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春燕

作品数:55 被引量:206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疟疾
  • 13篇疫情
  • 12篇疫情分析
  • 11篇疟疾防治
  • 7篇流动人口
  • 6篇病毒
  • 5篇青蒿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抗疟
  • 5篇发病
  • 5篇肝炎
  • 5篇病毒性
  • 5篇传染
  • 4篇毒性肝炎
  • 4篇染病
  • 4篇淋病
  • 4篇梅毒
  • 4篇结核
  • 4篇结核病

机构

  • 50篇广西壮族自治...
  • 41篇广西医科大学
  • 9篇广西壮族自治...
  • 5篇百色市疾病预...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宾夕法尼亚州...
  • 2篇桂林市疾病预...
  • 2篇宜州市疾病预...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防城港市疾病...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全州县疾病预...
  • 1篇荔浦县疾病预...

作者

  • 52篇邹春燕
  • 49篇黄亚铭
  • 42篇区德锦
  • 38篇韦海艳
  • 5篇黎军
  • 5篇林康明
  • 5篇江超穗
  • 3篇杨照青
  • 3篇崔立旺
  • 3篇李锦辉
  • 2篇邓积广
  • 2篇熊昊
  • 2篇韦树娇
  • 2篇李黄羿
  • 2篇林永健
  • 2篇李新德
  • 2篇毛玮
  • 1篇秦国伟
  • 1篇蒋智华
  • 1篇卢自力

