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忠宝

作品数:55 被引量:32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电气工程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冶金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纳米
  • 8篇无机非金属
  • 8篇无机非金属材...
  • 8篇非金属材料
  • 8篇分子
  • 8篇高分子
  • 7篇溶胶
  • 7篇光催化
  • 7篇催化
  • 7篇EU
  • 5篇荧光粉
  • 5篇纳米粉
  • 5篇发光
  • 5篇粉体
  • 5篇高分子网络
  • 5篇SR
  • 4篇溶胶-凝胶法
  • 4篇纳米粉体
  • 4篇发光性
  • 4篇EU3

机构

  • 49篇东北大学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沈阳大学
  • 3篇牡丹江师范学...
  • 3篇沈阳理工大学
  • 3篇沈阳化工大学
  • 2篇东北工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沈阳市环境监...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沈阳航空工业...
  • 1篇沈阳教育学院
  • 1篇济南钢铁集团...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沈阳广播电视...
  • 1篇沈阳市第三十...
  • 1篇韩国明知大学

作者

  • 55篇邵忠宝
  • 8篇陈雪冰
  • 7篇杨雪
  • 6篇牛盾
  • 6篇田彦文
  • 5篇茹红强
  • 4篇贺春林
  • 4篇周琦
  • 4篇张丽君
  • 4篇才庆魁
  • 4篇顾玉涛
  • 3篇李瑛
  • 3篇贾林艳
  • 3篇马国峰
  • 3篇姜涛
  • 3篇矫立男
  • 2篇杨素娟
  • 2篇韩俊凤
  • 2篇马宏文
  • 2篇孙伟

