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大松

作品数:365 被引量:3,827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86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5篇经济管理
  • 57篇社会学
  • 44篇政治法律
  • 12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11篇军事
  • 8篇兵器科学与技...
  • 7篇电子电信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7篇养老
  • 67篇保险
  • 61篇社会保障
  • 50篇农村
  • 38篇养老保险
  • 34篇基金
  • 24篇农民
  • 16篇社会保险
  • 15篇政府
  • 15篇农村社会
  • 15篇村社
  • 14篇养老金
  • 14篇社会保障制度
  • 14篇统筹
  • 13篇实证
  • 13篇企业
  • 13篇民工
  • 12篇年金
  • 11篇社会养老
  • 11篇企业年金

机构

  • 292篇武汉大学
  • 22篇中国电子科技...
  • 11篇南京财经大学
  • 5篇湖南大学
  • 4篇东北大学
  • 4篇湘潭大学
  • 4篇中南财经政法...
  • 4篇中国电子科技...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新疆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南京电子技术...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百色学院

作者

  • 318篇邓大松
  • 20篇王增文
  • 15篇刘昌平
  • 15篇胡宏伟
  • 13篇薛惠元
  • 11篇孟颖颖
  • 9篇仙蜜花
  • 8篇李琳
  • 7篇李玉娇
  • 7篇杨红燕
  • 7篇吴小武
  • 6篇韩长喜
  • 4篇何晖
  • 4篇吴菲
  • 4篇朱宝明
  • 4篇柳光强
  • 4篇黄清峰
  • 4篇丁怡
  • 4篇石静
  • 4篇刘光阳

传媒

  • 13篇社会保障研究
  • 12篇经济评论
  • 9篇统计与决策
  • 8篇江西财经大学...
  • 8篇经济纵横
  • 8篇江西社会科学
  • 8篇飞航导弹
  • 6篇学习与实践
  • 6篇保险研究
  • 6篇中国社会保障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湖北社会科学
  • 5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人口科学
  • 4篇广西经济管理...
  • 4篇财政监督
  • 4篇公共管理学报
  • 3篇江汉论坛
  • 3篇河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14篇2020
  • 22篇2019
  • 15篇2018
  • 15篇2017
  • 6篇2016
  • 21篇2015
  • 24篇2014
  • 17篇2013
  • 15篇2012
  • 16篇2011
  • 16篇2010
  • 16篇2009
  • 35篇2008
  • 11篇2007
  • 13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3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贫困地区返贫成因及对策探析被引量:10
2020年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消除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以及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是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外部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可持续性、主体自身综合能力无法持续有效提高、贫困扶持政策的片面性与短期化,是造成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返贫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返贫问题,实现可持续的脱贫,就要将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环境治理、提高返贫村民内生动力和知识技能、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相结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必要条件。
邓大松张晴晴
关键词:农村贫困地区返贫脱贫攻坚
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被引量:22
2005年
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医疗服务需要增加。然而,经济因素制约了老年人医疗服务需要向需求的转化,阻碍了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 H O)提出的“健康老龄化”目标,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必须为老年人尤其是收入低且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大量农村老年人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制度面临筹资来源少、技术难度高、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等制约因素,需要采取“低水平、广覆盖、采用多种模式、利用各方力量、加强配套设施”的发展策略。通过建立农村老年医疗救助、合作医疗、“时间储蓄”等多种制度,提供完善的医疗供方体系,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其健康状况的改善。
邓大松杨红燕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人口老龄化农村老年人全面建设小康健康老龄化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浅析——以青岛市为例被引量:63
2015年
在介绍和分析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内容、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以社会保险方式为主,参保对象遵循医疗保险原则;主要由个人和财政承担保费,筹资机制为现收现付制;受益对象主要是65岁以上有护理需求的老人;在给付方式上,东部以护理服务为主,西部侧重于现金给付。同时,从四个方面完善配套措施,即构建法律体系,健全护理机构与强化护理队伍,制定科学评估标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作用。
邓大松郭婷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社会保险
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劳动收入影响的性别偏向检验
2011年
农民工收入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工作经验等对其收入的影响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基于调研数据,主要考察教育与工作经验对收入的影响是否受性别因素的"干扰",即影响的"性别偏向"。研究发现,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影响上,性别对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作用的干扰偏向并不明显。
邓大松张天昱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
城市低保制度运行效能评估研究——基于辽宁省的调查数据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基于公众满意度和公共教育支出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了城市低保制度运行效能评估的6组模型,并通过比较确立最优模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低保群体制度认知、规范审批程序、健全城市低保动态调整机制和关注低保边缘群体的四个方面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制度运行效能提供路径指导。
王伶邓大松
关键词:城市低保低保制度
基于马赛克战的国土防空作战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美国提出的"马赛克战"概念正在成为引领美军在军事作战理念、作战体系架构、战斗力生成模式等创新转型的顶层指导。本文将"马赛克战"概念引入国土防空领域,提出马赛克式国土防空体系(MHADS),将战场作战资源根据OODA进行功能要素分解、灵活自由组合集成,构建按需服务、弹性灵活、规模可扩、通道最优的新型全域杀伤网,实现全域感知、全域指控、全域打击,从而赢得并维持非对称防空作战优势。
邓大松孙俊孙俊
关键词:国土防空作战体系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思路被引量:10
2008年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具有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考虑到中国农民工的特殊性。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存在"扩面型"、"仿城型"、"单独建制型"三种模式。本文认为,根据农民工自身特点,分类、分层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思路。
邓大松孟颖颖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
养老社会保险私营化的产权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养老社会保险私营化,是近些年来国际上较为盛行的养老模式。这一发展趋势显现了传统中主要体现公平原则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对效率原则的追求。从产权的五个基本功能,即外部内在化、激励约束、资源配置、收益分配和减少不确定性,呈现私营化对提高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效率的作用,是养老社会保险私营化的效率源泉。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更有效率,必须做到养老保险基金产权明晰、被赋予有效的产权主体、能够交易和得到法律保障。
邓大松管志文
关键词:养老社会保险私营化产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户受益与基金可持续性权衡研究——基于湖北省恩施市的案例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能否获得农户的长效支持和是否能建立一个基金可持续发展路径。完善筹资机制,改善基金运行模式,健全基金监督体制,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运转和保证农民享受医疗服务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为例,重点分析了基金从筹集到补偿的一系列过程,以说明这一问题。
邓大松吴振华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7
2019年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收入分配和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一直是全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个体相对剥夺视角,利用Kakwani指数测算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状况,并探究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异质性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指数处于较高剥夺区间,且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东、中、西部地区的指标值分别达到0. 516、0. 552、0. 595。②失地农民人力资本越丰富,越容易降低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程度,健康状况好的失地农民的个体收入不平等水平比健康状况差的失地农民低0. 065个单位,由基础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反映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分别为-0. 034、-0. 046。③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与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也呈显著负相关,失地后传统的以血缘和亲缘为核心的纽带型社会资本在降低微观个体收入不平等方面的效果依然存在,其对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为-0. 032。④异质性研究再次证实人力资本要素集聚和社会资本积累在缩减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差距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不同失地群体个体收入不平等和影响因素在空间上受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以组织身份衡量的连接型社会资本仅与东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呈显著负相关,抑制效应为-0. 055。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需要进一步通过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资本水平来防止群体固化和收入剥夺恶化问题,各区域应采用因地制宜的消减收入剥夺的政策措施,这对于新时代降低失地农民个体收入不平等、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杨晶丁士军邓大松
关键词:失地农民家庭禀赋生计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