辨率薄层增强扫描能对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比较大的帮助。该研究把高分辨CT与造影剂跟踪技术有机结合,对病灶的三期强...
关键词:
关键词:CT扫描诊断造影剂
血管征在肺内孤立性结节HRCT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血管征的出现及其分型以及血管直径测量,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6例肺内孤立性结节作肺部CT常规容积扫描8mm重建,局部动态增强扫描0.2mm重建,观察病灶及周围血管形态并作分类和测量。结果手术病理证实肺内孤立性结节186例,血管征的总出现率为80.9%(149/186),其中恶性孤立性为结节87.3%(89/102),良性孤立性结节为71.5%(60/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征可分为4种类型,在良、恶性孤立性结节中的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孤立性结节的平均血管总直径为(4.9±1.3)mm,明显大于良性孤立性结节(2.3±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SPN的单根血管最粗为(3.61±1.21)mm,而良性为(1.70±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CT薄层扫描能很好显示孤立性结节的血管,血管征分型及血管的直径大小对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比较大的帮助。
高战强崔书君王君琛吴伟朱月香张志林朱晓龙邹殿俊李传贵杨飞刘昭
关键词:肺结节计算机体层扫描病理学
CT定量测量与CR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不同价值对比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CT定量测量与CR在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肺功能的不同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16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多层螺旋CT(MSCT)定量分析和计算机X摄影(CR)检查。评估MSCT定量指标和CR测量与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Vex、Vin与RV、TLC、RV/TLC呈正相关(P<0.05),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P<0.05);Vex/Vin与RV、RV/TLC呈正相关,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P<0.05),MLDin与其相反(P<0.05);MLDex、MLDex-MLDin与RV、TLC、RV/TLC呈负相关,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P<0.05)。肺高与RV、TLC、RV/TLC呈正相关),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左肋膈角、右膈顶与前肋关系与RV、RV/TLC呈正相关,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P<0.05);右下肺动脉横径、右肋膈角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右膈顶与后肋关系和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膈弓高度与T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MSCT可定量检查肺容积和密度,且与肺功能改变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MSCT在COPD急性加重期早期诊断优于CR。
邹殿俊纪蒙蒙朱晓龙杨飞李传贵朱月香崔书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多层螺旋CT计算机X线摄影肺功能
100例肾细胞癌的64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细胞癌的64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研究64排螺旋CT在肾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经手术病理及CT检查证实为胃癌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与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肾细胞癌患者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T分期与临床分期的关系,评估CT对肾癌预后的判定价值。结果:采取CT诊断肾细胞癌分期Ⅰ期符合率为92.6%,Ⅱ期符合率为90.9%,Ⅲ期符合率为89.1%,Ⅳ期符合率为80.0%;CT分期与T分期符合率分别为T1期100.0%,T2期91.3%,T3期91.7%,T4期100.0%。结论:在肾细胞癌患者术前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检查,可准确进行术前分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同时可作为肾癌患者预后动态评估的主要依据,值得应用。
张志林宋晓崔书君邹殿俊朱晓龙耿鹤群
关键词:肾癌体层摄影术
CT定量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竖脊肌横断面积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本研究主要应用CT检查评估竖脊肌的横断面积作用,探讨竖脊肌横断面积与COPD患者的相关性,预测COPD患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6-2015.6间130例被明确诊断为COPD患者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年龄47-74岁,平均(56.1±8.7)岁;吸烟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胸部CT检查。记录信息包括:m MRC、George's呼吸调查表评估、Charlson并发症指数、定量分析肺气肿使用截断值为-960 Hu测定低衰减区百分比(LAA%)。在CT图像上识别左右竖脊肌,并手动勾画竖脊肌伪彩。计算两边竖脊肌横断面积和脊柱左右竖脊肌总的横断面积。结果:COPD患者竖脊肌横断面积为(39.20±6.98)cm2,明显低于吸烟对照组的(29.77±6.97)cm2,P<0.0001。高年龄(P=0.03)、BMI减低(P=0.003)、m MRC呼吸困难评分增高(P<0.0001)、FEV1%预测值减低(P=0.007)、IC/TL比降低(P<0.0001)、DLCO(P<0.0001)减低、LAA%(P=0.0004)增加、PMCSA(P=0.0004)减低、竖脊肌横断面积减少(P<0.0001)与所有死亡率原因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对胸部CT横断层面进行竖脊肌面积测量,分析出竖脊肌横断面积与临床参数具有相关性,竖脊肌面积是COPD患者所有死亡率原因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邹殿俊张斌崔书君
关键词:COPD计算机成像骨骼肌肺功能
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acute exacer-bation,AECOPD)患者的CT图像特征,并测量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的管壁厚度,为诊治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选取AECOPD患者30例、体检正常者30例和经临床诊断为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分析其CT征象;使用MPR技术重建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垂直的层面的断面图像,测出管壁的内径(L)、外径(D),计算出气道壁的厚度和外径之比(TDR)、气道壁的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的百分比(WA%)。结果 AECOPD组患者的支气管壁较COPD组及对照组增厚,各组间WA%、TD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OPD组患者支气管管壁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各组间WA%、TD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可以较真实、直观地评估AECOPD及COPD患者的气道直径、气道重构与气流受限的关系,TDR、WA%能够作为评估AECOPD、COPD气流受限敏感的指标。
齐志民贺松邹殿俊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期
CT定量分析COPD患者胸大肌面积与全身骨骼肌质量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COPD患者胸部CT检查胸大肌面积与全身骨骼肌质量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胸大肌横断面积能够预测COPD病程严重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435例COPD患者,均执行低剂量胸部CT和生物a阻抗分析,并记录所有放射数据和病史记载。在主动脉弓横断层面定量分析胸大肌面积,后进行测量。感性兴趣区(ROI)勾画出胸大肌。应用BIA系统分析身体成分。应用X-扫描II 8-触极电极系统测量总体或部分阻抗(手臂、大腿及躯干)和不同频率(1,5,50,250,550,1000 k Hz)交变电流强化相角。结果:COPD实验者较对照组胸大肌面积明显减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胸大肌平均横断面积为(24.1±6.8)cm^2,范围:(8.1-52.3)cm^2。女性患者和老年患者胸大肌面积较小(15.3±3.1)cm^2比(26.4±5.4)cm^2,P<0.001。BIA评估全身骨骼肌质量的平均值为(31.4±6.5)kg,范围:(16.7–45.0)kg,SMM与年龄、身高、体重、胸大肌面积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289-0.831,胸大肌面积与SMM r为0.665。校正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后,CT扫描横断面胸大肌面积与BIA测量胸大肌质量的仍具有关系(校正相关系数为0.290)。通过多变量分析,每增加1cm^2等于胸大肌质量增大0.135 kg(95%CI为0.093-0.178,P<0.001)。结论:低剂量胸部CT检查,在主动脉层面测量胸大肌横断面面积能够评估全身骨骼肌质量,且能预测COPD的严重性。
邹殿俊李永
关键词:COPD胸大肌计算机成像肺功能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CT对3.0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6例孤立性肺结节采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及配合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经临床病理及随访证实的102例直径3.0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恶性结节发生、发展规律,结节本身密度、增强形式、与正常肺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情况。结果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出现率较高。结论HRCT扫描及配合增强扫描与MSCT扫描对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很有价值。
崔书君朱晓龙朱月香张志林邹殿俊李传贵刘昭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MSCT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