传媒

  • 12篇材料研究学报
  • 7篇有色矿冶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化学与生物工...
  • 3篇腐蚀科学与防...
  • 3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材料保护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当代化工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YAl_3(BO_3)_4∶Eu^(3+)荧光粉的化学沉淀法制备研究
2012年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单相的铕离子掺杂硼铝酸盐红色荧光粉YAl3(BO3)4∶Eu3+,考察了焙烧温度、掺铕量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以尿素为沉淀剂,900℃焙烧沉淀前驱体可得到单相荧光粉YAl3(BO3)4∶Eu3+,反应温度比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了300℃;沉淀法制备的荧光粉粒径分布范围小,无团聚现象,粒径约300nm.掺铕量为10%(物质的量比)时发光强度最大.在260nm的紫外光激发下,Eu3+的5 D0→7 F2的电偶极跃迁最强,发射光为618nm的红光.
贾林艳邵忠宝田彦文尹泳一韩俊凤
关键词:发光性沉淀法荧光粉
稀土掺杂荧光材料BaMoO_4:Eu^(3+)的制备和发光性能被引量:2
2010年
以钼酸铵、硝酸钡和三氧化二铕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稀土掺杂的发红光材料BaMoO_4:Eu^(3+),并用X射线衍射和激发发射光谱对粉体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获得最强发光BaMoO_4:Eu^(3+)粉体的最佳合成条件是:反应溶液的pH值为6、烧结温度为1000℃以及Eu^(3+)掺杂量(mol分数)为8%。BaMoO_4:Eu^(3+)粉可被394 nm的紫外光和465 nm的可见光有效激发,其发射光谱在616 nm处发光强度最大,是以电偶极跃迁~5D_0→~7F_2为主导地位的红光发射。
陈雪冰邵忠宝田彦文李鹏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沉淀法稀土掺杂红色荧光粉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a_(0.8)Sr_(0.2)CrO_3 纳米粉料被引量:17
2001年
以乙二醇为溶剂,柠檬酸为胶溶剂,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ao.8Sr0.2CrO3纳米粉料.结果表明,柠檬酸与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1.2,分解温度为800℃时粉料的平均粒径为10~40nm,比表面为98.5~102.5m2/g,在1200℃下即可获得单相钙钛矿结构的La0.8Sr0。2CrO3.在室温与1000℃之间,La0.8SrY.2CrO3材料电导率的数量级为104~105sm-1.
邵忠宝张丽君王颖顾玉涛
关键词:溶胶-凝胶铬酸镧高温电池
SrCe_(0.85)Y_(0.15)O_(2.925)的合成和导电性能
2006年
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氧化物固体电解质SrCe0.85Y0.15O2.925,研究了单体与网络剂的配比、烧结温度等参数对相平衡关系和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与网络剂的质量比是5:1,在1300℃烧结可以合成出单相钙钛矿结构的SrCe0.85Y0.15O2.925.样品的致密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1300℃烧结出的样品密度大约为理论密度的95%;电导率随着样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700℃时样品的电导率大于0.10 mS·m-1.
牛盾邵忠宝姜涛孙旭东张晓如许丽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凝胶平均粒径电导率
高Tc的YBa_2Cu_3O_(7-δ)超导相的生成工艺
1989年
本文采用了差热分析、电阻跟踪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从草酸盐生成YBa_2Cu_3O_(7-δ)超导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分的情况下,780℃开始固相反应并有新的化合物生成。升温到850℃YBa_2Cu_3O_(7-δ)生成四方相-Ⅰ,930℃转变为四方相-Ⅱ,在降温到650℃时,四方相-Ⅱ直接转变成正交性较好的超导相。四方相-Ⅰ和四方相-Ⅱ的转变是不可逆的。830℃~850℃间烧成的样品Tc_90K,但致密性较差;850℃~930℃间烧成的样品其Tc均低于85K;930℃~940℃间烧成的样品Tc>90K,致密性好。
邵忠宝金海英刘灵清
关键词:超导体超导相
纳米ZAO复合粉体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被引量:12
2006年
以Zn(Ac)2.2H2O和Al(NO3)3.9H2O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Al2O3(ZAO)复合粉体。研究了Al2O3掺杂浓度、锌离子浓度、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烧结温度等对粉体平均粒径的影响,用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制备方案。用激光粒度分析(LPA)、能谱分析(EDAX)、热重-差热分析(TG-DTA)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粉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ZAO粉属于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其X-射线衍射图谱中并没有氧化铝的衍射峰,Al3+取代了Zn2+的位置,形成固熔体。Al2O3掺杂浓度、锌离子浓度、pH值和烧结温度等对粉体平均粒径的影响较大,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ZAO复合粉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2 nm。
许丽邵忠宝王凰刘广福
关键词:纳米溶胶-凝胶正交设计
固相法合成纳米ZnO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以Zn(NO3)2.6H2O和Na2CO3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散剂,采用低温固相法在350℃下制得纳米ZnO。通过XRD物相分析,发现ZnO纳米粒子样品的物相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TEM形貌观察,粒子基本为球形,添加表面活性剂的ZnO的平均粒径约为20 nm。水溶液中次甲基蓝染料在ZnO半导体光催化条件下、pH为9时,降解90 min,降解率达到56%。
马宏文矫立男杨雪邵忠宝林沛然
关键词:固相法纳米氧化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光催化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SrCe_(0.90)Y_(0.10)O_(2.95)粉体被引量:1
2004年
丙稀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稀酰胺为网络剂,通过高分子网络法制备固体电解质纳米SrCe0.90Y0.10O2.95粉体,制得粉体粒度范围在31~50 nm.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其结构,通过透射电镜测量其形貌.由红光谱可以得知粉体中的网络剂和单体在450℃以上才能完全分解,通过X-射线衍射可以知道在650℃时主要合成了Ce2Y2O7、Ce2Sr2O5、和CeO2三相,在1000℃时已经基本形成较完整的晶体结构.
姜涛邵忠宝马国峰
关键词:Y2O3电镜X-射线衍射
表面活性物质对HPMA阻垢缓蚀性能的影响
2004年
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可明显提高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的阻垢、缓蚀性能,且不同表面活性物质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剩余硬度法测定阻垢性能,静态失重法测定缓蚀性能,从而比较异丙醇、葡萄糖酸钠对HPMA阻垢、缓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异丙醇与HPMA复合使用时效果较好,阻垢率达到 79 0 %,缓蚀率达 70 7%,且阻垢率随Ca2 + 浓度增大而增大。
陈艳芳邵忠宝茹红强张伯松
关键词:表面活性物质HPMA聚马来酸酐缓蚀率阻垢率
高分子粘合剂对锌团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研究了高分子粘合剂对锌团矿性能的影响,讨论了高分子粘合剂的加入量与湿团矿、干团矿、焦结矿的性能以及残渣锌含量和还原效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粘合剂为8%~9%时,湿团矿,干团矿以及焦结矿的抗压强度,还原矿的抗压强度和还原效果以及残渣锌含量等性能均达到了实际应用的要求。
高华邵忠宝
关键词:高分子粘合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