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乐才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年代学
  • 1篇凝灰岩
  • 1篇牛蹄塘组
  • 1篇前寒武系
  • 1篇锆石
  • 1篇锆石SHRI...
  • 1篇下寒武统
  • 1篇矿床
  • 1篇矿床成因
  • 1篇矿床学
  • 1篇矿物
  • 1篇矿物学
  • 1篇矿物学特征
  • 1篇化学特征
  • 1篇灰岩
  • 1篇钾质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贵州省产品质...

作者

  • 3篇邢乐才
  • 3篇罗泰义
  • 2篇周明忠
  • 1篇刘世荣
  • 1篇漆亮
  • 1篇钱志宽
  • 1篇李凯旋

传媒

  • 2篇矿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贵州罗甸玉的矿物学及矿床学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罗甸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具有典型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次要矿物为透辉石和滑石,次要矿物的含量及结构是影响玉石质量的主要因素。罗甸玉微量元素中Cr-Ni-Co的含量远低于交代蛇纹岩型软玉,与交代白云岩型软玉相当。球粒陨石均一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具有强烈的Ce负异常(δCe=0.21~0.34)和弱Eu负异常,与我国典型的新疆和田玉、岫岩玉差别非常明显。罗甸玉、矿区辉绿岩、地层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辉绿岩的侵入主要提供了热源,罗甸玉形成过程中大量的Mg可能来源于海水循环,稀土元素主要继承了地层中二叠系硅质岩的特征,并在蚀变过程中进一步叠加了热循环海水的信息。综合区域地质、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约255 Ma时黔南辉绿岩岩床侵入,上覆海水通过断裂体系形成大规模的热传导循环,形成厚大的外接触蚀变带,同时不断将海水中的Mg循环输送到下部,通过白云岩化、透辉石化、透闪石化及滑石化等蚀变反应,最终形成罗甸透闪石玉矿床。
李凯旋姜婷丽邢乐才周明忠罗泰义
关键词: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
贵州江口平引老堡组顶部的锆石SHRIMP年龄与对比意义被引量:14
2013年
华南扬子地台下寒武统(相当于寒武系新划分方案的纽芬兰统和第二统)对于揭示早期生命演化、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古海洋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其中,对该区下寒武统进行精确的绝对年龄标定是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最近于贵州江口平引剖面老堡组顶部发现的钾质斑脱岩中锆石进行SHRIMPU-Pb年代学研究,其年龄结果为(536±5)Ma(MSWD=0.75),初步认为该钾质斑脱岩可以与前人集中研究的云南梅树村剖面朱家菁组中谊村段中部(第5层)钾质斑脱岩进行区域对比,这一对比结果显示过去仅发现于内部台地浅水环境的第5层钾质斑脱岩在扬子地台较深水环境亦存在沉积记录.平引剖面老堡组顶部钾质斑脱岩的年龄结果直接约束了该剖面牛蹄塘组底部Ni-Mo多金属层的绝对年龄应年轻于(536±5)Ma,表明将Ni-Mo多金属层作为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是不适宜的.结合区域对比及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学全球对比研究成果,认为朱家菁组中谊村段中部(第5层)及其相当层位的钾质斑脱岩、石岩头组底部及其可对比层位的钾质斑脱岩以及Ni-Mo多金属层可作为扬子地台区域地层对比的三个重要标志层,它们相互一致的绝对年龄初步构建了华南下寒武统的时间框架.
周明忠罗泰义刘世荣钱志宽邢乐才
关键词:钾质斑脱岩U-PB年代学牛蹄塘组
梅树村第五层凝灰岩铂族元素地球化学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云南梅树村剖面位于昆明西南方向的昆阳磷矿矿区,是我国西南地区下寒武统划分对比的标准剖面(罗惠麟等,1984),曾被推选为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标准层行候选剖面(罗惠麟等,1982,1984,1994;Cowie et al.,1985;Shields etal.,1999)。
邢乐才罗泰义漆亮
关键词:地球化学下寒武统前寒武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