传媒

  • 6篇疾病监测与控...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预防医学论坛
  • 4篇热带病与寄生...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校医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6篇2012
  • 18篇2011
  • 15篇2010
  • 2篇200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宜州市1950-2010年疟疾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评价宜州市1950~2010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全市各乡镇卫生院1950-2010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该市20世纪50年代疟疾发病率为132.40/万,是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流行区,并有疟疾死亡病例。60年代后期未发现三日疟病例,发病率为30.11/万。70年代下降为14.55/万,当地未发现恶性疟病例。80年代下降为1.51/万,并逐渐出现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占总病例13.43%。90年代为0.44/万,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占36.22%,1999年以后全市无内源性疟疾病人发现。2000-2010年全部为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发病率为0.04/万。结论 宜州市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银朗月黎军廖东铭黄亚铭邹月明韦海艳区德锦邹春燕
关键词:疟疾流动人口
2004-2010年广西宜州市结核病疫情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2004-2010年广西宜州市结核病疫情及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Short-Course(DOTS))实施情况,为当地下一步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宜州市各乡镇2004-2010年结核病控制疫情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发现结核病患者7 026例,患病率维持在90.42/10万~197.95/10万之间,平均为158.89/10万。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2.27∶1。结核病患者中农民比例最高占77.71%,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5.61%,公职人员占5.02%。患者多集中在中老年人群,随年龄的增长患者数量增多,65~74岁年龄组患者达到高峰,35岁以上患者占总病例82%。结核涂阳患者治愈率年平均为88.85%,结核及非结核死亡人数分别为22例和17例。各乡镇均有结核病例分布,流动人口结核患者占总病例数最多为22.90%。结论宜州市结核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主要集中在农村人群中,其结核病的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银朗月卢自力莫晓单黄亚铭韦海艳邹春燕区德锦
关键词:结核病
1950~2009年广西桂林市疟疾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桂林市1950~2009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全市各医院1950~2009年疟疾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市20世纪50年代人群发病率为36.20/10000,仅1950年人群疟疾发病率为223.66/10000,以间日疟流行为主。80年代控制在0.09/10000,随着流动人口疟疾病人的增加,90年代上升到0.23/10000,流动人口疟疾感染地包括国内的9个省和国外的4个国家。本世纪以来人群疟疾患病率为0.02/10000。结论:该市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性防治措施,当地居民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疟疾患者未发现继发病例。
李新德黄亚铭熊昊韦海艳区德锦邹春燕
关键词:疟疾流动人口
1951-2010年广西凤山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分析广西的西北山区而且地广人群稀少的边远县城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资料,评价经长期抗疟以后到本世纪以来的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查阅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0年代疟疾是该县的主要传染病,存在着感染人类的4个种类疟原虫流行,当地居民人群疟疾阳性率为1583.33/10万,其中1954年为3286.22/10万,60年代为349.65/10万,70年代为1525.82/10万,80年代为71.57/10万,90年代为4.78/10万,本世纪为1.56/10万。三日疟病例于1961年后未发现,恶性疟及卵形疟病例分别于70年代初期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90年代55.29%的疟疾病例来自流动人口,本世纪以来的33例疟疾病例均在流动人口中发现。结论该县自1992年经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在当地居民中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存在流动人口将疟疾输入传播的威胁,因此,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检测。
龙超年龙永南黄群黎军韦海艳区德锦邹春燕黄亚铭
关键词:疟疾
广西边远山区广州管圆线虫宿主动物感染情况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广州管圆线虫在广西边远山区的螺类及鼠类自然感染状况,为当地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天峨县境内不同地理位置及不同孳生环境的活体福寿螺、石螺、蚌和诱捕野外鼠,采用酶消化法逐个检查各类软体动物感染阳性率及幼虫数,并解剖检查野外鼠了解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交通方便山区福寿螺的感染率为18.15%,石螺为5.0%,而交通不便的山区乡螺类未发现感染,但鼠类在交通方便、离县城近的乡镇或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乡均发现感染阳性鼠。所调查的蚌类未发现感染。结论该县存在广州管园线虫自然疫源地且感染率高,感染度重。同时发现石螺也是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中间宿主。对当地人群容易造成感染,应引起高度关注并加强宣传教育。
傅剑羽阙光阳黄亚铭黄林光邓绍甫胡自密区德锦韦海艳邹春燕
关键词:自然疫源地螺类鼠类
感染人类的第五种疟原虫—猴诺氏疟原虫被引量:19
2010年
邹春燕黄亚铭
关键词:诺氏疟原虫肾功能衰竭红细胞内被感染者
1956-2009年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评价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2009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全县各乡镇卫生院1956-2009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1956年疟疾发病率为318.62/万,并有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流行。1970年下降为152.39/万,1971年后未发现三日疟病例,1978年后未发现当地恶性疟病例。1980年下降为4.33/万,1990年为0.36/万,以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为主,1995年以后全县均无内外源疟疾患者发现,2000年疟疾发病率为0.17/万,2006年后该县未发现疟疾病例。结论该县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林桢黄亚铭梁家习冉光志韦海艳区德锦邹春燕
关键词:疟疾少数民族
青蒿素合并阿奇霉素根治CYP2D6基因缺陷间日疟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经氯喹合并伯氨喹啉根治后的间日疟患者复发的病因,探索对该类患者新的根治药物组合。方法收集经氯喹合并伯氨喹啉8 d根治后复发的间日疟患者血样,检测患者CYP2D6酶基因状况,并对CYP2D6酶基因缺陷患者采用双氢青蒿素哌喹合并阿奇霉素进行根治。结果102例非洲输入性间日疟患者经氯喹合并伯氨喹啉根治后,4例患者疟疾出现复发再就诊,PCR虫种检测均为间日疟,均为CYP2D6基因缺陷。其中3例经常规根治后因再次出国务工而终止观察,1例经青蒿素合并阿奇霉素进行一个疗程根治后,追踪观察4年余未见间日疟再复发。结论经足量的氯喹合并伯氨喹啉根治后的疟疾复发患者,可能存在CYP2D6基因缺陷。双氢青蒿素哌喹合并阿奇霉素对CYP2D6基因缺陷患者的根治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覃宇城潘茂华周隆参向征覃丕恩曾炜林韦晓声陈熙林康明卢愈新吴艳瑞邹春燕李黄羿杨照青黄亚铭
关键词:间日疟
青蒿素阻断疟疾传播研究回顾被引量:1
2023年
本世纪以来WHO强烈推荐青蒿素衍生物作为抢救和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该类药物对疟疾患者体内无性体疟原虫有高效、速效和对机体低毒的作用,在全球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国内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并证实,该类药物同时对疟原虫的有性体在传疟按蚊体内的发育期有阻断作用,单独一种抗疟药同时有治疗和阻断疟疾传播的双重作用,这在奎宁类药物中是不具备的,且该类药物在流行病学方面意义重大。
周隆参曾炜林覃宇城吴艳瑞潘茂华陈熙覃丕恩向征李黄羿邹春燕林康明杨照青黄亚铭
关键词:青蒿素青蒿素衍生物阻断传播子孢子
1995-2008年广西百色乐业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2010年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乐业县参加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后1995-2008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动态。方法收集该县各乡镇卫生院近14年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和疟疾临床诊断病例资料,采用采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近14年全县的人群发热病人血检占当地总人口的8.79%,1995年疟疾人群发病率为9.16/万随后逐年下降,2007年后当地居民中未发现疟疾病例,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疟疾病人中均未发现恶性疟病例。结论 14年中该县疟疾病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疟疾病例数在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中有所波动,但得到有效控制。
陈志强吴营锋黄亚铭江超穗李锦辉林永健韦海艳邹春燕区德锦
关键词:疟疾抗疟联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