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云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阿片
  • 6篇阿片受体
  • 4篇脊髓
  • 3篇大细胞
  • 3篇蛋白
  • 3篇电针
  • 3篇调节蛋白
  • 3篇穴区
  • 3篇皮下
  • 3篇自显影
  • 3篇胃经
  • 3篇细胞
  • 3篇显影
  • 3篇辣椒
  • 3篇辣椒素
  • 3篇脊神经
  • 3篇脊髓后角
  • 3篇后角
  • 3篇放射自显影
  • 3篇肥大

机构

  • 14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郧阳医学院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邓云平
  • 8篇茹立强
  • 6篇关新民
  • 5篇艾民康
  • 3篇马青平
  • 3篇邓兆宏
  • 3篇曹福元
  • 2篇韩济生
  • 1篇周军利
  • 1篇林传友
  • 1篇吕证宝
  • 1篇张坚
  • 1篇梅斌
  • 1篇胡道松
  • 1篇曾涛
  • 1篇曾涛
  • 1篇周严
  • 1篇傅朝晖
  • 1篇张勇
  • 1篇董彦

传媒

  • 5篇针刺研究
  • 2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9
  • 5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经针刺对大鼠足阳明胃经穴区皮下筋膜内肥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0
1996年
为探讨肥大细胞在经络活动中的作用,本文对比观察了针刺大鼠一侧“足三里”及“髀关”穴后,两侧足阳明胃经上五对不同穴区皮下筋膜肥大细胞数目的变化,发现各穴区皮下肥大细胞均显著高于经穴旁,针刺后各穴区肥大细胞数目皆明显增加,而经穴旁肥大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异。提示肥大细胞可能是经络活动及循经感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邓云平曾涛关新民周严
关键词:肥大细胞足阳明胃经
辣椒素对大鼠膀胱内压及CGRP-,NPY-免疫反应性神经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观察了不同浓度的辣椒素 (CAP)注入大鼠膀胱后 ,膀胱内压、膀胱容量的泌尿动力学变化及CAP对膀胱壁内含CGRP及NPY免疫反应性 (IR)神经的影响。结果发现 ,高浓度CAP(4mmol/L及 8mmol/L)处理后膀胱最大压力明显下降 ,而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增加 (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发现 ,各种浓度的CAP均明显降低膀胱壁各层CGRP IR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密度 (P 0 .0 0 1)。结果表明 ,CAP能广泛耗竭膀胱组织内CAP敏感的一级传入神经末梢中的CGRP ,并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变化 ,此可能为降低膀胱内压 ,引起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的神经原性病理机制。这可能为临床上局部使用CAP治疗神经原性膀胱 (逼尿反射亢进 )。
林传友AL-HOBISH Ahma Saleh杨晓进周学锋邓云平茹立强
关键词:辣椒素膀胱膀胱内压CGRPNPY
大鼠背根切断后脊髓胶状质内鸟核苷酸调节蛋白的改变
1996年
用兔抗鸟核苷酸调节蛋白α_0亚单位多克隆抗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大鼠脊髓内α_0.免疫反应性.对鸟核苷酸调节蛋白进行定位.及其在切断脊神经背根(简称背根)后的改变.结果发现:正常鼠和对照组鼠脊髓后角浅层均出现强的α_0,免疫反应性,第二层(胶状质)最为密集,外侧脊核区也出现α_0免疫反应性纤维网.切断背根后肢状质内α_0免疫反应性及其光密度定量均明显降低,表明胶状质内与一级伤害性刺激传入有关的神经元末梢内鸟核苷酸凋节蛋白部分来源于一级感觉神经元,提示鸟核苷酸调节蛋白可能参与调控一级感觉的传递.
曹福元邓云平茹立强邓兆宏
关键词:调节蛋白脊神经传入纤维
背根切断及辣椒素处理大鼠脊髓内阿片受体与P物质的变化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探讨了免疫组织化学与阿片受体放射自显影相结合的方法。在相邻切片上同时观察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和阿片受体放射自显影定位,并观察了背根切断及辣椒素处理后对大鼠脊髓内SP—免疫反应(SP—IR)及阿片受体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脑组织经1%甲醛固定12小时,~3H—ctorphine结合的最大结合容量及亲和常数基本上不受影响,自显影发现固定后脊髓内阿片受体(银粒)分布特异,未出现正。
邓云平茹立强艾民康
关键词:阿片受体脊髓背角背根辣椒素放射自显影甲醛固定
电针对切断坐骨神经大鼠足三里穴区肥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8
1996年
针刺可使穴区肥大细胞增多及促使其脱颗粒已有报导。本研究用切断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后,电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方法,观察了电针后双侧足三里和下巨虎穴区皮下肥大细胞的变化。结果发现神经切断可使电针引起的足三里穴肥大细胞聚集减少。结果提示外周神经在电针引起穴区肥大细胞聚集中起重要作用。
邓云平关新民傅朝晖董慧吴秋玲
关键词:肥大细胞坐骨神经足三里电针
新生大鼠辣椒素处理后脊髓内阿片受体的变化
1996年
本实验用受体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新生大鼠辣椒素皮下注射,成年后脊髓内3H-埃托菲(3H-etorphine)结合位点数的变化。发现新生鼠辣椒素处理可以引起脊髓后角浅层及中央管周围’H-etorphine结合位点明显减,其中Ⅰ、Ⅱ层自显影银粒数减少36%左右。Ⅲ层减少20%,中央管周围减少11%。而前角及背外测束3H-etorphine结合位点数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脊髓内初级感觉传入细纤维上有阿片受体分布。本研究为探明阿片类物质在脊髓水平的痛觉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形态学依据。
邓云平茹立强艾民康
关键词:阿片受体放射自显影辣椒素脊髓
中缝背核5-羟色胺能神经元与阿片受体关系的形态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许多资料表明,中缝背核是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大量存在的部位,同时也是阿片受体比较密集的区域,由此处发出的5-HT能纤维上行到达间脑和端脑的若干核团。中缝背核在脑内镇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刺激中缝背核能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注入微量吗啡引起的镇痛很可能是通过激活中缝背核的5-HT能神经元而发挥作用的。由于5-HT能神经元和阿片受体的形态定位关系尚不清楚,吗啡激活5-HT能神经元的形态机制一直没有阐明。本工作应用免疫细胞化学与阿片受体放射自显影双重显示技术,对中缝5-HT能神经元与阿片受体的形态定位关系进行了研究。
马青平邓云平艾民康韩济生
关键词:中缝背核5-羟色胺阿片受体
大鼠背根切断和电针后脊髓胶状质内鸟核苷酸调节蛋白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3
1995年
应用兔抗岛核苷酸调节蛋白的功能单位(即:Go蛋白—αo)多克隆抗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脊髓内αo免疫反应性(αo-IR)对Go蛋白进行定位,及其在切断脊神经背根后和电针镇痛时的改变。结果发现正常鼠和对照组鼠脊髓后角浅层内均出现强的αo-IR,第Ⅱ层(胶状质)最为密集;外侧脊核区也出现αo-IR纤维网。切断背根后和电针镇痛时,胶状质内αo-IR及其光密度定量均明显降低。表明胶状质内与一级伤害性刺激传入有关的神经元末梢内Go蛋白部分来源于一级感觉神经元,及类“抑制”型Go蛋白的释放增加(αo-IR减弱),提示Go可能参与调控一级感觉的传递及电针镇痛。
邓兆宏曹福元邓云平茹立强
关键词:脊髓胶状质电针疗法G蛋白
甲醛固定对阿片受体结合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1992年
应用放射受体分析和体外受体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了甲醛固定对阿片受体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多聚甲醛溶液中孵育30分钟或12小时,对大鼠脑膜阿片受体结合能力均无显著影响; 2%或4%多聚甲醛溶液中孵育30分钟,对阿片受体结合能力也无显著影响。经甲醛固定的脑切片上的阿片受体,与[~3H]-埃托啡结合的饱和曲线与新鲜脑切片的相似。用1%多聚甲醛固定的组织切片进行体外受体放射自显影,较好地显示了阿片受体的分布。这些结果提示,甲醛固定的组织可用于进行体外受体放射自显影研究。
马青平邓云平艾民康韩济生
关键词:甲醛阿片受体放射受体分析
刺激大鼠离断背根外周端对相邻背根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在切断大鼠左侧L2 、L3 背根后, 观察电刺激( 刺激参数为0-8 ~1-2 mA,100 Hz,0-5ms,总时程2 s)L2 背根外周端对L3 背根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连续多次刺激L2 背根可使L3 背根平均放电频率(MDF) 逐步增加, 增加量与刺激次数呈明显直线正相关。各次刺激后的时程分析表明, 这种增频作用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和后效应, 并与刺激前L3 背根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刺激前放电活动较强者其增频作用更明显。结果提示,
张勇邓云平关新民
关键词:背根感觉神经末梢信息传递电生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